一种烤烟免耕防蚜防病高效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5501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烟免耕防蚜防病高效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烟免耕防蚜防病高效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本发明既能减少了烟农的劳动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减少蚜虫迁飞高峰期迁飞到烟株上的蚜虫数量,减轻蚜传病毒病的危害,最后还可以增加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第一年10月份在田间按常规方法种植小麦;第二年4月份在小麦行间栽烟苗,株距50cm,行距1米,栽烟穴深5-8厘米;6月份收割小麦,小麦麦茬高度为0.2-0.3米,收获小麦25-30天后,灭小麦茬,给烟株施肥培土,进入烤烟田间管理阶段;9月份收获完烤烟后翻地种植小麦。
【专利说明】一种烤烟免耕防蚜防病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烟免耕防蚜防病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黄淮烟区大部分采取垄作,现有技术烤烟垄作的主要过程是:育苗、翻耕烟地、起垄、施肥、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主要步骤,由于都是人工劳作,烤烟种植步骤多,劳动量大,大大的提高了烤烟种植的人力成本。
[0003]黄淮烟区一般采取烤烟单作,作物的复种指数较低;每年的5-6月份是烤烟蚜虫迁飞的高峰期,蚜虫的迁飞能造成危害扩展、病毒病传播。单作烤烟只要个别烟株感染病毒病,很快就会由蚜虫传播病毒病而影响到整片烟田。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烤烟免耕防虫防病栽培方法,既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由两年一熟变为两年二熟,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能减少了烟农的劳动量,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减少蚜虫迁飞高峰期迁飞到烟株上的蚜虫数量,减轻蚜传病毒病的危害,最后还可以增加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0005]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1)第一年10月份在田间按常规方法种植小麦;
2)第二年4月份在小麦行间栽烟苗,株距50cm,行距I米,栽烟穴深5_8厘米;
3)6月份收割小麦,小麦麦茬高度为0.2-0.3米。收获小麦25-30天后,灭小麦茬,给烟株施肥培土,进入烤烟田间管理阶段;
4)9月份收获完烤烟后翻地种植小麦。
[0006]上述方法适用于我国黄淮烟区。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效果:1)每年的5-6月份为烤烟蚜虫迁飞的高峰期,这时麦茬的高度比种植的烤烟高度高,有效阻挡了蚜虫的迁飞和病毒的传播;
2)减少了烤烟种植前翻耕耕地,起垄和移栽后的蚜虫防治步骤,节省了生产人工成本;3)种植小麦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达到了烟田土地利用最大化;4)本发明在烟苗移栽过程中,烟苗根部移栽深入,以后生长过程中根系发达,不定根多,烟株抗倒伏能力更强,烟株吸收营养更加充分,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种植地选择黄淮烟区某试验田,分两份,每份试验田800平方米,烤烟选用当地的主栽品种,如云烟85,小麦选择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藁麦8901。
[0009]处理1:按本发明所述方法种植烤烟,步骤如下1)第一年10月份在田间按常规方法种植小麦;
2)第二年4月份在小麦行间栽烟苗,株距50cm,行距I米,栽烟穴深5_8厘米;
3)6月份收割小麦,小麦麦茬高度为0.2-0.3米。收获小麦25-30天后,灭小麦茬,给烟株施肥培土,进入烤烟田间管理阶段;
4)9月份收获完烤烟后翻地种植小麦。
[0010]处理2:按现有种植方法种植烤烟 90d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烤烟免耕防蚜防病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年10月份在田间按常规方法种植小麦; 2)第二年4月份在小麦行间栽烟苗,株距50cm,行距I米,栽烟穴深5_8厘米; 3)6月份收割小麦,小麦麦茬高度为0.2-0.3米,收获小麦25-30天后,灭小麦茬,给烟株施肥培土,进入烤烟田间管理阶段; 4)9月份收获完烤烟后翻地种植小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免耕防虫防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适用于我国黄淮烟区。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988698SQ20141024138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刘勇, 刘莉, 陈德鑫, 朱先志, 杨永花, 徐蕊, 李兰芬, 高强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