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

文档序号:27444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包括采用不同地块、不同土质来源的菜山药作种薯,以经过100~150cm厚土壤过滤后的“龙尾”块茎未端繁殖,“错位开沟”:即开一次沟种植1年,第2年在上一年的相邻两沟间另开沟种植。有益效果是:有效地防治菜山药的炭疽病,并可在不降低菜山药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积极消除菜山药的连作障碍。农业防治菜山药炭疽病成本低、无污染、环境友好,不需喷洒化学农药,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
【专利说明】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简单、实用、可推广地农业防治菜山药炭疽病的方法,并可在不降低菜山药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积极消除菜山药的连作障碍。

【背景技术】
[0002]山药(D1scorea opposita Thunb)属薯截科,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粮、菜、药和工业原料兼用,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特色蔬菜作物之一。菜山药,又名水山药、花籽山药、凤山药、九斤黄、久金黄等,为江苏省丰县地方特色山药品种。1953年江苏省丰县金陵乡农民李全顺、李全忠兄弟俩从淮山药的自然变异株中筛选出来的不结零余子的特色山药新品种。现已成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山药栽培的主栽品种之一,菜山药栽培面积占该地区山药栽培面积的70%以上。菜山药块茎粗且长,产量高。一般块茎长1.1?1.8m,粗5?7cm,单株重2?3kg左右,重者达4?5kg,每亩鲜薯产量4000?5000kg。
[0003]炭疽病是菜山药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常造成菜山药连片落叶、枯死,又名青枯病,导致菜山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目前菜山药炭疽病的发病面积占到种植面积的20?30%,发病重的地块减产达40%以上。菜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胶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1ides)和薯截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pestis),均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山药生产上常用的农业防治方法为:
(I)选用抗病品种或用零余子(山药豆)生产种薯提纯复壮的新种;(2)选择适宜栽培土地,即选择土质疏松,地势高,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好,土质上下均匀的轻沙质土壤种植;(3)重病田应实行轮作,一般隔2年轮作I次,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4)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山药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并配以适量的铁、锌、硼等微肥。搞好田间排水,排种整地时坚持高畦、深沟、短行,确保汛期田间排水畅通。以上山药炭疽病农业防治方法程序繁锁,且用时多、用工量大,防治效果一般。为了生产出有机的优质菜山药,我们完全不考虑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菜山药不是抗病品种,还是不结零余子的山药地方特色新品种,菜农的土地是固定的,在品种和土壤均无法选择的前提下,为了克服常用防治山药炭疽病方法的不足或不适,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可推广地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
[0005]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I) “本地留种”变“异地换种”:我国大部分菜山药产区均为自行“本地留种”,即用本地菜山药留种;菜山药炭疽病病害虽然表相相同,但是不同地块、不同土质来源的菜山药炭疽病生理小种不同,故用远距离的“异地换种”,即采用异地的菜山药做种;能使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下降80%以上;以每2年换种I次为宜;
[0007](2) “龙尾”变“龙头”覆膜早播:山药为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上常用“龙头”即块茎顶端或块茎切段繁殖,用“龙头”作种是为了省种和早出苗,但同时“龙头”常见有黑皮等,致使炭疽病日趋严重,加之不注意选种,种性退化,因而愈种产量愈低;经过100?150cm厚土壤过滤后的“龙尾”即块茎未端较“龙头”光滑鲜亮,完全没有炭疽病的发生,能使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下降60%以上,通过春季覆膜早播就可克服“龙尾”晚出苗的不足;
[0008](3) “同位重茬”变“错位开沟”:现有山药种植均为“同位重茬”,即开一次沟重茬种植2年,第二年仍在原来的山药沟内种植,其菜山药的腐烂块茎或残枝引起炭疽病的发生;现改为“错位开沟”:即开一次沟种植I年,第2年在上一年的相邻两沟间另开沟种植;由于病菌菌丝纵向移动快、横向移动慢,且主要分布在距地表40cm以内的土层;“错位开沟”沟深不小于170cm后相当于新地,就避开了原菜山药沟内的腐烂块茎或残枝病菌的侵害。
[0009]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防治菜山药的炭疽病,并可在不降低菜山药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积极消除菜山药的连作障碍。农业防治菜山药炭疽病成本低、无污染、环境友好,不需喷洒化学农药,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效果的进一步说明。
[0011]以下4个实施例错位开沟采用的自走式多功能手扶山药开沟松土机,是一种专门为种植山药而研制的小型农机具;以手扶拖拉机作动力和行走系统,由支架和可升降的螺旋钻头组成开沟系统。一般螺旋钻头长1.0?1.8m,可钻入土中1.0?1.7m。开沟松土后不会打乱土层顺序,自然悬浮成垄,垄高30?35cm,垄宽90?100cm。
[0012]实施例1:
[0013]2012年4月12日,江苏省丰县王沟镇蒋老家村金惠蔬菜专业合作社山药种植基地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南梁台子尊玉家庭农场“异地换种” I万kg菜山药作种薯,试种30亩。9月15日现场调查,“异地换种”的30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3%,自行“本地留种”的50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17%。11月5日菜山药全部收获,“异地换种”比“本地留种”增产15%以上。2013年增产10%,2014年增产3%0
[0014]实施例2:
[0015]2013年4月10日,江苏省宿迀市宿豫区蔡集镇牛角村楚都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药种植基地用“龙尾”变“龙头”方法,覆膜早播菜山药20亩。9月10日现场调查,用“龙尾”覆膜早播的20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4%,用“龙头”播种的30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15%。11月10日菜山药全部收获,用“龙尾”覆膜早播20亩菜山药比用“龙头”播种的30亩菜山药增产12%。2014年增产9%。
[0016]实施例3:
[0017]2012年4月15日,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疃里社区明豆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山药种植基地“同位重茬”一年的菜山药10亩,“错位开沟”的菜山药50亩。8月30日现场调查,“同位重茬”一年的10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13%,“错位开沟”的50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5%。11月7日菜山药全部收获,“错位开沟”的50亩菜山药比“同位重茬”一年的10亩菜山药增产30%。2013年增产35%,2014年增产50%。
[0018]实施例4:
[0019]2013年4月11日,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曹庄村紫金藤薯业专业合作社山药种植基地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南梁台子尊玉家庭农场“异地换种” 1.5万kg菜山药作种薯,试种50亩。其中用“龙尾”覆膜早播菜山药10亩,用“龙头”播种的10亩。在用“龙尾”覆膜早播菜山药10亩中“同位重茬”一年的3亩,“错位开沟”的3亩。9月20日现场调查,“本地留种”变“异地换种”、“龙尾”变“龙头”覆膜早播、“同位重茬”变“错位开沟”的3亩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0%,对照同地块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为20%。11月10日菜山药全部收获,全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3亩菜山药增产30%。2014年增产18%。
【权利要求】
1.一种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1)“本地留种”变“异地换种”:目前大部分菜山药产区均为自行“本地留种”,即用本地菜山药留种;菜山药炭疽病病害虽然表相相同,但是不同地块、不同土质来源的菜山药炭疽病生理小种不同,故采用远距离的“异地换种”,即采用异地的菜山药做种;使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下降80%以上; (2)“龙尾”变“龙头”覆膜早播:山药为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上常用“龙头”即块茎顶端或块茎切段繁殖,用“龙头”作种是为了省种和早出苗,但同时“龙头”常见有黑皮等,致使炭疽病日趋严重,加之不注意选种,种性退化,因而愈种产量愈低;改为以经过100?150cm厚土壤过滤后的“龙尾”即块茎未端繁殖,此块茎未端较“龙头”光滑鲜亮,完全没有炭疽病的发生,能使菜山药炭疽病发病率下降60 %以上,通过春季覆膜早播就能克服“龙尾”晚出苗的不足; (3)“同位重茬”变“错位开沟”:现有山药种植均为“同位重茬”,即开一次沟重茬种植2年,第二年仍在原来的山药沟内种植,其菜山药的腐烂块茎或残枝引起炭疽病的发生;现改为“错位开沟”:即开一次沟种植I年,第2年在上一年的相邻两沟间另开沟种植;由于病菌菌丝纵向移动快、横向移动慢,且主要分布在距地表40cm以内的土层;“错位开沟”沟深不小于170cm后相当于新地,就避开了原菜山药沟内的腐烂块茎或残枝病菌的侵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山药炭疽病的农业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地换种”为每2年换种I次,即异地换种一次能种植2年。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472148SQ201410650879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史新敏, 李洪民, 张爱君, 唐忠厚, 魏猛, 陈晓光, 靳容 申请人: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