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79631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解决了当前竹荪人工栽培的不能连作,管理粗放,占用大量耕地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竹荪周年化、精准化和集约化栽培,并且大幅提高了竹荪的产量与质量,增加了栽培农户效益,并且本发明简单可行,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竹称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竹荪又名竹笙、竹菌、竹参等,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是我国的珍贵特产。竹荪中的“荪”字是指原始的一种香草,竹荪之名意即竹林中的香草。因竹荪在菌裙完全张开时能散发出浓郁的幽香而得名。竹荪在真菌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属目前记载的有12个种,其中可食用和药用的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棘托竹荪、黄裙竹荪等,现在人工规模化和商品化栽培的竹荪品种主要有长裙竹荪、棘托竹荪、红托竹荪和短裙竹荪。
[0003]现代研究发现竹荪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据检测分析,每百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高于鸡蛋)、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6%、灰分8.21%,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矿物质。在蛋白质中,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极为丰富,占1.76%。
[0004]竹荪性寒,味甘,无毒,有滋阴奍血、益气补脑、止咳化痰及减少腹壁脂肪积贮的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肥胖症有良好的疗效。因子实体中含有多种酶和高分子糖,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是防癌抗癌的良药,成为现代医学研究加工的新星。
[0005]目前,竹荪相关的人工栽培开展较晚,栽培技术较为简单粗放。竹荪在栽培过程中,占地面积大,设施化程度低,管理粗放,种植成本高,特别是竹荪连作障碍问题,因为竹荪在种植过程中会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等原因(参见文献《竹荪连作障碍成因分析》作者吕杨兰,专业植物学,导师叶舟,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提到了 “本文先从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方面分析了竹荪连作障碍的原因,然后引入代谢组学方法,从一块竹荪试验地多个时段采集土壤样,获取土壤样HPLC三维动态变化趋势图,试图探索研究竹荪连作障碍的新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竹荪连作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其中细菌的动态变化是:在竹荪种植1年与种植2年的土壤中,细菌数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呈“波浪式”起伏变化;竹荪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放线菌的变化是:竹荪连作2年的比种植1年的数量明显增加;真菌的变化趋势是:在竹荪种植1年的土壤中,当竹荪处于出菇高峰期时,真菌数量出现一个最高峰,其他时期连作2年跟种植1年的数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为: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厌氧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趋势为2年1年对照,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氧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变化趋势与其他类群不同,变化趋势为1年2年对照。(3)不同种植年限,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的酶活差异显著。其中脲酶、过氧化氢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竹荪种植2年的比种植1年的分别增加了 84.23%U7.14% ;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弱,且竹荪种植2年的比种植1年的分别降低14.67%,5.83%,而种植竹荪1年与2年的土壤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大。(4)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竹荪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巨大芽孢杆菌对竹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58.37%,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竹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4.81 %。
[5]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和土壤活性组分三维目标跟踪技术,对连作土壤的物质组成进行分析,识别土壤标志物群,结合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图和竹荪生长情况分析,选择土壤微生物代谢物、竹荪菌代谢产物积累量突变最显著的若干对开始和终了时间点,根据能有效避开其他标志物群变化特征时间点的原则,为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物、竹荪菌代谢物对竹荪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确定试验样、对照样地的采样时间点”。
[0006]现阶段在竹荪人工栽培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均与竹荪现代化发展需求有很大差距;种植竹荪会占用大量耕地,此外竹荪具有连作障碍现象严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竹荪栽培造成第二年即同一地块栽培过竹荪后必须间隔5年时间才能重新种植,并且种植竹荪后的土壤不再适用于其它食用菌品种的栽培,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0007]因此需探索一种科学标准化的竹荪栽培方法,将会十分有利于竹荪的人工栽培增产及研究,以及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了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解决了当前竹荪人工栽培的不能连作,占用大量耕地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大幅提高了竹荪的产量与质量,增加了栽培农户效益,本发明简单可行,易于推广。
[0009]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种竹荪在同一菌棚内进行轮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轮种采用楠竹渣与杂竹渣作为主要培养基原料,当一轮栽培结束后,更换培养基供下一轮栽培;所述菌棚设有复数层架式菌床。
[0011]所选竹荪优选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层架式菌棚内栽培棘托竹荪,9月中旬至次年6月中旬在上述层架式菌棚内栽培长裙竹荪。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a.配置培养基,b.播种,c.覆土,
d.菌丝管理,e.菌蕾管理,f.采收处理以上步骤,其特征在于:长裙竹荪的培养基原料采用楠竹渣与杂竹渣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楠竹渣为209Γ40%,余量为杂竹渣;于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6月中旬栽培长裙竹荪。
[0013]进一步地,所述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配置培养基: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混合,采用培养基原料重量0.5?1%的石灰制成的石灰水进行怄堆处理,再采用清水冲洗f 3次,pH调至中性;
b.播种:在菌棚内栽培架上铺设防水层,再铺设一层2?3cm厚的底土,底土上铺设8?12cm厚的上述经过处理后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上进行播种,播种后再次铺设:T5cm厚的培养基;
c.覆土:在培养基上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4飞_左右;
d.菌丝管理:控制湿度为60?70%,控制温度为22?25°C; e.菌蕾管理:控制湿度为85%?95%,控制温度为15?20°C,光照强度为2001x?3001x;
f.采收处理。
[0014]进一步地,所述c.覆土步骤中,采用粗颗粒沙壤土进行二次覆土,先在菌种上覆盖一层2.5?3cm厚、粒度为2.5?3mm的粗土层,调整粗土层含水量为25°/Γ35%,在覆盖一层1.5?2cm厚、粒度为f 1.5mm以下的细土层;在覆土后,再铺上一层竹叶,竹叶上再覆盖一层薄膜。
[0015]进一步地,所述f.采收处理步骤中,在采收一茬长裙竹荪后,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0.Γ0.2%的磷酸二氢钾,0.Γ0.2%尿素,0.5^1.5%硫酸镁,余量为水的营养液进行灌溉;采收处理后,更换培养基及底土、覆土。
[00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a.配置培养基,b.菌砖制作,c.播种,d.菌丝管理,e.菌蕾管理,f.采收处理以上步骤,其特征在于:棘托竹荪的培养基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楠竹渣2(Γ40份,杂竹渣6(Γ80份;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栽培棘托竹荪。
[0017]进一步地,所述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配置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Γ40份楠竹渣,6(Γ80份杂竹渣,0.005^0.01份尿素,0.005^0.01份麦麸,0.002^0.005份轻质碳酸钙;以加一层楠竹渣、杂竹渣、麦麸混合原料,再加一层尿素、轻质碳酸钙并浇适量水,如此反复的方式建堆发酵处理,发酵过程中翻堆3?4次,发酵5(Γ60天;
b.菌砖制作:在菌室内采用上述培养基培养菌丝,并制作成菌砖;
c.播种:将菌砖移至菌棚栽培架上进行播种并覆土;
d.菌丝管理:播种后2(Γ22天内,菌棚内保持黑暗,之后逐渐增加散射光照,控制湿度为 85%?90% ;
e.菌蕾管理:控制温度为2(T30°C,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55%飞5%,覆土含水量控制在15?25% ;
f.采收处理。
[0018]进一步地,所述b.菌砖制作步骤中,具体为以下步骤:①菌袋制作:将经过处理的培养基控制含水量为63%?67%,装袋采用先在底部铺设一层f 2cm厚的菌种,再铺设7?8cm的培养基,反复3?4次,封袋;②菌袋培养:控制温度小于等于30°C,在菌袋表面开孔,培养28^32天即成;③菌砖压块:菌袋内菌丝长满后8?12天,脱袋压块即成;所述c.播种步骤中,具体为以下步骤:①菌砖上架:在栽培架菌床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每隔15?25cm打一个滤水孔,铺设一层2?3cm厚的微酸性腐殖质底土,将菌砖间隔l(Tl5cm排放在底土上,在菌砖间隙、两端填充培养基,填充培养基高出菌砖广1.5cm ;②覆土:在上面撒上一层麸皮,然后铺设疒3cm的微酸性腐殖质土层,浇水盖竹叶:在覆土上再撒一层竹叶;所述f.采收处理步骤中,在采收一茬长裙竹荪后,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0.Γ0.2%的磷酸二氢钾,
0.Γ0.2%尿素,0.5^1.5%硫酸镁,余量为水的营养液进行灌溉;在^采收处理后,更换培养基及底土、覆土。
[0019]本发明采用层架式菌棚进行竹荪轮种栽培,菌棚内设有Γ8个栽培架,每个栽培架上设有4飞层菌床,大大节省了栽培占用土地面积,并提高了单位面积竹荪产量。
[0020]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利用立体多层层架栽培、换土种植和不同竹荪品种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性,在栽培品种选择方面选择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充分利用长裙竹荪栽培期为上年9月中旬至当年6月,棘托竹荪栽培期为当年5月上旬至当年9月上旬,两个品种在栽培时间上基本能够错开且能首尾衔接,通过两个竹荪品种周年轮种,实现菌棚的充分利用,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0021]与现有技术采用竹叶和土壤混合作为主要培养基相比,本发明采用以竹渣为原材料处理形成培养基,栽培出的竹荪保持着原始的清香味,竹渣优选以楠竹加工拉丝为主的楠竹渣和以造纸厂竹片过筛后筛出的杂竹渣,楠竹渣质地疏松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杂竹渣质地较硬颗粒大小适宜透气性与保水性俱佳,栽培过程中从成本角度出发通常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按一定比例,即3:7的比例混合,同样能达到竹荪发菌过程中所要求的营养、透气性与保水性要求。
[0022]在一轮竹荪栽培后通过将菌床上的培养基及泥土进行更换的方式,解决了竹荪不能连作的问题,其中培养基占大部分泥土仅占小部分,并且因为培养基是以加工废弃处理的竹渣作为主要原料,更换成本低,易于操作。
[0023]在一轮竹荪栽培后的所使用的保水底土以及覆土泥土需要清除出菌棚,并且菌棚需要彻底清洗和消毒,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0024]本发明中长裙竹荪及棘托竹荪的栽培具体原理及步骤如下:
(一)长裙竹苏栽培
(1)竹荪培养基及菌种选购:竹荪栽培的最适原材料为竹渣,以竹渣为原材料栽培出的竹荪保持着原始的清香味,竹渣通常分为以楠竹加工拉丝为主的楠竹渣和以造纸厂竹片过筛后筛出的杂竹渣,楠竹渣质地疏松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杂竹渣质地较硬颗粒大小适宜透气性与保水性俱佳,栽培过程中从成本角度出发通常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按一定比例,即3:7的比例混合,同样能达到竹荪发菌过程中所要求的营养、透气性与保水性要求。长裙竹荪栽培竹料每400平方米用量为4.5吨。
[0025]菌种要求色泽洁白强壮、生长势强、纯净度100%、菌龄合适,无老化、无自溶、无杂色和无黄水等表现,播种后菌种萌发力强。每亩菌种用量720斤?900斤,提高单位面积用种量能缩短发菌时间提早出菌,也能提高出菌密度从而提高竹荪产量。
[0026](2)培养基处理:竹渣本身是培养竹荪最适原材料,但里面含有黄酮类、内酯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等抑菌物质,必须经过石灰等清洗、软化才能更好的被竹荪菌丝所分解和吸收。冲洗竹渣时,每亩竹渣用石灰80?100斤,总共冲洗三次。第一次主要用石灰水将料发透、怄堆,时间距离播种最迟也要提前一周;第二次主要是将竹渣里面石灰水和生物碱等不利于竹荪生长的有害物质冲洗干净,一般安排在第一次冲料后的4?5天,怄堆时间不宜过长过久容易烧料,造成营养丢失;第三次冲料和第二次一样,将有害物质彻底冲洗干净,并浇足水分,PH值调节到中性,第三次冲料时可边冲边播种。
[0027](3)长裙竹荪播种:长裙竹荪菌棚层架式播种过程分为,铺纺织袋、铺底土、铺底料、播种和铺面料五个步骤。第一步:先在菌床架上铺一个完整的编织袋(双层厚),可以达到保水、防止底土散落和方便清理泥土目的;第二步:在编织袋上铺2?3cm细底土达到加强保水作用;第三步:在底土上铺10cm左右处理过的培养基竹渣并将竹渣摊平;第四步:培养基上安放菌种,菌种用手掰成半个鸡蛋大小,安放时一字排开,每排根据床架宽度安放8?10个菌种;第五步:菌种安放完毕后在菌种上铺盖一层一指厚的面料即培养基,整个播种过程即告结束。
[0028](4)覆土:竹荪播种完成后即可马上覆土,覆土材料以富含腐殖质的粗颗粒沙壤土为佳,黏土易板结,透气性差,影响菌丝生长,沙土保水性差,不利于菌丝生长,甚至死亡。覆土方式采用二次覆土,先覆盖粗土,再覆盖细土。覆土时先将大的土粒均匀地覆盖在料面上,然后用木板轻轻拍平。调适大土粒中的含水量后,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手捏土能扁但不沾手为宜),再均匀地将小土粒撒盖在上,将其盖没。覆土一般4?5厘米厚,其中粗土 2.5?3厘米,细土 1.5?1厘米,覆土要求均匀不能使栽培料或种块外露。
[0029](5)盖竹叶:为保持土壤湿度,并防止下一步覆盖地膜与土壤接触太严造成菌丝生长缺氧,需要在覆土上撒上一层竹叶,覆盖竹叶不能太多以刚好盖住覆土为佳,覆盖太少达不到保水效果,覆盖太多容易造成菌丝徒长。
[0030](6)覆膜:覆盖竹叶后再覆盖一层透明薄膜,以便保水保温。
[0031 ] ( 7 )菌丝管理:经过播种、覆土、盖竹叶和覆膜等步骤竹荪前期播种工作基本完成。进入菌丝管理阶段也叫发菌阶段,发菌阶段主要是检查菌种成活率、保水和保温,控制湿度为6(Γ70%,控制温度为22?25°C。在竹荪播种后10天左右时间需要检查菌种成活率,每沟抽查3?4处,将泥土用手轻轻挖开,看菌种是否萌发吃料,萌发成活率低于98%需要重新补种。在越冬季节要检查土壤和培养基干湿度,土壤湿度以手捏土壤能扁、不沾手为宜,培养基湿度以手握紧培养基指间刚好有水迹渗出为宜,太湿需要加强通风,太干需要及时补水。菌棚冬季温度管理为保温,以自然温度发菌为主,优选采用人工升温。
[0032](8)菌蕾管理:从上年9月中旬播种到当年2月中旬,经过5个月的发菌管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竹荪菌丝逐渐扭结形成原基,并分化形成菌蕾,进入菌蕾管理阶段。菌蕾管理阶段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和加强光照管理,控制湿度为859Γ95%,控制温度为15?20°C,光照强度为2001χ?3001χ。当发现大量菌蕾形成时就要去掉塑料薄膜,以增加床面氧气,同时为保证床面湿度应在床面增盖竹叶,增盖竹叶的目的即可防止喷水时冲毁床面和过强光线刺伤菌蕾,也可以给菌蕾创造一个适宜的温湿度小环境。在气候干燥时,可在菌棚内地面浇水或悬挂湿麻袋片,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的水平上。竹荪层架栽培由于床架之间相互叠加造成光线不足,影响原基分化形成菌蕾,需要在菌棚内人工增光,以床面光照强度为2001x?3001x为宜,太弱原基无法正常分化,太强将造成菌蕾菌皮增厚无法正常开放。
[0033](9)采收烘烤:竹荪从菌蕾生长至破蕾成熟,需20天左右时间。但从菌蕾破壳至子实体发育成熟,仅需4?6小时。因此,竹荪的采收一定要及时,最佳采收期是菌裙完全张开时。每天凌晨6?9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竹荪大量开放,应在每天早晨9点左右开始采收竹荪。采收时应尽量避免成熟孢子液粘污在菌裙、菌柄上。采收后及时剥离菌盖及菌托,将未被粘污孢液或泥土的洁净菌体存放于干净塑料篮内,将菌盖和菌托分开放在其他容器内一并带出囷棚。
[0034]竹荪采收后要及时干制,竹荪常以烘房烘干,以煤为燃料的烘房应严格将空气与煤烟隔离以达到无硫目的。竹荪烘烤时,将新鲜竹荪单个平放入烘烤筛内,并整筛放入烘箱,烘箱温度始终控制在60度左右,从新鲜竹荪到烘干成品整个烘烤过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期间需要将竹荪翻身一次,待到竹荪菌裙两面烘干需将竹荪菌柄朝下站立起来挨个排放,直到整个竹荪菌柄和菌裙一齐烘干为止。竹荪烘干后需要迅速放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保存过程中可以放入石灰袋防潮和避光培养。
[0035](10)转潮管理:竹荪层架式栽培气候可控,病虫害少,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采收多茬。一茬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床面,清除老菌索和残菇体,平整覆土或补添新土,施加“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1%硫酸镁”混合溶液补充营养,并盖好竹叶,继续照前述加强管理。
[0036](11)清棚及菌棚维护:大约在6月中旬左右长裙竹荪采收将近尾声,就要及时清除菌棚床架上的泥土和培养基,并对菌棚进行维护,以便开展下季棘托竹荪种植,时间充足可以将顶棚薄膜和遮阳网去掉晒棚。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0037](二)棘托竹荪栽培
棘托竹荪是最适合菌棚层架式栽培的竹荪品种,抗逆性,产量高,从播种到采收整个生产周期只在3?4个月左右时间,资金回收周期短,是现在推广面积最广的竹荪品种。长裙竹荪与棘托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所遇到的问题是,长裙竹荪收获结束期比棘托竹荪种植期晚1个月,所以棘托竹荪栽培采用“二场制”管理,即发菌管理与菌蕾管理在不同场所完成。发菌管理按照正常生产季节安排在5月中旬左右,待到1个月后完成棘托竹荪发菌管理(完成菌砖制作),长裙竹荪栽培菌棚也清理维护完毕,即可将发好菌块搬入床架覆土进入菌蕾管理阶段。具体技术细节要求如下:
(1)竹荪培养基及菌种选购:棘托竹荪栽培仍以竹渣为主,选择竹渣上要求与长裙竹荪相同,楠竹渣与杂竹渣三七开,同时需要添加尿素、轻质碳酸钙等物质以增加培养基氮源和改善培养基物理性状。400平方米竹屑用量6吨,尿素50公斤、麦麸50公斤、轻质碳酸钙25公斤。
[0038]棘托竹荪菌种与长裙竹荪菌种相比其菌丝呈白色,菌丝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手感菌种较硬,含水量适中呈块状。400平方米用种量1000斤?1200斤。
[0039](2)培养基处理:棘托竹荪菌砖培养采用发酵料栽培,因而原材料的处理至关重要,需要经过严格的发酵处理。竹荪是腐生菌类,通过建堆发酵,能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降解为容易被竹荪菌丝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时增加培养基氮源和高温杀死杂菌、害虫和破坏培养基生物碱。
[0040]建堆发酵:每年3月初开始建堆发酵,操作时,按一层原料撒上尿素、轻质碳酸钙,再浇清水,使培养基含水份60%左右,再加一层原料,撒尿素、轻质碳酸钙,如此反复,使料堆约1.5m高,每隔半个月翻堆一次,并根据培养基干湿来加水。翻堆的原则内外料对换,就地翻堆,利用天晴温度较高,此时翻堆热量散失少,有利于培养基再次升温发酵,前后共翻3^4次,建堆发酵过程需5(Γ60天,直到散尽培养基中的废气。
[0041](3)菌棚消毒:种过长裙竹荪后的菌棚经过清理维护,在种植棘托竹荪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越早越好,至少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完成杀虫消毒工作。杀虫消毒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用清水将整个床架冲洗干净,并喷施杀虫剂特别是要防止螨虫危害;第二步:杀虫后第三天喷施广谱杀菌剂;第三步:喷施杀虫剂后第三天将整个菌棚撒上石灰粉涂白。完成三步杀虫杀菌工作后即可将菌砖上架,开始棘托竹荪种植。
[0042](4)菌砖制作:成功发酵处理的培养基,经检查无异味,含水量适中就可以用于菌砖制作,若有异味需要将培养基晾晒让有害物质挥发,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合适(手紧握指间有水迹渗出但不掉落,此时含水量约65%)。菌砖制作分为菌袋制作、菌袋培养和菌砖压块三个过程。第一步:菌袋制作时间应选在5月上中旬,菌袋选用规格为22X45X4 (cm),两端开口的聚乙稀食用菌菌袋,菌袋一端先用塑料绳捆上活结,装袋时先在底部撒上一层1?2cm厚的菌种,再装入7?8cm左右发酵料,再撒上一层菌种,如此反复3次,最后用菌种封口并捆上活结,菌袋制作完成。第二步:菌袋制作完成后,要将菌袋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发菌,温度控制在30°C以下,播种位置用大头针板刺孔增氧,以利菌丝在袋内生长,大约30天左右时间菌丝即可长满菌袋。第三步:菌砖制作,长裙竹荪种植完毕,菌棚清理和维护好后就可以脱袋制作菌砖。菌砖制作时间以在菌丝长满后10天左右为最佳,制作时将袋料脱袋放入宽X高X长=30cmX7cmX20cm的压块框内。将倒出的袋料迅速填满框,四周用力压紧,使之放在菌床上不散架为宜。
[0043](5)播种:播种过程分为菌砖上架、覆土和盖竹叶等环节。菌砖上架前菌床架上铺好双层编织袋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每隔20cm左右在膜上打一个滤水孔,袋或膜上填一层2?3cm厚的微酸性腐殖质土。将菌块间隔10cm左右整齐排放在菌床架上面,然后,在间隔的隙间、菌块的两端均填满填充料(发酵栽培料),要求填充料高出菌块1?1.5cm,整理床面呈瓦片状,并在床面均匀撒上一层麸皮,麸皮用量大概8个平方一斤。然后盖2?3cm厚的腐殖质土作盖面土,覆土后喷1次水,土上再撒上一层竹叶,厚度以不见土为宜。即进入菌丝管理阶段。
[0044](6)菌丝管理:菌砖上架后20天内,菌棚要求保持黑暗状态以利发菌,20天后逐渐增加散射光照,以利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湿度85%?90%,不久可采收子实体。
[0045](7)菌蕾管理:菌丝经过培养不断生长,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菌索通过扭结形成小白粒状原基,原基吸收营养不断长大并分化形成菌蕾,要使菇蕾生长的快,基质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含水量,夏季菌棚温度管理主要是降温,温度超过30°C就要在菌棚四周加盖遮阳网和棚顶浇水降温。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覆土含水量保持在20%,畦面青苔是土壤含水量适宜指示植物。干旱时及时喷水,防止菌丝、子实体缺水死亡。
[0046](8)采收加工:棘托竹荪以采集竹荪蛋为主,菌蛋7?8分成熟时采摘最为时宜。
[0047](9)转潮管理:棘托竹荪下料足适应性强,种植一次后可以采收多茬,一般种植一次可以采收3?4次。转潮管理与长裙竹荪相同,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床面,清除老菌索和残菇体,平整覆土或补添新土,施加“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1%硫酸镁”混合溶液补充营养,并盖好竹叶,继续照前述加强管理。
[0048](10)清棚维护:在9月上旬就需要结束棘托竹荪种植,清理菌棚,对菌棚进行维护和加固,以便在9月中旬正常开展长裙竹荪种植。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004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一、本发明提高了竹荪的人工栽培的年产量,运用科学规范的轮种栽培方式,解决了竹荪连作障碍问题,实现了竹荪人工栽培的大幅增产。
[0050]二、本发明采用竹渣为原料处理的培养基,成本低,通过直接更换培养基解决了竹荪栽培后不适于第二次栽培的问题,且竹荪栽培使用后可进行再次回收利用。
[0051]三、本发明通过菌棚层架式栽培竹荪节省了大量的耕地,大幅提高了竹荪单位面积种植量。
[0052]四、本发明方便管理,通过专用的菌棚进行集中管理,栽培采收,节省了人力资源。
[0053]五、本发明节省资源,利用楠竹等竹类加工生产后剩余的竹渣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0054]六、本发明符合竹荪的生长习性,竹荪产量高,人工管理科学规范简单,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55]实施例1:
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
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利用立体多层层架栽培、换土种植和不同竹荪品种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性,在栽培品种选择方面选择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充分利用长裙竹荪栽培期为上年9月中旬至当年6月,棘托竹荪栽培期为当年5月上旬至当年9月上旬,两个品种在栽培时间上基本能够错开且能首尾衔接。
[0056](一)长裙竹苏栽培
(1)竹荪培养基及菌种选购: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按3:7的比例混合,达到竹荪发菌过程中所要求的营养、透气性与保水性要求。长裙竹荪栽培竹料用量为4.5吨/亩。
[0057]菌种要求色泽洁白强壮、生长势强、纯净度100%、菌龄合适,无老化、无自溶、无杂色和无黄水等表现,播种后菌种萌发力强。每亩菌种用量720斤?900斤。
[0058](2)培养基处理:冲洗竹渣时,每亩竹渣用石灰80?100斤,总共冲洗三次。第一次主要用石灰水将料发透、怄堆,时间距离播种最迟也要提前一周;第二次主要是将竹渣里面石灰水和生物碱等不利于竹荪生长的有害物质冲洗干净,一般安排在第一次冲料后的4?5天,怄堆时间不宜过长过久容易烧料,造成营养丢失;第三次冲料和第二次一样,将有害物质彻底冲洗干净,并浇足水分,PH值调节到中性,第三次冲料时可边冲边播种。
[0059](3)长裙竹荪播种:长裙竹荪菌棚层架式播种过程分为,铺纺织袋、铺底土、铺底料、播种和铺面料五个步骤。第一步:先在菌床架上铺一个完整的编织袋(双层厚),可以达到保水、防止底土散落和方便清理泥土目的;第二步:在编织袋上铺2?3cm细底土达到加强保水作用;第三步:在底土上铺10cm左右处理过的培养基竹渣并将竹渣摊平;第四步:竹渣上安放菌种,菌种用手掰成半个鸡蛋大小,安放时一字排开,每排根据床架宽度安放8?10个菌种;第五步:菌种安放完毕后在菌种上铺盖一层一指厚的面料即上述培养基,整个播种过程即告结束。
[0060](4)覆土:竹荪播种完成后即可马上覆土,覆土材料以富含腐殖质的粗颗粒沙壤土为佳。覆土方式采用二次覆土,先覆盖粗土,再覆盖细土。覆土时先将大的土粒均匀地覆盖在料面上,然后用木板轻轻拍平。调适大土粒中的含水量后,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手捏土能扁但不沾手为宜),再均匀地将小土粒撒盖在上,将其盖没。覆土一般4?5厘米厚,其中粗土 2.5?3厘米,细土 1.5?1厘米,覆土要求均匀不能使栽培料或种块外露。
[0061](5)盖竹叶:在覆土上薄薄的撒上一层竹叶,覆盖竹叶不能太多以刚好盖住覆土为佳。
[0062](6)覆膜:覆盖竹叶后再覆盖一层透明薄膜,以便保水保温。
[0063](7)菌丝管理:在竹荪播种后10天左右时间需要检查菌种成活率,每沟抽查3?4处,将泥土用手轻轻挖开,看菌种是否萌发吃料,萌发成活率低于98%需要重新补种。在越冬季节要检查土壤和培养基干湿度,土壤湿度以手捏土壤能扁、不沾手为宜,培养基湿度以手握紧培养基指间刚好有水迹渗出为宜,太湿需要加强通风,太干需要及时补水。菌棚冬季温度管理为保温,以自然温度发菌为主,或优选采用人工升温。具体控制湿度为6(Γ70%,控制温度为22?25°C。
[0064](8)菌蕾管理:从上年9月中旬播种到当年2月中旬,经过5个月的发菌管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竹荪菌丝逐渐扭结形成原基,并分化形成菌蕾,进入菌蕾管理阶段。菌蕾管理阶段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和加强光照管理,控制湿度为859Γ95%,控制温度为15?20°C,以菌床面光照强度为2001χ?3001χ为宜。当发现大量菌蕾形成时就要去掉塑料薄膜,以增加床面氧气,同时为保证床面湿度应在床面增盖竹叶,增盖竹叶的目的即可防止喷水时冲毁床面和过强光线刺伤菌蕾,也可以给菌蕾创造一个适宜的温湿度小环境。在气候干燥时,可在菌棚内地面浇水或悬挂湿麻袋片,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的水平上。竹荪层架栽培由于床架之间相互叠加造成光线不足,影响原基分化形成菌蕾,需要在菌棚内人工增光,以床面光照强度为2001x?3001x为宜,太弱原基无法正常分化,太强将造成菌蕾菌皮增厚无法正常开放。
[0065](9)采收烘烤:竹荪从菌蕾生长至破蕾成熟,需20天左右时间。但从菌蕾破壳至子实体发育成熟,仅需4?6小时。因此,竹荪的采收一定要及时,最佳采收期是菌裙完全张开时。每天凌晨6?9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竹荪大量开放,应在每天早晨9点左右开始采收竹荪。采收时应尽量避免成熟孢子液粘污在菌裙、菌柄上。采收后及时剥离菌盖及菌托,将未被粘污孢液或泥土的洁净菌体存放于干净塑料篮内,将菌盖和菌托分开放在其他容器内一并带出囷棚。
[0066]竹荪采收后要及时干制,竹荪常以烘房烘干,以煤为燃料的烘房应严格将空气与煤烟隔离以达到无硫目的。竹荪烘烤时,将新鲜竹荪单个平放入烘烤筛内,并整筛放入烘箱,烘箱温度始终控制在60度左右,从新鲜竹荪到烘干成品整个烘烤过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期间需要将竹荪翻身一次,待到竹荪菌裙两面烘干需将竹荪菌柄朝下站立起来挨个排放,直到整个竹荪菌柄和菌裙一齐烘干为止。竹荪烘干后需要迅速放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保存过程中可以放入石灰袋防潮和避光培养。
[0067](10)转潮管理:竹荪层架式栽培气候可控,病虫害少,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采收多茬。一茬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床面,清除老菌索和残菇体,平整覆土或补添新土,施加“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1%硫酸镁”混合溶液补充营养,并盖好竹叶,继续照前述加强管理。
[0068](11)清棚及菌棚维护:大约在6月中旬左右长裙竹荪采收将近尾声,就要及时清除菌棚床架上的泥土和培养基,并对菌棚进行维护,以便开展下季棘托竹荪种植,时间充足可以将顶棚薄膜和遮阳网去掉晒棚。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0069](二)棘托竹荪栽培
棘托竹荪是最适合菌棚层架式栽培的竹荪品种,抗逆性,产量高,从播种到采收整个生产周期只在3?4个月左右时间,资金回收周期短,是现在推广面积最广的竹荪品种。长裙竹荪与棘托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存在问题是,长裙竹荪收获结束期比棘托竹荪种植期晚1个月,所以棘托竹荪栽培采用“二场制”管理,即发菌管理与菌蕾管理在不同场所完成。发菌管理按照正常生产季节安排在5月中旬左右,待到1个月后完成棘托竹荪发菌管理(完成菌砖制作),长裙竹荪栽培菌棚也清理维护完毕,即可将发好菌块搬入床架覆土进入菌蕾管理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竹荪培养基及菌种选购:棘托竹荪栽培仍以竹渣为主,选择竹渣上要求与长裙竹荪相同,楠竹渣与杂竹渣三七开,同时需要添加尿素、轻质碳酸钙等物质。每400平方米需用竹屑6吨,尿素50公斤、麦麸50公斤、轻质碳酸钙25公斤。
[0070](2)培养基处理:
建堆发酵:每年3月初开始建堆发酵,操作时,按一层原料撒上尿素、轻质碳酸钙,再浇清水,使培养基含水份60%左右,再加一层原料,撒尿素、轻质碳酸钙,如此反复,使料堆约
1.5m高,每隔半个月翻堆一次,并根据培养基干湿来加水。翻堆的原则内外料对换,就地翻堆,利用天晴温度较高,此时翻堆热量散失少,有利于培养基再次升温发酵,前后共翻3?4次,建堆发酵过程需50-60天,直到散尽培养基中的废气。
[0071](3)菌棚消毒:种过长裙竹荪后的菌棚经过清理维护,在栽培棘托竹荪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越早越好,至少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完成杀虫消毒工作。杀虫消毒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用清水将整个床架冲洗干净,并喷施杀虫剂特别是要防止螨虫危害;第二步:杀虫后第三天喷施广谱杀菌剂;第三步:喷施杀虫剂后第三天将整个菌棚撒上石灰粉涂白。完成三步杀虫杀菌工作后即可将菌砖上架,开始棘托竹荪栽培。
[0072](4)菌砖制作:成功发酵处理的培养基,经检查无异味,含水量适中就可以用于菌砖制作,若有异味需要将培养基晾晒让有害物质挥发,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合适(手紧握指间有水迹渗出但不掉落,此时含水量约65%)。菌砖制作分为菌袋制作、菌袋培养和菌砖压块三个过程。第一步:菌袋制作时间应选在5月上中旬,菌袋选用规格为22X45X4 (cm),两端开口的聚乙稀食用菌菌袋,菌袋一端先用塑料绳捆上活结,装袋时先在底部撒上一层1?2cm厚的菌种,再装入7?8cm左右发酵料,再撒上一层菌种,如此反复3次,最后用菌种封口并捆上活结,菌袋制作完成。第二步:菌袋制作完成后,要将菌袋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发菌,温度控制在30°C以下,播种位置用大头针板刺孔增氧,以利菌丝在袋内生长,大约30天左右时间菌丝即可长满菌袋。第三步:菌砖制作,长裙竹荪种植完毕,菌棚清理和维护好后就可以脱袋制作菌砖。菌砖制作时间以在菌丝长满后10天左右为最佳,制作时将袋料脱袋放入宽X高X长=30cmX7cmX20cm的压块框内。将倒出的袋料迅速填满框,四周用力压紧,使之放在菌床上不散架为宜。
[0073](5)播种:播种过程分为菌砖上架、覆土和盖竹叶等环节。菌砖上架前菌床架上铺好双层编织袋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每隔20cm左右在膜上打一个滤水孔,袋或膜上填一层2?3cm厚的微酸性腐殖质土。将菌块间隔10cm左右整齐排放在床架上面,然后,在间隔的隙间、菌块的两端均填满填充料(发酵栽培料),要求填充料高出菌块1?1.5cm,整理床面呈瓦片状,并在床面均匀撒上一层麸皮,麸皮用量大概8个平方一斤。然后盖2?3cm厚的腐殖质土作盖面土,覆土后喷1次水,土上再撒上一层竹叶,厚度以不见土为宜。即进入菌丝管理阶段。
[0074](6)菌丝管理:菌砖上架后20天内,菌棚要求保持黑暗状态以利发菌,20天后逐渐增加散射光照,以利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湿度85%?90%,不久可采收子实体。
[0075](7)菌蕾管理:菌丝经过培养不断生长,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菌索通过扭结形成小白粒状原基,原基吸收营养不断长大并分化形成菌蕾,要使菇蕾生长的快,基质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含水量,夏季菌棚温度管理主要是降温,温度超过30°C就要在菌棚四周加盖遮阳网和棚顶浇水降温。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覆土含水量保持在20%,畦面青苔是土壤含水量适宜指示植物。干旱时及时喷水,防止菌丝、子实体缺水死亡。
[0076](8)采收加工:棘托竹荪以采集竹荪蛋为主,菌蛋7?8分成熟时采摘最为时宜。采收后要及时清洗加工,竹荪蛋可以整蛋烘烤,可以对半切开烘制成蛋片,或将竹荪蛋剥开分成竹荪胎、竹荪胎盘单独烘烤,也可以清洗干净后直接出售给竹荪蛋罐头生产厂商。
[0077](9)转潮管理:棘托竹荪下料足适应性强,种植一次后可以采收多茬,一般种植一次可以采收3?4次。转潮管理与长裙竹荪相同,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床面,清除老菌索和残菇体,平整覆土或补添新土,施加“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1%硫酸镁”混合溶液补充营养,并盖好竹叶,继续照前述加强管理。
[0078](10)清棚维护:在9月上旬就需要结束棘托竹荪种植,清理菌棚,对菌棚进行维护和加固,以便在9月中旬正常开展长裙竹荪种植。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0079]实施例2:
长裙竹荪栽培:
(1)竹荪培养基及菌种选购: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按1:3的比例混合,达到竹荪发菌过程中所要求的营养、透气性与保水性要求。长裙竹荪栽培竹料用量为4.5吨/亩。
[0080]菌种要求色泽洁白强壮、生长势强、纯净度100%、菌龄合适,无老化、无自溶、无杂色和无黄水等表现,播种后菌种萌发力强。每亩菌种用量720斤?900斤。
[0081](2)培养基处理:冲洗竹渣时,每亩竹渣用石灰85斤,总共冲洗三次。第一次主要用石灰水将料发透、怄堆,时间距离播种最迟也要提前一周;第二次主要是将竹渣里面石灰水和生物碱等不利于竹荪生长的有害物质冲洗干净,一般安排在第一次冲料后的5天,怄堆时间不宜过长过久容易烧料,造成营养丢失;第三次冲料和第二次一样,将有害物质彻底冲洗干净,并浇足水分,PH值调节到中性,第三次冲料时可边冲边播种。
[0082](3)长裙竹荪播种:长裙竹荪菌棚层架式播种过程分为,铺纺织袋、铺底土、铺底料、播种和铺面料五个步骤。第一步:先在菌床架上铺一个完整的编织袋(双层厚),可以达到保水、防止底土散落和方便清理泥土目的;第二步:在编织袋上铺2.5cm细底土达到加强保水作用;第三步:在底土上铺10cm左右处理过的培养基竹渣并将竹渣摊平;第四步:竹渣上安放菌种,菌种用手掰成半个鸡蛋大小,安放时一字排开,每排根据床架宽度安放8?10个菌种;第五步:菌种安放完毕后在菌种上铺盖一层一指厚的面料即上述培养基,整个播种过程即告结束。
[0083](4)覆土:竹荪播种完成后即可马上覆土,覆土材料以富含腐殖质的粗颗粒沙壤土为佳。覆土方式采用二次覆土,先覆盖粗土,再覆盖细土。覆土时先将大的土粒均匀地覆盖在料面上,然后用木板轻轻拍平。调适大土粒中的含水量后,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手捏土能扁但不沾手为宜),再均匀地将小土粒撒盖在上,将其盖没。覆土一般4.5厘米厚,其中粗土 3厘米,细土 1.5厘米,覆土要求均匀不能使栽培料或种块外露。
[0084](5)盖竹叶:在覆土上薄薄的撒上一层竹叶,覆盖竹叶不能太多以刚好盖住覆土为佳。
[0085](6)覆膜:覆盖竹叶后再覆盖一层透明薄膜,以便保水保温。
[0086](7)菌丝管理:在竹荪播种后10天左右时间需要检查菌种成活率,每沟抽查3?4处,将泥土用手轻轻挖开,看菌种是否萌发吃料,萌发成活率低于98%需要重新补种。在越冬季节要检查土壤和培养基干湿度,土壤湿度以手捏土壤能扁、不沾手为宜,培养基湿度以手握紧培养基指间刚好有水迹渗出为宜,太湿需要加强通风,太干需要及时补水。菌棚冬季温度管理为保温,以自然温度发菌为主,或优选采用人工升温。具体控制湿度为6(Γ70%,控制温度为22?25°C。
[0087](8)菌蕾管理:从上年9月中旬播种到当年2月中旬,经过5个月的发菌管理,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竹荪菌丝逐渐扭结形成原基,并分化形成菌蕾,进入菌蕾管理阶段。菌蕾管理阶段主要是保持土壤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和加强光照管理,控制湿度为859Γ95%,控制温度为15?20°C,以菌床面光照强度为2001χ?3001χ为宜。当发现大量菌蕾形成时就要去掉塑料薄膜,以增加床面氧气,同时为保证床面湿度应在床面增盖竹叶,增盖竹叶的目的即可防止喷水时冲毁床面和过强光线刺伤菌蕾,也可以给菌蕾创造一个适宜的温湿度小环境。在气候干燥时,可在菌棚内地面浇水或悬挂湿麻袋片,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的水平上。竹荪层架栽培由于床架之间相互叠加造成光线不足,影响原基分化形成菌蕾,需要在菌棚内人工增光,以床面光照强度为2001x?3001x为宜,太弱原基无法正常分化,太强将造成菌蕾菌皮增厚无法正常开放。
[0088](9)采收烘烤:竹荪从菌蕾生长至破蕾成熟,需20天左右时间。但从菌蕾破壳至子实体发育成熟,仅需4?6小时。因此,竹荪的采收一定要及时,最佳采收期是菌裙完全张开时。每天凌晨6?9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竹荪大量开放,应在每天早晨9点左右开始采收竹荪。采收时应尽量避免成熟孢子液粘污在菌裙、菌柄上。采收后及时剥离菌盖及菌托,将未被粘污孢液或泥土的洁净菌体存放于干净塑料篮内,将菌盖和菌托分开放在其他容器内一并带出囷棚。
[0089]竹荪采收后要及时干制,竹荪常以烘房烘干,以煤为燃料的烘房应严格将空气与煤烟隔离以达到无硫目的。竹荪烘烤时,将新鲜竹荪单个平放入烘烤筛内,并整筛放入烘箱,烘箱温度始终控制在60度左右,从新鲜竹荪到烘干成品整个烘烤过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期间需要将竹荪翻身一次,待到竹荪菌裙两面烘干需将竹荪菌柄朝下站立起来挨个排放,直到整个竹荪菌柄和菌裙一齐烘干为止。竹荪烘干后需要迅速放入塑料袋内密封保存,保存过程中可以放入石灰袋防潮和避光培养。
[0090](10)转潮管理:竹荪层架式栽培气候可控,病虫害少,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采收多茬。一茬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床面,清除老菌索和残菇体,平整覆土或补添新土,施加“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1%硫酸镁”混合溶液补充营养,并盖好竹叶,继续照前述加强管理。
[0091](11)清棚及菌棚维护:大约在6月中旬左右长裙竹荪采收将近尾声,就要及时清除菌棚床架上的泥土和培养基,并对菌棚进行维护,时间充足可以将顶棚薄膜和遮阳网去掉晒棚。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回收利用。
[0092]实施例三:
棘托竹荪栽培:
(1)竹荪培养基及菌种选购:棘托竹荪栽培培养基以竹渣为主,楠竹渣与杂竹渣重量比为3.5:6.5,同时需要添加尿素、轻质碳酸钙等物质。每400平方米需用竹屑6吨,尿素50公斤、麦麸50公斤、轻质碳酸韩25公斤。
[0093](2)培养基处理:
建堆发酵:每年3月初开始建堆发酵,操作时,按一层原料撒上尿素、轻质碳酸钙,再浇清水,使培养基含水份60%左右,再加一层原料,撒尿素、轻质碳酸钙,如此反复,使料堆约1.5m高,每隔半个月翻堆一次,并根据培养基干湿来加水。翻堆的原则内外料对换,就地翻堆,利用天晴温度较高,此时翻堆热量散失少,有利于培养基再次升温发酵,前后共翻3?4次,建堆发酵过程需50-60天,直到散尽培养基中的废气。
[0094](3)菌棚消毒:种过长裙竹荪后的菌棚经过清理维护,在栽培棘托竹荪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越早越好,至少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完成杀虫消毒工作。杀虫消毒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用清水将整个床架冲洗干净,并喷施杀虫剂特别是要防止螨虫危害;第二步:杀虫后第三天喷施广谱杀菌剂;第三步:喷施杀虫剂后第三天将整个菌棚撒上石灰粉涂白。完成三步杀虫杀菌工作后即可将菌砖上架,开始棘托竹荪栽培。
[0095](4)菌砖制作:成功发酵处理的培养基,经检查无异味,含水量适中就可以用于菌砖制作,若有异味需要将培养基晾晒让有害物质挥发,并补充水分至含水量合适(手紧握指间有水迹渗出但不掉落,此时含水量约65%)。菌砖制作分为菌袋制作、菌袋培养和菌砖压块三个过程。第一步:菌袋制作时间应选在5月上中旬,菌袋选用规格为22X45X4 (cm),两端开口的聚乙稀食用菌菌袋,菌袋一端先用塑料绳捆上活结,装袋时先在底部撒上一层
1.5cm厚的菌种,再装入7.5cm左右发酵料,再撒上一层菌种,如此反复3次,最后用菌种封口并捆上活结,菌袋制作完成。第二步:菌袋制作完成后,要将菌袋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发菌,温度控制在30°C以下,播种位置用大头针板刺孔增氧,以利菌丝在袋内生长,大约30天左右时间菌丝即可长满菌袋。第三步:菌砖制作,长裙竹荪种植完毕,菌棚清理和维护好后就可以脱袋制作菌砖。菌砖制作时间以在菌丝长满后10天左右为最佳,制作时将袋料脱袋放入宽X高X长=30cmX7cmX20cm的压块框内。将倒出的袋料迅速填满框,四周用力压紧,使之放在菌床上不散架为宜。
[0096](5)播种:播种过程分为菌砖上架、覆土和盖竹叶等环节。菌砖上架前菌床架上铺好双层编织袋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每隔20cm左右在膜上打一个滤水孔,袋或膜上填一层
2.5cm厚的微酸性腐殖质土。将菌块间隔10cm左右整齐排放在床架上面,然后,在间隔的隙间、菌块的两端均填满填充料(发酵栽培料),要求填充料高出菌块1.2cm,整理床面呈瓦片状,并在床面均匀撒上一层麸皮,麸皮用量大概8个平方一斤。然后盖2.5cm厚的腐殖质土作盖面土,覆土后喷1次水,土上再撒上一层竹叶,厚度以不见土为宜。即进入菌丝管理阶段。
[0097](6)菌丝管理:菌砖上架后20天内,菌棚要求保持黑暗状态以利发菌,20天后逐渐增加散射光照,以利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湿度85%?90%,不久可采收子实体。
[0098](7)菌蕾管理:菌丝经过培养不断生长,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菌索通过扭结形成小白粒状原基,原基吸收营养不断长大并分化形成菌蕾,要使菇蕾生长的快,基质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含水量,夏季菌棚温度管理主要是降温,温度超过30°C就要在菌棚四周加盖遮阳网和棚顶浇水降温。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覆土含水量保持在20%,畦面青苔是土壤含水量适宜指示植物。干旱时及时喷水,防止菌丝、子实体缺水死亡。
[0099](8)采收加工:棘托竹荪以采集竹荪蛋为主,菌蛋7?8分成熟时采摘最为时宜。采收后要及时清洗加工,竹荪蛋可以整蛋烘烤,可以对半切开烘制成蛋片,或将竹荪蛋剥开分成竹荪胎、竹荪胎盘单独烘烤,也可以清洗干净后直接出售给竹荪蛋罐头生产厂商。
[0100](9)转潮管理:棘托竹荪下料足适应性强,种植一次后可以采收多茬,一般种植一次可以采收3?4次。转潮管理与长裙竹荪相同,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床面,清除老菌索和残菇体,平整覆土或补添新土,施加“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1%硫酸镁”混合溶液补充营养,并盖好竹叶,继续照前述加强管理。
[0101](10)清棚维护:结束当年棘托竹荪栽培后,清理菌棚,对菌棚进行维护和加固。清理出的泥土和培养基富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简单的怄堆处理,十分有利于植物类农作物生长,可以用于花卉和有机蔬菜种植。
【权利要求】
1.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至少两种竹荪在同一菌棚内进行轮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种采用楠竹渣与杂竹渣作为主要培养基原料,当一轮栽培结束后,更换培养基供下一轮栽培;所述菌棚设有复数层架式菌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长裙竹荪和棘托竹荪,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菌棚内栽培棘托竹荪,9月中旬至次年6月中旬在菌棚内栽培长裙竹荪。
4.一种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a.配置培养基,b.播种,c.覆土,d.菌丝管理,e.菌蕾管理,f.采收处理以上步骤,其特征在于:长裙竹荪的培养基原料采用楠竹渣与杂竹渣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计,楠竹渣为209Γ40%,余量为杂竹渣;于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6月中旬栽培长裙竹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配置培养基:将楠竹渣与杂竹渣混合,采用培养基原料重量0.5?1%的石灰制成的石灰水进行怄堆处理,再采用清水冲洗f 3次,pH调至中性; b.播种:在菌棚内栽培架上铺设防水层,再铺设一层2?3cm厚的底土,底土上铺设8?12cm厚的上述经过处理后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上进行播种,播种后再次铺设:T5cm厚的培养基; c.覆土:在培养基上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4飞_左右; d.菌丝管理:控制湿度为60?70%,控制温度为22?25°C; e.菌蕾管理:控制湿度为85%?95%,控制温度为15?20°C,光照强度为2001x?3001x; f.采收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覆土步骤中,采用粗颗粒沙壤土进行二次覆土,先在菌种上覆盖一层2.5?3cm厚、粒度为2.5?3_的粗土层,调整粗土层含水量为259Γ35%,在覆盖一层1.5?2cm厚、粒度为f 1.5mm以下的细土层;在覆土后,再铺上一层竹叶,竹叶上再覆盖一层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裙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采收处理步骤中,在采收一茬长裙竹荪后,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0.Γ0.2%的磷酸二氢钾,0.Γ0.2%尿素,0.5^1.5%硫酸镁,余量为水的营养液进行灌溉;采收处理后,更换培养基及底土、覆土。
8.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包括a.配置培养基,b.菌砖制作,c.播种,d.菌丝管理,e.菌蕾管理,f.采收处理以上步骤,其特征在于:棘托竹荪的培养基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楠竹渣2(Γ40份,杂竹渣6(Γ80份;与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菌室培养棘托竹荪菌丝,6月中旬至9月上旬栽培棘托竹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配置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Γ40份楠竹渣,6(Γ80份杂竹渣,0.005^0.01份尿素,0.005^0.01份麦麸,0.002^0.005份轻质碳酸钙;以加一层楠竹渣、杂竹渣、麦麸混合原料,再加一层尿素、轻质碳酸钙并浇适量水,如此反复的方式建堆发酵处理,发酵过程中翻堆3?4次,发酵5(Γ60天; b.菌砖制作:在菌室内采用上述培养基培养菌丝,并制作成菌砖; C.播种:将菌砖移至菌棚栽培架上进行播种并覆土 ; d.菌丝管理:播种后2(Γ22天内,菌棚内保持黑暗,之后逐渐增加散射光照,控制湿度为 85%?90% ; e.菌蕾管理:控制温度为2(T30°C,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55%飞5%,覆土含水量控制在15^25% ; f.采收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棘托竹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菌砖制作步骤中,具体为以下步骤:①菌袋制作:将经过处理的培养基控制含水量为63%飞7%,装袋采用先在底部铺设一层Hem厚的菌种,再铺设7?8cm的培养基,反复3?4次,封袋;②菌袋培养:控制温度小于等于30°C,在菌袋表面开孔,培养28?32天即成;③菌砖压块:菌袋内菌丝长满后8?12天,脱袋压块即成;所述c.播种步骤中,具体为以下步骤:①菌砖上架:在栽培架菌床上铺设防水层,防水层每隔15?25cm打一个滤水孔,铺设一层2?3cm厚的微酸性腐殖质底土,将菌砖间隔l(Tl5cm排放在底土上,在菌砖间隙、两端填充培养基,填充培养基高出菌砖f 1.5cm ;②覆土:在上面撒上一层麸皮,然后铺设2?3cm的微酸性腐殖质土层,浇水盖竹叶:在覆土上再撒一层竹叶;所述f.采收处理步骤中,在采收一茬长裙竹荪后,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0.Γ0.2%的磷酸二氢钾,0.Γ0.2%尿素,0.5^1.5%硫酸镁,余量为水的营养液进行灌溉;在f.采收处理后,更换培养基及底土、覆土。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396575SQ20141080726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杨毅, 杨敬, 颜敏, 胡静 申请人:长宁县竹荪开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