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食用菌菌棒出菇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2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食用菌菌棒出菇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食用菌菌棒出菇培养箱,包括盒体、安装于盒体内的水管,所述的盒体带有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上设有注水针。所述的盒体两侧设有通风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普通栽培箱内设计成相对封闭型,并在箱内增设了注水针,不仅可利用注水针向菌棒内定期注水,还可利用注水针实现菌棒的固定,可有效实现菌棒在家庭的阳台等处出菇培养时的保湿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微型食用菌菌棒出菇培养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菌棒出菇培养箱,尤其涉及到一种城市农业的菌类培养设 施。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菌菌棒是人工栽培食用菌过程中的一种仿生栽培模式。利用一些作物秸杆等 材料粉碎后接入菌种并让其发育,即可形成菌棒,待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程度便可转入子实 体生长阶段,形成我们所需的菇类产品。目前,随着城市农业的发展,将香菇等菌类的出菇 管理从大田转移至家庭,不仅可满足城市家庭对日常生活消费所需,还可增加城市儿童对 菌类生长习性的认识。然而,这种菌棒或菌包的出菇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 尤其是在菌棒第一次采收后,需要向棒内注水才能进入下个出菇周期。虽然现在市场上出 现了许多能满足家庭进行作物栽培的培养设施,这些设施可以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温度 和水分。但现有的这种培养设施,用于菌棒或菌包的出菇培养时,由于不能保持菌棒或菌包 的表面湿度,更不能实现菌棒内注水的功能,故不能满足菌棒或菌包的出菇培养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在实现菌棒表面持续保湿,并可实 现向菌棒内注水的微型食用菌菌棒培养箱。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微型微型食用菌菌棒出菇培养箱,包括 盒体、安装于盒体内的水管,所述的盒体带有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上设有注水针。
[0005] 所述的盒体两侧设有通风孔。
[0006]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普通栽培箱内设计成相对封闭型,并在箱内增设了注水 针,不仅可利用注水针向菌棒内定期注水,还可利用注水针实现菌棒的固定,可有效实现菌 棒在家庭的阳台等处出菇培养时的保湿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0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水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用塑料制成如图2所示的培养箱1,培养箱1的上口制成透明的翻盖,培养箱1的 底部平行安装两根水管3(如图1所示),水管3上每隔15cm安装一支注水针2,水管3可用 两只管套4固定于培养箱1的底部,培养箱1的两侧设通风孔6,通风孔6可用纱网罩住。
[0011] 如图3所示,注水针2用金属制成,头部制成尖,内部中空,沿针管每隔5cm设一个 注水孔21,并使注水孔21沿注水针2的针管圆周分布。
[0012] 安装于培养箱1的底部平行安装两根通出箱体外,其上可安装能定时控制的电子 阀。
[0013] 使用时,将水管3再与市供水的自来水管3连接,将已经完成发菌阶段的菌棒5直 立插在注水针2上,盖上翻盖即可使菌棒5出菇,需要向菌棒5注水时,打开水龙头开关就 可完成注水。
【权利要求】
1. 一种微型食用菌菌棒出菇培养箱,包括盒体、安装于盒体内的水管,所述的盒体带有 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上设有注水针,所述的盒体两侧设有通风孔。
【文档编号】A01G1/04GK203872631SQ20142023156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许志鸣, 郑巧平, 丁潮洪 申请人: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