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收割机专用液压全自动仿地形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412653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收割机专用液压全自动仿地形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专用液压全自动仿地形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较大,基本都集中在南方进行种植,每年的十月份至来年一月份是甘蔗的收割季节,甘蔗成熟后必须要在一两个月内收割完毕,否则甘蔗会产生回糖和霉变,即其糖分会流失,为此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割完甘蔗,各式各样的甘蔗收割机应运而生。现有技术甘蔗收割机的前端收割装置都是安装在收割机主体的前端,而甘蔗地都带有坑坑洼洼的地表特征,在收割机行驶收割甘蔗的过程中,均靠机手目测操控,常常出现因地表不平整,蔗地蔗杆杂乱及甘蔗倒伏等因素,使机手收割操作时无法正确进行判断,经常造成扶倒器和切割台与地面及蔗杆切割高度的相互工作比例失调,导致宿根破坏现像严重,收割质量和工作效率下降,同时又加大机手的劳动强度,这是严重阻碍甘蔗收割机发展的一重要技术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甘蔗收割机专用液压全自动仿地形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甘蔗收割机专用液压全自动仿地形系统,包括有收割机主体和前端收割系统,还包括有油缸,在前端收割系统底部设有地形探测轮,油缸的活塞杆负载前端收割机构,机构中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收割机主体上,缸体内活塞的两侧油腔室分别连接两组不同的压力油路,每组压力油路与油缸腔室之间都设有调节节流阀和溢流阀。本液压自动仿地形收割系统可以有两种结构实现:第一种:前端收割系统包括有扶倒器和割台,扶倒器和割台都各自独立设有油缸和地形探测轮,扶倒器负载在第一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上,第一油缸的第一缸体设于收割机主体上,割台负载在第二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上,第二油缸的第二缸体设于收割机的主体上,第一油泵同时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下腔室,第二油泵同时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上腔室,两油泵的主油路上都分别设有调节节流阀和第一溢流阀,两油泵对所述油缸的上下腔室进行分别调整压力与流量。第二种:前端收割系统包括有扶倒器和割台,扶倒器和割台都各自独立设有油缸和地形探测轮,扶倒器负载在第一油缸的第一活塞杆上,第一油缸的第一缸体设于收割机主体上,割台负载在第二油缸的第二活塞杆上,第二油缸的第二缸体设于收割机的主体上,一油泵引出两路,第一路供油给第一油缸的两腔室,第二路供油给第二油缸的两腔室,在两油缸的上腔室油路上设有第一单向节流阀,下腔室油路上设有减压阀和第二单向节流阀。在割台上设有后地形探测轮高度调节机构。后地形探测轮高度调节机构由滑块、丝杠和电机构成,后地形探测轮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与丝杠成螺纹配合,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在油泵出口主油路上设有第二溢流阀。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收割机割台及扶倒器通过仿地形系统与收割机主体连接后,收割机割台及扶倒器可仿照地形的变化通过液压系统自动调节高度,由于甘蔗收割机的割台及扶倒器通过地形探测轮与地面的接触,地形探测轮与地面接触压力可通过两组独立的液压系统向仿形油缸的上、下腔室输出不同的液压压力及流量,因而实现了收割机割台及扶倒器的接地的工作压力及反应速度得到合理匹配,使收割机割台及扶倒器底部无论地形如何变化都保持设定的离地高度,同时可根据农艺需要和要求调整收割机在收割时对甘蔗宿根的离地面以上切割保留高度,或甘蔗宿根入土下的切割深度,有效地提高收割质量,使甘蔗收割机自动化得到大幅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配置有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专用仿地形系统的甘蔗切割机立体结构图之一;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配置有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专用仿地形系统的甘蔗切割机去掉后地形探测轮高度调节机构后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配置有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专用仿地形系统的甘蔗切割机立体结构图之二;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专用仿地形系统实施例一的液压油路结构图;图8是本发明甘蔗收割机专用仿地形系统实施例二的液压油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甘蔗收割机专用仿地形系统配置在前端收割装置上,前端收割装置包括有扶倒器I和割台II,在扶倒器I和割台II的底部都分别设有地形探测轮,扶倒器I为前地形探测轮A1,割台II为后地形探测轮B1,扶倒器I和割台II都各自独立设有油缸,扶倒器I配置有两个第一油缸A2,两个第一油缸A2设置在扶倒器I的左右两侧,扶倒器I负载在第一油缸A2的第一活塞杆A3上,第一油缸A2的第一缸体A4设于收割机主体上,收割机主体由传送装置III、剥叶装置IV和接收装置V构成,割台II配置有两个第二油缸B2,两个第二油缸B2设置在割台II的两侧,割台II负载在第二油缸B2的第二活塞杆B3上,第二油缸B2的第二缸体B4与收割机主体成铰链连接,第一油泵A5同时连接第一油缸A2和第二油缸B2的下腔室C2,第二油泵B5同时连接第一油缸A2和第二油缸B2的上腔室C1,两油泵的主油路上都分别设有调节节流阀C3、第一溢流阀C4。设置两腔室压力时,上腔室C1压力为负载加上第二油缸B2压力之和,可控制上腔室C1压力略大于下腔室C2的压力,比如上腔室C1压力比下腔室C2压力大,此时,只要扶倒器I或割台II遇到地形变化时,例如遇到土堆时,前地形探测轮A1或后地形探测轮B1就会被土堆向上顶起,这个顶起灵敏度由上腔室C1与下腔室C2的压力差来控制,如果调节至上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