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06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及红薯栽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作物。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红薯的生长与环境因素相关,红薯生长与温度的关系:萌芽最低温度16~18℃,适宜温度28~32℃,超过35℃萌芽受抑制;蔓叶生长最适温度21~26℃,低于15℃生长停止,高于38℃生长受抑制。不定根的发生要求地温15℃以上,在15~30℃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发根越快。块根形成的适宜地温21~29℃,低于20℃或高于32℃均不利块根形成;块根膨大的适宜温度为22~23℃,膨大的最低温度为16~18℃;红薯是喜光作物,光照充足有利光合作用。晴朗天气多,块根产量高,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产量低。红薯耐旱力较强,蒸腾系数较小。大田生长期间的耗水动态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在扎根还苗、分枝结薯阶段,生理需水较少,要求田间持水量60~70%;分枝结薯至蔓叶生长高峰期间,生理需水较多,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70~80%;进入茎叶衰退期后,以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为宜;红薯吸肥力强,在瘠薄的土地上也可获得相当产量,但红薯是高产作物,需肥较多,只有供给充足的养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高产性能。生产1000公斤鲜薯,需施纯氮肥(N)4~5公斤、磷肥(P2O5)2~3公斤、钾肥(K2O)7~8公斤。红薯耐酸碱能力较强,在土壤PH值4.2~8.3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值6.5~7较为适宜。土层深厚、通气爽水、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和壤土有利于红薯夺取高产。

发展红薯生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强,需肥较多却耐脊薄。在高肥水条件下栽培,亩鲜薯产量可达5000公斤,在土壤条件较差或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较其它作物稳产;同时红薯耐阴蔽, 适宜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由于红薯不仅营养丰富,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食品,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薯更加称为了市场上的畅销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这样就使得红薯的种植大面积的增加,目前大面积种植基地采用的栽培技术普遍落后,导致红薯产量不高,种植成本高居不下,与此同时,在没有良好的管理或者足够的人手的情况下,不仅不会增产,还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可能对于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操作简单、种植方便的西南地区红薯栽培的方法,具体是一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育苗;选地、整地与起畦;种植;田间管理步骤;适时收获;具体步骤如下

(一)育苗

1、选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种薯可供苗0.6-0.9万株,栽插3~4亩,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5-1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值苗节数达到3-5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

3、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并在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及时采苗种植。

(二)选地、整地与起畦

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施肥:(1)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亩施尿素25~30公斤(N:12~14公斤),普磷30~50公斤(P2O5:4.0~6.5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K2O:20~25公斤;(2)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公斤(N:14~21公斤),普磷35~55公斤(P2O5:4.6~7.0公斤),硫酸钾40~50公斤(K2O: 25~30公斤)。

掌握“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试验表明,亩产3000公斤鲜薯需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作底肥,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施足基肥。整地时应施足基肥(约30%的总施氮量、20%的总施钾量和100%的磷肥),并结合亩施用3.6%杀虫颗粒剂2.5kg防治地下害虫。

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米(包括畦沟),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种植

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

2、田间插植:选用薯苗长有5-7个节,入土2-3个节,露出2-4个节。优点是单株结薯数增加,近土表易结大薯,夏红薯栽插后再用10%辛硫磷颗粒1-1.5千克与10千克细土拌匀制成毒土,用以防治土壤中的线虫和土蚕。每亩用量10千克左右,每穴用量2克左右。

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以提高成苗率。

(四)田间管理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在插植后5天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总氮、钾肥总用量的20%左右),对补栽的苗适当多施。

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60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6公斤(约占总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总用量的50%)。防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并注意防治虫害(甘薯主要的害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小象鼻虫等,小象鼻虫可用80%敌百虫500倍液浇灌蔓头1-2次;其它害虫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于午后喷洒)。

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快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长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

4、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期。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肥。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 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或在植后90天前后,若地上部生长势较弱,亩用少量氮肥(约2公斤尿素)冲水淋施或喷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适时灌跑马水。收获前20~30天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甘薯的收获贮藏。

(五)适时收获

红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选地、整地与起畦;种植;田间管理步骤;适时收获;具体步骤如下:

(一)育苗

1、选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种薯可供苗0.9~1.5万株,栽插3~4亩,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值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

3、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并在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及时采苗种植。

(二)选地、整地与起畦

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施肥:(1)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亩施尿素25~30公斤(N:12~14公斤),普磷30~50公斤(P2O5:4.0~6.5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K2O:20~25公斤;(2)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公斤(N:14~21公斤),普磷35~55公斤(P2O5:4.6~7.0公斤),硫酸钾40~50公斤(K2O:25~30公斤)。

掌握“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试验表明,亩产3000公斤鲜薯需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作底肥,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施足基肥。整地时应施足基肥(约30%的总施氮量、20%的总施钾量和100%的磷肥),并结合亩施用3.6%杀虫颗粒剂2.5kg防治地下害虫。

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米(包括畦沟),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种植

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

2、田间插植:选用薯苗长有5-7个节,入土2-3个节,露出2-4个节。优点是单株结薯数增加,近土表易结大薯,夏红薯栽插后再用10%辛硫磷颗粒1-1.5千克与10千克细土拌匀制成毒土,用以防治土壤中的线虫和土蚕。每亩用量10千克左右,每穴用量2克左右。

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以提高成苗率。

(四)田间管理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在插植后5天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总氮、钾肥总用量的20%左右),对补栽的苗适当多施。

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60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6公斤(约占总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总用量的50%)。防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并注意防治虫害(甘薯主要的害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小象鼻虫等,小象鼻虫可用80%敌百虫500倍液浇灌蔓头1-2次;其它害虫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于午后喷洒)。

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快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长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

4、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的管理:这一时期主要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期。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肥。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或在植后90天前后,若地上 部生长势较弱,亩用少量氮肥(约2公斤尿素)冲水淋施或喷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适时灌跑马水。收获前20~30天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甘薯的收获贮藏。

(五)适时收获

红薯薯块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至于15℃左右开始收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