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060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播种机,属于农业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要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常用的有谷物条播机。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的种子被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出苗后作物成平行等距的条行。用于不同作物的条播机除采用不同类型的排种器和开沟器外,其结构基本相同,一般由机架、牵引或悬挂装置、种子箱、排种器、传动装置、输种管、开沟器、划行器、行走轮和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其中影响播种质量的主要是排种装置和开沟器。常用的排种器有槽轮式、离心式、磨盘式等类型。开沟器有锄铲式、靴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和双圆盘式等类型。

目前现有的播种机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播种时对种子和种子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控制,导致后期还得对秧苗进行打理,非常的浪费农民工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播种机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播种时对种子和种子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控制,导致后期还得对秧苗进行打理,非常的浪费农民工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齿轮播种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一种齿轮播种机,其结构包括:料筒、车板、导料管、齿轮、左把手、右把手、连接杆;所述料筒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板的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料筒回转面的底部边缘位置的一侧设有与导料管相连接的圆形孔,所述导料管一端与料筒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导料管的另一端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为空心结构设计,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板的右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左把手实现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右把手实现焊接固定。

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的外观形状和大小相同。

所述料筒回转面的底部边缘位置的一侧设有与导料管相连接的圆形孔直径小于导料管的截面直径。

所述齿轮的多个凸块上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孔。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齿轮播种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播种机播种时对种子和种子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控制,导致后期还得对秧苗进行打理,非常的浪费农民工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工的时间成本。

2.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制作方便,部件材质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应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中:1料筒、2车板、3导料管、4齿轮、5左把手、6右把手、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齿轮播种机,其结构包括:料筒1、车板2、导料管3、齿轮4、左把手5、右把手6、连接杆7;所述料筒1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板2的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料筒1回转面的底部边缘位置的一侧设有与导料管3相连接的圆形孔,所述导料管3一端与料筒1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导料管3的另一端与齿轮4相连接,所述齿轮4为空心结构设计,所述左把手5和右把手6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板2的右侧,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左把手5实现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右把手6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左把手5和右把手6的外观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料筒1回转面的底部边缘位置的一侧设有与导料管3相连接的圆形孔直径小于导料管3的截面直径,所述齿轮4的多个凸块上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孔。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齿轮播种机,使用时将种子倒入料筒1,然后种子通过导料管3进入齿轮4内,然后通过左把手5和右把手6推动齿轮4转动,种子将由齿轮4的多个凸块内的圆形孔实现播种,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齿轮播种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播种机播种时对种子和种子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控制,导致后期还得对秧苗进行打理,非常的浪费农民工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工的时间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制作方便,部件材质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应用性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播种机,属于农业设备领域,主要解决目前现有的播种机播种时对种子和种子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控制,导致后期还得对秧苗进行打理,非常的浪费农民工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所述料筒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板的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料筒回转面的底部边缘位置的一侧设有与导料管相连接的圆形孔,所述导料管一端与料筒实现焊接固定,所述导料管的另一端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为空心结构设计,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板的右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左把手实现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右把手实现焊接固定,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齿轮播种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提高了农民工的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荣玉
技术研发日:2016.01.06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