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09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斑舌兰是附生植物;假鳞茎近球形或卵球形,强烈压扁,呈双凸镜状,裸露,不为叶鞘所包。叶通常2-4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长10-20厘米,斜展;总状花序具2-5朵花;花稍有香气;萼片与花瓣黄绿色,略有红褐色晕,基部有紫褐色斑点,唇瓣白色,授粉后变为粉红色;花瓣略短于萼片;唇瓣近倒卵形,3裂。花期3-7月。

斑舌兰由于其花器结构的特殊性,自然条件下不能完成授粉,所以很难得到种子,进行人工授粉,种子萌发率也较低,因此现在大多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手段对斑舌兰进行繁殖。然而,现有的斑舌兰培养繁殖速度慢,难以满足商业化生产的需求,且培养后的斑舌兰成苗率低、长势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繁殖速度快、成苗率高、长势良好的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用斑舌兰的假鳞茎诱导出花葶,再由花葶组织切片直接诱导出大量不定芽,不定芽在进行增殖培养,最后再进行生根培养及移栽。

如上所述的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进一步说明为,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选取:选取当天挖取的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斑舌兰,切取斑舌兰上的假鳞茎,然后放置在无菌水下冲洗6~10分钟;

(2)花葶诱导:将冲洗后的假鳞茎放置于花葶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花葶诱导培养基为:VW+90~110mg/L肌醇+8~12mg/L VB1+0.8~1.2mg/L VB6+0.8~1.2mg/L烟酸+4~6mg/L BA+15~25g/L蔗糖+5~10g/L琼脂,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1~23℃,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3)制作与消毒:在假鳞茎经过花葶诱导后,将花葶剪下,取花下第1、2茎节,然后置于流水下冲洗60min,冲洗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用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汞溶液分2~3次共消毒6~7min,每次用氯化汞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水漂洗5次,并用消毒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4)不定芽诱导培养:将消毒后的花葶切成厚3~5mm的圆片,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90~110mg/L肌醇+8~12mg/L VB1+0.8~1.2mg/L VB6+0.8~1.2m g/L烟酸+1~3g/L结冷胶+4~6mg/L BA+13~17g/L蔗糖+0.4~0.6mg/L NAA,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5)增殖培养:将不定芽诱导培养后的不定芽丛分割成单个芽或几个芽一丛,接种在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90~110mg/L肌醇+15~20mg/L VB1+2~3mg/L VB6+0.8~1.2m g/L烟酸+1~3g/L结冷胶+4~6mg/L BA+13~17g/L蔗糖+0.4~0.6mg/L NAA,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6)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后的单个芽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为:2~4g/L花宝1号+13~17g/L蔗糖+90~110g/L香蕉汁+1~3g/L活性炭+5~10g/L琼脂,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 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7)移栽:当生根培养试管苗生长至2~3cm高,根2~4条,叶1~2片时,将试管苗放在自然光下炼苗5~7天,打开瓶盖炼苗1~2天;然后取出培养苗,用清水洗净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清洗时注意不要损害根部,然后移栽至水苔和腐殖土质量比为1:2的混合基质中,保持湿度和通风,空气湿度为75~85%,温度为20~25℃。

如上所述的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花葶诱导培养基为:VW+100mg/L肌醇+10mg/L VB1+1mg/L VB6+1m g/L烟酸+5mg/L BA+20g/L蔗糖+8g/L琼脂,pH值为5.0~5.4。

如上所述的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0mg/L肌醇+10mg/L VB1+1mg/L VB6+1mg/L烟酸+2g/L结冷胶+5mg/L BA+15g/L蔗糖+0.5mg/L NAA,pH值为5.0~5.4。

如上所述的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进一步说明为,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0mg/L肌醇+18mg/L VB1+2.5mg/L VB6+1m g/L烟酸+2g/L结冷胶+5mg/L BA+15g/L蔗糖+0.5mg/L NAA,pH值为5.0~5.4。

如上所述的一种斑舌兰培养繁殖方法,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生根培养基为:3g/L花宝1号+15g/L蔗糖+100g/L香蕉汁+2g/L活性炭+8g/L琼脂,pH值为5.0~5.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假鳞茎诱导出花葶,由花葶组织切片直接诱导出大量不定芽,不定芽在进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为斑舌兰的组织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本方法能使培养后的苗株成苗率高,栽培后适应性强,苗株长势良好,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商业化生产的需求,为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为斑舌兰的组织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用斑舌兰的假鳞茎诱导出花葶,再由花葶组织切片直接诱导出大量不定芽,不定芽在进行增殖培养,最后再进行生根培养及移栽,具体步骤如下:

(1)材料选取:选取当天挖取的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斑舌兰,切取斑舌兰上的假鳞茎,然后放置在无菌水下冲洗6~10分钟,主要是为了清洗假鳞茎表面的泥沙;

(2)花葶诱导:将冲洗后的假鳞茎放置于花葶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花葶诱导培养基为:VW+90~110mg/L肌醇+8~12mg/L VB1+0.8~1.2mg/L VB6+0.8~1.2mg/L烟酸+4~6mg/L BA+15~25g/L蔗糖+5~10g/L琼脂,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1~23℃,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表1为花葶诱导培养基成分、用量及实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VW培养基中对假鳞茎进行花葶诱导要好于在MS培养基中对假鳞茎进行花葶诱导,BA的浓度对假鳞茎分化也有一定影响,BA浓度过小时,假鳞茎诱导出花葶的概率很低,大部分假鳞茎均只能诱导出小植株,当BA浓度过大时,假鳞茎诱导出花葶又会受到抑制作用,使花葶诱导率下降,故经过试验得出BA应选用4~6mg/L。作为优选,所述花葶诱导培养基为:VW+100mg/L肌醇+10mg/L VB1+1mg/L VB6+1mg/L烟酸+5mg/L BA+20g/L蔗糖+8g/L琼脂,pH值为5.0~5.4,即为表1中花葶诱导培养基1的成分和用量。

表2为不同温度对花葶诱导率的试验影响

采用表1中的花葶诱导培养基1为试验样本来进行对照试验,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温度在22℃时,花葶诱导率为最高,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花葶诱导产生影响,故试验温度为21~23℃。

(3)制作与消毒:在假鳞茎经过花葶诱导后,将花葶剪下,取花下第1、2茎节,然后置于流水下冲洗60min,冲洗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用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汞溶液分2~3次共消毒6~7min,每次用氯化汞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水漂洗5次,并用消毒滤 纸吸干表面水分;一般消毒用的0.1%氯化汞溶液灭菌效果不佳,而浓度较高的氯化汞溶液又易使花葶失去活性,抑制芽的诱导,而本培育方法采用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汞溶液能较好起到灭菌作用而又对其活性影响较小,并且采用分2~3次操作,能更好的保护花葶活性,使花葶的发芽率大大增加。

表3为采用上述消毒方法对斑舌兰花葶进行处理后,放置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培养后斑舌兰花葶发芽率的试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质量分数为0.2%的氯化汞溶液能较好起到灭菌作用而又对其活性影响较小,并且采用分2~3次操作,能更好的保护花葶活性,使花葶的发芽率大大增加。

(4)不定芽诱导培养:将消毒后的花葶切成厚3~5mm的圆片,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90~110mg/L肌醇+8~12mg/L VB1+0.8~1.2mg/L VB6+0.8~1.2m g/L烟酸+1~3g/L结冷胶+4~6mg/L BA+13~17g/L蔗糖+0.4~0.6mg/L NAA,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表4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成分及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采用:MS+100mg/L肌醇+10mg/L VB1+1mg/L VB6+1m g/L烟酸+2g/L结冷胶+5mg/L BA+15g/L蔗糖+0.5mg/L NAA,pH值为5.0~5.4,即为表4中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的成分及用量。

(5)增殖培养:将不定芽诱导培养后的不定芽丛分割成单个芽或几个芽一丛,接种在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90~110mg/L肌醇+15~20mg/L VB1+2~3mg/L VB6+0.8~1.2m g/L烟酸+1~3g/L结冷胶+4~6mg/L BA+13~17g/L蔗糖+0.4~0.6mg/L NAA,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表5为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0mg/L肌醇+18mg/L VB1+2.5mg/L VB6+1m g/L烟酸+2g/L结冷胶+5mg/L BA+15g/L蔗糖+0.5mg/L NAA,pH值为5.0~5.4,即为表5中不定芽增殖培养基1的成分及用量。经过增殖培养,6~8周后可产生大量丛生芽,增长率为250%,可以反复切割成丛芽或单个小植株进行增殖,可作为斑舌兰快速繁殖的途径之一。

(6)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后的单个芽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生根培养基为:2~4g/L花宝1号+13~17g/L蔗糖+90~110g/L香蕉汁+1~3g/L活性炭+5~10g/L琼脂,pH值为5.0~5.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26℃,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

表6为生根培养基成分及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生根培养基为:3g/L花宝1号+15g/L蔗糖+100g/L香蕉汁+2g/L活性炭+8g/L琼脂,pH值为5.0~5.4,即为表6中生根培养基1的成分及用量。

(7)移栽:当生根培养试管苗生长至2~3cm高,根2~4条,叶1~2片时,将试管苗放在自然光下炼苗5~7天,打开瓶盖炼苗1~2天;然后取出培养苗,用清水洗净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清洗时注意不要损害根部,然后移栽至水苔和腐殖土质量比为1:2的混合基质中,保持湿度和通风,空气湿度为75~85%,温度为20~25℃。采用本方法能使培养后的苗株成苗率高,栽培后适应性强,苗株长势良好,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商业化生产的需求,为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采用本方法能使培养后的苗株成苗率高,栽培后适应性强,苗株长势良好,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商业化生产的需求,为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