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的育苗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06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番茄的育苗技术。



背景技术:

番茄为茄科属草本植物,包括有限生长型、半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条件适宜时可多年生长。其品种繁多、生长期长,深受人们喜爱,成为温室大棚主要蔬菜作物和冬春季节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目现有种植技术种植的番茄种子发芽率低、种苗成活率低,从而会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番茄的育苗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a.选种

选择自然成熟、健壮的番茄种子用于育苗;

b.浸种

将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烫种10~15min,期间不断搅拌,再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或氯霉素500倍液浸种3~5小时后,用清水冲洗8~10min,再将种子捞出晾干;

c.包衣

将晾干的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

d.催芽

先取适量的细沙,加水拌湿,将包衣的番茄种子与湿沙混合,然后把与湿沙混合的番茄种子包好放入布袋进行催芽,经过20~25h即可播种;

(2)育苗培养土和药土配制

a.育苗培养土配制

按重量份选取不重茬的肥沃园土30~50份、农家肥50~100份、蔗渣5~10份、琼脂粉3~5份、秸秆10~20份、污泥10~20份、发酵剂3~5份,充 分混合均匀,堆成堆腐熟发酵,待完全发酵后,得到有机基质;将有机基质与蛭石、珍珠岩、泥炭按3:1:1:2比例混合均匀后晒干或烘干,用粉碎机将干燥料粉碎成0.3-0.8mm的颗粒,即得到育苗培养土;

b.药土配制

采用50%多菌灵和70%的甲基托布津混合,先将其与1kg的细土混合拌匀,再与10kg的细土混合拌匀,即得到本发明所需的药土;

(3)播种

播种前整平畦面,铺层细沙,再将配好的育苗培养土铺在畦面上,厚约10厘米,不能太松或太实,用30~40℃的温水将床土浇足透底水,待水下渗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密度要适度且均匀,不可过密,一般每平方米可播种子20g,播种后撒上一层药土作为盖籽土,再铺上一层地膜以保持湿度,但是在出苗后,要立即揭掉;

(4)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要注意保温,春天出苗期温度在20℃以上,在冬季夜间在苗床上加盖纸被,白天在太阳出来后要及时掀开覆盖物;

(5)分苗

出苗前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出苗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左右即可,注意通风透气,保证苗床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幼苗的光照时数;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一次分苗,在分苗前一天要将水浇透,按行距8~10cm,株距3~4cm分苗移于苗床或营养钵中;

移苗后浇透水,随着幼苗的生长适当加大通风量,及时通风排湿;若缺肥,可适当追施腐熟稀粪水或复合肥。

进一步的,所述包衣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千分之3~5。

进一步的,播种后在种子拱土之前一般不需浇水;

进一步的,所述分苗应选在晴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番茄的育苗技术,在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中,通过浸种、包衣和催芽,可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能有效 预防番茄生长过程中的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煤霉病等病害;催芽方法不但简单易行,催芽速度快、效果好,而且解决了包衣种子不能浸种的问题;

育苗培养土的配制是番茄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家作物秸秆,将秸秆和污泥开发利用为育苗和栽培培养土,不仅可以获得廉价原料,使基质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对于实现能源多元化,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问题也有积极的意义;利用本发明育苗培养土培育的番茄苗其株高、茎粗、鲜重、干重以及壮苗指数大于常规育苗基质。

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环保、无污染、节约资源等优点;既满足了番茄苗期对营养的需求,又不会造成基质板结,本发明所育番茄出苗率高,出苗整齐,长势一致,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番茄的育苗技术,步骤如下:

(1)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a.选种

选择自然成熟、健壮的番茄种子用于育苗;

b.浸种

将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烫种10~15min,期间不断搅拌,再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或氯霉素500倍液浸种3~5小时后,用清水冲洗8~10min,再将种子捞出晾干;

c.包衣

将晾干的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包衣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千分之3~5;

经步骤b和步骤c,可起到对种子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能有效预防番茄生长过程中的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早疫病、煤霉病等病害;

d.催芽

先取适量的细沙,加水拌湿,将包衣的番茄种子与湿沙混合,然后把与湿沙混合的番茄种子包好放入布袋进行催芽,经过20~25h就可以播种;这种方法不但简单易行,催芽速度快、效果好,而且解决了包衣种子不能浸种的问题;

(2)育苗培养土和药土配制

a.育苗培养土配制

按重量份选取不重茬的肥沃园土30~50份、农家肥50~100份、蔗渣5~10份、琼脂粉3~5份、秸秆10~20份、污泥10~20份、发酵剂3~5份,充分混合均匀,堆成堆腐熟发酵,待完全发酵后,得到有机基质;将有机基质与蛭石、珍珠岩、泥炭按3:1:1:2比例混合均匀后晒干或烘干,用粉碎机将干燥料粉碎成0.3-0.8mm的颗粒,即得到育苗培养土;

育苗营养土的配制是蔬菜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家作物秸秆,将秸秆和污泥开发利用为育苗和栽培培养土,不仅可以获得廉价原料,使基质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对于实现能源多元化,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问题也有积极的意义。

b.药土配制

采用50%多菌灵和70%的甲基托布津混合,先将其与1kg的细土混合拌匀,再与10kg的细土混合拌匀,即得到本发明所需的药土;

(3)播种

播种前整平畦面,铺层细沙,再将配好的育苗培养土铺在畦面上,厚约10厘米,不能太松或太实,用30~40℃的温水将床土浇足透底水,待水下渗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密度要适度且均匀,不可过密,一般每平方米可播种子20g,播种后撒上一层药土作为盖籽土,再铺上一层地膜以保持湿度,但是在出苗后,要立即揭掉;

(4)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应注意保温,春天出苗期温度在20℃以上,在冬季夜间应特别注意保温,以保证正常出苗,一般可在苗床上加盖纸被,白天在太阳出来后要及时掀开覆盖物,以提高温度;在种子拱土之前一般不需浇水,以防苗床表面板结;

(5)分苗

出苗前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出苗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5℃左右即可,注意通风透气,保证苗床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幼苗的光照时数;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一次分苗,在分苗前一天要将水浇透,按行距8~10cm,株距3~4cm分苗移于苗床或营养钵中;

移苗后浇透水,随着幼苗的生长适当加大通风量,及时通风排湿;若缺肥,可适当追施腐熟稀粪水或复合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