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测喷雾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296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智能生测喷雾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生测喷雾塔。



背景技术:

在农化、植保领域经常需要用到药物模拟喷洒测试。现有的药物模拟喷洒一般采用工作人员以手动喷雾设备实现药物的手动喷洒。这种喷洒方式导致喷洒速度与喷雾量精度无法可控制,因此无法达到精确的实验结果。而且采用人工喷洒操作时不同药物对人体有一定不同程度的伤害,人员安全没保障。如何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制备一种用以取代人工手动喷洒药物的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生测喷雾塔。

其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生测喷雾塔,包括架体、施药装置、换药盒、供气装置;所述施药装置、换药盒和供气装置安装于架体上,所述换药盒连接供气装置和施药装置,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对换药盒供气、将换药盒中的药水鼓入施药装置中,所述架体中设有农作物平台、用于摆放待检测的农作物;所述施药装置用于对摆放在农作物平台上的农作物喷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装置包括马达,丝杆,连轴,光杆,固定块,滑块,滚珠轴承,侧喷装置和顶喷装置;所述丝杆轴向沿垂直方向设置,其底端通过连轴固定于马达上、由马达驱动旋转;所述滑块通过滚珠轴承固定于丝杆的杆体上;所述光杆一端固定于固定块上,另一端穿过滑块;所述换药盒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侧喷装置和顶喷装置,所述侧喷装置与滑块固定为一体,顶喷装置固定于架体顶部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侧喷装置实际工作过程如下:马达通过连轴驱动丝杆旋转运动,滚珠轴承沿丝杆表面的螺纹旋进,在丝杆旋转运动的作用下沿垂直方向运动,带动滑块及侧喷装置同步沿垂直方向运动,换药盒将药液传送至侧喷装置,由侧喷装置喷出,由此,实现对侧喷装置的药水喷出口的高度调整。

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所述侧喷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调节把手,第二连杆,第二调节把手和侧喷头;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皆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杆首端固定于滑块上、尾端与第二连杆的首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把手螺旋安装于第一连杆尾端与第二连杆首端的连接处,用以顶紧为一体/松开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侧喷头连接换药盒的输出端,所述侧喷头径向活动连接于第二连杆的尾端,所述第二调节把手螺旋安装于第二连杆尾端和侧喷头的连接处,用以顶紧为一体/松开所述第二连杆和侧喷头。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旋转第一调节把手,松开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令第二连杆沿与第一连杆的活动连接点旋转,实现第二连杆及侧喷头在水平轴向上的角度调整。旋转第二调节把手,松开第二连杆与侧喷头,令侧喷头沿第二连杆径向旋转,实现药水喷射角度的调整。

更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所述农作物平台为旋转台,所述农作物平台下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农作物平台旋转。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农作物平台实现对待喷药的作物进行水平旋转调整,实现对其受喷射面的调整。

更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所述架体侧壁为封闭结构,架体顶部设有排风口。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令生测喷药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从位于架体顶部的排风口排到指定的位置,保障了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避免对试验人员造成药物污染。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还包括废液收集箱,所述废液收集箱固定于农作物平台下方、用于收纳施药装置喷溅在架体上的废液。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废液收集箱收集喷药实验产生的废液,提高了喷药过程结束后的清理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还包括液位显示器,所述液位显示器安装于废液收集箱上、用于显示废液收集箱内废液的液位高度。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实时监控废液收集箱内的废液的液位高度,避免,实现废液收集箱的及时清空和更换。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还包括plc触控屏,所述plc触控屏安装于架体上、且分别与所述施药装置、供气装置、电机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指令输入和对所述施药装置、供气装置、电机输出控制信号。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能够进行智能化喷药,所有工作流程只需操作触摸屏输入预设指令即可实现,无需实验人员对其干涉。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所述顶喷装置上设有360°旋转喷头。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360°旋转喷射的方式优化顶部喷药的效果。避免出现顶部喷药出现死角。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所述顶喷装置上设有垂直升降马达,所述垂直升降马达连接360°旋转喷头、用于调整360°旋转喷头的垂直高度。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实现对顶喷装置的喷头高度的调整,模拟不同高度的生测喷雾效果,丰富了模拟实验的具体模拟情况。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智能生测喷雾塔中:还包括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连接外部水管;所述plc触控屏与清洗喷头电连接、用于控制清洗喷头处于开启/关闭的工作状态。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生测模拟实验结束后,以清洗喷头对架体内喷淋清水,令残留在架体内和农作物平台上的药水冲洗到废液收集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自动化的药物喷撒,保障了人员安全。同时,喷洒速度和精度大幅提高,确保实验结果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施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b剖面视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对应关系如下:

1、架体;2、施药装置;3、换药盒;4、供气装置;5、废液收集箱;6、液位显示器;7、plc触控屏;8、清洗喷头;11、农作物平台;12、排风口;21、马达;22、丝杆;23、连轴;24、光杆;25、固定块;26、滑块;27、滚珠轴承;28、侧喷装置;29、顶喷装置;281、第一连杆;282、第一调节把手;283、第二连杆;284、第二调节把手;285、侧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

一种智能生测喷雾塔,包括架体1、施药装置2、换药盒3、供气装置4、废液收集箱5、液位显示器6、plc触控屏7和清洗喷头8。

其中,所述架体1侧壁为封闭结构、施药装置2、换药盒3和供气装置4安装于架体1上,所述换药盒3连接供气装置4和施药装置2,所述供气装置4用于对换药盒3供气、将换药盒3中的药水鼓入施药装置2中,所述架体1中设有农作物平台11、用于摆放待检测的农作物;所述农作物平台11为旋转台,所述农作物平台11下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农作物平台11沿水平方向旋转。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排风口12。所述施药装置2用于对摆放在农作物平台11上的农作物喷药;所述废液收集箱5固定于农作物平台11下方、用于收纳施药装置2喷溅在架体1上的废液。所述液位显示器6安装于废液收集箱5上、用于显示废液收集箱5内废液的液位高度。

所述施药装置2具体包括马达21,丝杆22,连轴23,光杆24,固定块25,滑块26,滚珠轴承27,侧喷装置28和顶喷装置29;所述丝杆22轴向沿垂直方向设置,其底端通过连轴23固定于马达21上、由马达21驱动旋转;所述滑块25通过滚珠轴承26固定于丝杆22的杆体上;所述光杆24一端固定于固定块25上,另一端穿过滑块25;所述换药盒3的输出端连接至侧喷装置28和顶喷装置29,所述侧喷装置28与滑块26固定为一体。所述顶喷装置29固定于架体1顶部内壁上。所述顶喷装置29上设有360°旋转喷头和垂直升降马达,所述垂直升降马达连接360°旋转喷头、用于调整360°旋转喷头的垂直高度。

所述清洗喷头8连接外部水管。所述侧喷装置28包括第一连杆281,第一调节把手282,第二连杆283,第二调节把手284和侧喷头285;所述第一连杆281和第二连杆283皆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杆281首端固定于滑块25上、尾端与第二连杆283的首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把手282螺旋安装于第一连杆281尾端与第二连杆283首端的连接处,用以顶紧为一体/松开所述第一连杆281和第二连杆283;所述侧喷头285连接换药盒3的输出端,所述侧喷头285径向活动连接于第二连杆283的尾端,所述第二调节把手284螺旋安装于第二连杆283尾端和侧喷头285的连接处,用以顶紧/松开所述第二连杆283和侧喷头285。所述plc触控屏7安装于架体1上、且分别与所述施药装置2、供气装置4、电机、清洗喷头8电连接、用于接收外部指令输入和对所述施药装置2、供气装置4、电机和清洗喷头8输出控制信号。

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马达21通过连轴23驱动丝杆22旋转运动,滚珠轴承27沿丝杆22表面的螺纹旋进,在丝杆22旋转运动的作用下沿垂直方向运动,带动滑块26及侧喷装置28同步沿垂直方向运动,换药盒3将药液匀速传送至侧喷头285,由侧喷头285喷出,由此,实现对药水喷出高度的调整。通过旋转第一调节把手282,松开第一连杆281与第二连杆283,令第二连杆283沿与第一连杆281的活动连接点旋转,实现第二连杆283及侧喷头285在水平轴向上的角度调整。通过旋转第二调节把手284,松开第二连杆283与侧喷头285,令侧喷头285沿第二连杆283径向旋转,实现药水在侧向的喷射角度的调整。plc触控屏7控制供气装置4供气,令侧喷装置28和顶喷装置29同步喷射药水。由此,实现自动化的药物喷撒,保障了人员安全。同时,喷洒速度和精度大幅提高,确保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型。在生测模拟实验结束后,以清洗喷头8对架体1内喷淋清水,令残留在架体1内和农作物平台11上的药水残留冲洗到废液收集箱5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