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5389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biloba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之功效。据分析,银杏叶含有黄酮、双黄酮、菇类等化学成分60多种,其主要提取物银杏黄酮、银杏内脂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良药。

随着国内外对银杏认识、研究的不断深入,银杏叶提取物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的药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饮料、化妆品等对于银杏叶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中国栽培银杏历史悠久,在湖北、江苏、安徽、浙江、贵州等省都有大量栽培叶用银杏。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国,行业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50%以上,2015年中国银杏叶产量503.5吨,占全球同期总产量的52.1%。与银杏叶提取物产能不断上升相对应的,是银杏叶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目前叶用银杏园的栽培种植主要为种子、扦插育苗后移栽建园,种植密度为300~600株/亩,银杏产叶年限为6~8年,之后的银杏叶含量不能达到其质量要求。传统方式的叶用银杏栽培所生产的银杏叶不能满足对于银杏叶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对于银杏叶的产量、质量要求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叶用银杏栽培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直播的方式,减少了传统种子、扦插育苗移栽过程中的繁复流程,缩短了叶用银杏首次产叶的时间;通过定期间苗,确保了银杏树的不断生长及土壤肥力供给,并且间掉的苗可以重新移栽建园,节省了培育银杏种苗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过合理密植,增加了叶用银杏亩产量,延长了银杏的产叶年限,保证了银杏叶的质量,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在湖北省内推广种植。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用银杏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条件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园址,在种植当年开春土地解冻后,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施用量为2500~3000kg/亩,深翻土地30~50cm,耙地整平,做宽1~1.2m、高10cm、沟宽30cm的高床,浇透水以待播种;

(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3~17天,将种子置于容器中,不断搅拌加入清水至没过种子5~10cm,漂去瘪籽,浸泡种子使其种皮软化,70%~80%的种子吸水膨胀裂口后捞出;

(3)播种:在3~4月以每亩100~120kg的播种量将质量标准为450~540粒/kg银杏种子均匀撒播在高床上,从沟中取土对种子覆土,覆土厚度达到5~8cm;

(4)间苗;

(5)田间管理:①除草施肥:银杏种植首年每隔2月除草一次,以后每年6月份除草一次、11月份除草一次,银杏种植首年每隔3个月施肥一次,施用肥料为尿素15~25kg/亩和磷酸二氢钾肥10~20kg/亩,采用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在高床上,以后每年3、5、8月份各喷施尿素25~35kg/亩、20~30kg/亩、35~45kg/亩,7月份喷施磷酸二氢钾25~35kg/亩,11月份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2500kg/亩,喷施肥料需在当天上午10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进行,忌在中午高温时喷施;②整形修剪:在银杏树长到1~1.2m时,整形剪枝,其基本要求是矮干主枝分明,分布均匀,结构紧凑,通风透光良好,树冠呈自然园头型;③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走综合防治道路。

(6)采收:银杏种植当年即可产叶,银杏叶最佳采收期为九月底十月初,在秋天黄叶之前完全采收。鲜叶应及时晒干,不可久置。

其中,上述步骤3)中采用大田直播的方式建园。

其中,上述步骤3)中种植密度达到5万株/亩。

其中,上述步骤4)中间苗的具体操作如下:①在种植第三年采叶后进行首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种植的密集区域起挖50%~60%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②在种植第四年采叶后进行第二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经过首次间苗后一年时间的生长的密集区域起挖50%~60%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③在种植第六年采叶后进行定苗,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定苗,其他的银杏种苗去除病苗、弱苗后用于移栽;

其中,上述步骤4)中间掉的银杏苗用于移栽。

其中,上述步骤4)中以50×50cm的株距定苗,定苗密度为2600株/亩。

其中,上述步骤5)中种植首年每隔3个月施肥一次,肥料施用量为尿素20kg/亩、磷酸二氢钾15kg/亩,采用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在高床上,以后每年3、5、8月份各喷施尿素30kg/亩、25kg/亩、40kg/亩,7月份喷施磷酸二氢钾30kg/亩,11月份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kg/亩。

其中,上述步骤6)中采叶年限可达到12~15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直播的方式,减少了传统种子、扦插育苗移栽过程中的繁复流程,缩短了叶用银杏首次产叶的时间;通过定期间苗,确保了银杏树的不断生长及土壤肥力供给,并且间掉的苗可以重新移栽建园,节省了培育银杏种苗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过合理密植,增加了叶用银杏亩产量,延长了银杏的产叶年限,保证了银杏叶的质量,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在湖北省内推广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园址。在种植当年开春土地解冻后,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施用量为3000kg/亩,深翻土地40cm,耙地整平,做宽1.2m、高10cm、沟宽30cm的高床,浇透水以待播种。

(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5天,将种子置于容器中,不断搅拌加入清水至没过种子8cm,漂去瘪籽,浸泡种子使其种皮软化,75%的种子吸水膨胀裂口后捞出。

(3)播种:在3~4月以每亩120kg的播种量将质量标准为450粒/kg银杏种子均匀撒播在高床上,从沟中取土对种子覆土,覆土厚度达到6cm。种植密度达到5万株/亩。

(4)间苗:①在种植第三年采叶后进行首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种植的密集区域起挖50%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②在种植第四年采叶后进行第二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经过首次间苗后一年时间的生长的密集区域起挖50%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③在种植第六年采叶后进行定苗,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以50×50cm的株距定苗,其他的银杏种苗去除病苗、弱苗后用于移栽。定苗密度为2600株/亩。

(5)田间管理:

①除草施肥:银杏种植首年每隔2月除草一次,以后每年6月份除草一次、11月份除草一次。银杏种植首年每隔3个月施肥一次,施用肥料主要为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肥,施用量为尿素20kg/亩、磷酸二氢钾15kg/亩,采用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在高床上。以后每年3、5、8月份各喷施尿素30kg/亩、25kg/亩、40kg/亩,7月份喷施磷酸二氢钾30kg/亩,11月份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kg/亩。喷施肥料需在当天上午10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进行,忌在中午高温时喷施。

②整形修剪:在银杏树长到1~1.2m时,整形剪枝。其基本要求是矮干主枝分明,分布均匀,结构紧凑,通风透光良好,树冠呈自然园头型。

③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走综合防治道路。

(6)采收:银杏种植当年即可产叶,银杏叶最佳采收期为九月底十月初,在秋天黄叶之前完全采收。鲜叶应及时晒干,不可久置。

实施例2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园址。在种植当年开春土地解冻后,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施用量为2500kg/亩,深翻土地30cm,耙地整平,做宽1m、高10cm、沟宽30cm的高床,浇透水以待播种。

(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3天,将种子置于容器中,不断搅拌加入清水至没过种子5cm,漂去瘪籽,浸泡种子使其种皮软化,70%的种子吸水膨胀裂口后捞出。

(3)播种:在3~4月以每亩100kg的播种量将质量标准为540粒/kg银杏种子均匀撒播在高床上,从沟中取土对种子覆土,覆土厚度达到5cm。种植密度达到5万株/亩。

(4)间苗:①在种植第三年采叶后进行首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种植的密集区域起挖60%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②在种植第四年采叶后进行第二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经过首次间苗后一年时间的生长的密集区域起挖60%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③在种植第六年采叶后进行定苗,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以50×50cm的株距定苗,其他的银杏种苗去除病苗、弱苗后用于移栽。定苗密度为2600株/亩。

(5)田间管理:

①除草施肥:银杏种植首年每隔2月除草一次,以后每年6月份除草一次、11月份除草一次。银杏种植首年每隔3个月施肥一次,施用肥料主要为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肥,施用量为尿素15kg/亩、磷酸二氢钾10kg/亩,采用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在高床上。以后每年3、5、8月份各喷施尿素25kg/亩、20kg/亩、35kg/亩,7月份喷施磷酸二氢钾25kg/亩,11月份撒施腐熟农家肥2500kg/亩。喷施肥料需在当天上午10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进行,忌在中午高温时喷施。

②整形修剪:在银杏树长到1~1.2m时,整形剪枝。其基本要求是矮干主枝分明,分布均匀,结构紧凑,通风透光良好,树冠呈自然园头型。

③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走综合防治道路。

(6)采收:银杏种植当年即可产叶,银杏叶最佳采收期为九月底十月初,在秋天黄叶之前完全采收。鲜叶应及时晒干,不可久置。

实施例3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园址。在种植当年开春土地解冻后,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底肥,施用量为2800kg/亩,深翻土地50cm,耙地整平,做宽1.2m、高10cm、沟宽30cm的高床,浇透水以待播种。

(2)种子处理:在播种前17天,将种子置于容器中,不断搅拌加入清水至没过种子10cm,漂去瘪籽,浸泡种子使其种皮软化,80%的种子吸水膨胀裂口后捞出。

(3)播种:在3~4月以每亩110kg的播种量将质量标准为490粒/kg银杏种子均匀撒播在高床上,从沟中取土对种子覆土,覆土厚度达到8cm。种植密度达到5万株/亩。

(4)间苗:①在种植第三年采叶后进行首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种植的密集区域起挖55%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②在种植第四年采叶后进行第二次间苗,其方法是在银杏经过首次间苗后一年时间的生长的密集区域起挖55%的种苗进行移栽,并且拔除病苗、弱苗。③在种植第六年采叶后进行定苗,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以50×50cm的株距定苗,其他的银杏种苗去除病苗、弱苗后用于移栽。定苗密度为2600株/亩。

(5)田间管理:

①除草施肥:银杏种植首年每隔2月除草一次,以后每年6月份除草一次、11月份除草一次。银杏种植首年每隔3个月施肥一次,施用肥料主要为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肥,施用量为尿素25kg/亩、磷酸二氢钾20kg/亩,采用撒施法将肥料均匀撒在高床上。以后每年3、5、8月份各喷施尿素35kg/亩、30kg/亩、45kg/亩,7月份喷施磷酸二氢钾35kg/亩,11月份撒施腐熟农家肥2500kg/亩。喷施肥料需在当天上午10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进行,忌在中午高温时喷施。

②整形修剪:在银杏树长到1~1.2m时,整形剪枝。其基本要求是矮干主枝分明,分布均匀,结构紧凑,通风透光良好,树冠呈自然园头型。

③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做好植物检疫、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走综合防治道路。

(6)采收:银杏种植当年即可产叶,银杏叶最佳采收期为九月底十月初,在秋天黄叶之前完全采收。鲜叶应及时晒干,不可久置。

对比例:

传统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园址选择: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层深厚肥沃,pH值为6.5—7.5的地点建园。

(2)整地:在定植前的冬季施肥并杀虫消毒。施厩肥和堆肥3500kg/亩,腐熟人粪尿800kg/亩,饼肥100kg/亩,勿施新鲜有机肥,同时施用钾胺酸7kg/亩,硫酸亚铁6kg/亩,碾成细末混合均匀撒人园地,全面深翻土壤35cm,经冬季冻堡土壤进一步风化。定植当年初春耙地整平,做畦宽2m、高30cm、沟宽30cm的高床。

(3)定植:选叶片大、叶色浓绿、黄酮醇苷含量高、单株叶产量高、2年生良种单株,要求根系完整,顶芽饱满,无病虫害。3月初挖穴定植(穴规格为30×30×30cm),株行距40×100cm,边填土边踩实,栽毕浇透定根水。

(4)肥水管理:5、6、8月各喷施25kg/亩尿素一次,7月份选阴天叶面喷施20kg/亩磷酸二氢钾一次、当天喷施时间宜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忌在中午高温时喷施。注意合理灌溉与排水,土壤含水量小于30%时应及时灌溉,超出90%时要注意排水。

(5)截干修剪:定植当年不宜截干修剪,以利根系恢复生长。第二年春芽萌动前距地面30cm处截干处理,不足30cm的抹去顶芽,促发新枝,待新枝长到10—15厘米时,按不同方向选留3—5个主枝,其余枝条剪去,当主枝长到30cm时,再次摘心,促其再萌侧枝。树高控制在1.8m左右。

(6)采叶:采叶时间以9月底10月初最佳,此时叶片内含物及叶产量均高。鲜叶应及时晒干,不可久置。

结果分析:

下面表(1)(2)是对对比例与实施例1-3(每例均两个平行组)的结果比较:

表(1)对比例与实施例1-3栽种第三年产叶比较

表(2)对比例与实施例1-3总产叶量比较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