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水稻生产实际中常常会出现倒伏现象,尤其是在大风、大雨作用下,更易导致茎秆倒伏,一般减产10~30%。同时给收割脱粒带来不便,增加了稻谷损失率,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水稻的倒伏与株高、节间长度、茎秆材料、穗型、根系、栽培条件等有关。现有人工调节和化学调节两种方式,人工调节方法一是培育矮秆或抗倒伏品种,育种专家从培育矮秆品种出发,培育矮秆品种,基本解决水稻倒伏的问题;二是合理栽培措施:(1)提倡稀植,合理的稀植可以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性;(2)适期搁田,提高搁田质量有利于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3)科学施肥,合理的N、P、K配比可以增强水稻茎秆韧性,在水稻拔节前期施用硅肥可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在水稻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硅、钾、钙等肥料来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化学调节方法是通过施用具有延缓或者抑制生长的调节剂直接调节植株高度来抗倒伏,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用于调节地上部分生长的调节剂复配产品如:多效唑、壳寡糖、甲哌、芸苔素内酯、矮壮素,以及复配制剂。
以上人工调节方法,对人员技术要求高,难掌握,费时费力,且具有延迟性特点,只能起到补救的作用;而以上的化学调节方法思路单一,都是直接选用调节地上部分生长的调节剂复配产品,存在由于株高抑制过度,导致减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或制剂能缩短作物节间的高度,降低株高,有效抑制地上部分营养生长,同时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能力,达到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调环酸钙和壳寡糖组成,所述调环酸钙和所述壳寡糖的重量比例为1(0.02—1)。
优选的,所述调环酸钙和所述壳寡糖的重量比例为1(0.05—1)。
更为优选的,所述调环酸钙和所述壳寡糖的重量比例为1(0.1—0.2)。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上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的制剂,所述组合物占所述制剂总重量的百分比为5—80%,所述制剂中还包括至少1种选自溶剂、助剂、载体。
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更为优选的,所述溶剂为至少一种选自二甲苯、苯甲醇、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油、异丙醇、正丁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
更为优选的,所述助剂为至少一种选自酚聚氧乙烯醚、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更为优选的,所述载体为至少一种选自玉米淀粉、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上述组合物在延缓地上部分营养生长,降低株高、促进根系生长、增加产量上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作物为水稻。
其中,所述组合物在应用时,在组合物或制剂中的组分调环酸钙的有效浓度为100—400mg/kg;优选的,所述组合物或制剂中的组分调环酸钙的有效浓度为100—200mg/kg;更为优选的,所述组合物或制剂中的组分调环酸钙的有效浓度为100mg/kg,此时相应的壳寡糖的浓度为10mg/kg。
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制剂,可以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或可溶液剂。
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以上任意剂型,其中
对于悬浮剂(SC),可使用的助剂有A)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磷酸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B)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C)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D)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卡松中的一种或几种;E)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F)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于水分散粒剂(WDG),可使用的助剂有A)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磷酸酯中一种或几种;B)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C)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D)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几种;E)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可分散油悬浮剂(OD),可使用的助剂有A)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中的一种或几种;B)乳化剂选自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农乳500号、斯盘-60号、吐温-60号、吐温-80号中的一种或几种;C)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D)增稠剂选自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几种;E)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溶剂油(S-100、S-150、S-180、S-200)中的一种或几种;F)稳定剂选自有机膨润土、高岭土、木钠中的一种或几种;G)分散介质选自大豆油、菜籽油、水稻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于乳油(EC),可使用的助剂有A)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号)、农乳700号、农乳2201号、斯盘-60号、农乳1601号、农乳600号、农乳400号、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B)溶剂选自二甲苯、溶剂油(S-100、S-150、S-180、S-200)、N-甲基吡咯烷酮、生物柴油、甲酯化植物油、松脂基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C)助溶剂选自苯甲醇、丙酮中的至少一种;D)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水乳剂(EW),可使用的助剂有A)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700号、农乳2201号、斯盘-60号、乳化剂T-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号、农乳400号中的一种或几种;B)溶剂选自二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苯甲醇、溶剂油(S-100、S-150、S-180、S-200)中的一种或几种;C)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中的一种或几种;D)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E)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F)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卡松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微乳剂(ME),可使用的助剂有A)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号)、农乳700号、农乳2201号、斯盘-60号、吐温-60号、TX-10、农乳1601、农乳600号、农乳400号中的一种或几种;B)助乳化剂选自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C)溶剂选自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溶剂油(S-100、S-150、S-180、S-200)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悬乳剂(SE),可使用的助剂有A)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B)乳化剂选自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农乳1601#、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C)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D)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苯甲醇、溶剂油(S-100、S-150、S-180、S-200)中的一种或几种;E)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F)防腐剂选自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卡松中的一种或几种;G)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H)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可溶液剂(SL),可使用的助剂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选自苯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溶剂油(S-100、S-150、S-180、S-200)、异丙醇、正丁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调环酸钙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是一种赤霉素合成阻滞剂,赤霉素的合成途径部分为GA12-GA53-GA44-GA19-GA20-GA1,调环酸钙正是阻止了GA20向GA1的转化的中间体的合成,降低了GA1的水平,从而抑制营养生长,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调环酸钙通过浸种,浇灌,喷洒叶面处理而起作用。通过植物绿色部分吸收,在生长部位发生作用,抑制细胞伸长,具有缩短节间长度功能。相比于其他生长抑制剂,调环酸钙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短,在环境中易降解。然而其对根系活力和淀粉酶含量影响不大,不能促进禾本科作物根系的生长。
寡糖一般是由3—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壳寡糖为将壳聚糖经特殊的生物酶技术降解得到的一种聚合度在2—20之间寡糖产品,分子量≤3200Da,是水溶性较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其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性、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还可用作无公害土壤改良剂,此外壳聚糖通过提供种子中淀粉酶活力可促进水稻、黄瓜、花生、油菜、玉米等种子的萌发,增强其幼苗的生理生化功能。
基于此,本申请通过将调环酸钙和壳寡糖进行复配使用,通过调环酸钙缩短作物节间的高度,降低株高,有效抑制地上部分营养生长,同时壳寡糖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发达程度,提高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能力,达到根系干重增加的目的。通过缩短地上部分高度,以及增加地下根系部分生长,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对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和增加产量上具有意想不到的协同增效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1、试验对象 水稻,品种冈优158
2、试验药剂 90%调环酸钙原药,80%壳寡糖原药,均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3、用药时期 水稻拔节前一周。
4、试验方法 定量称取试验所需的调环酸钙和壳寡糖,按表1配制成所需浓度,设清水处理作空白对照。配制好药液后,在水稻拔节期喷雾,用药量80ml/m2,每处理1m2,重复4次。
5、数据统计分析 水稻施药后,对角线选取9个样点,测量样点水稻的药后65天(水稻成熟时)的株高,计算株高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节高抑制率=(对照株高-处理株高)/对照株高×100%
6、评价方法 参考NY/T 1155.7-2006推荐的方法,利用Gowing法计算各处理组合的理论株高抑制率E1,然后与实际株高抑制率E2相比较,评价二者混用对水稻株高生长的抑制作用。当E2-E1值大于10%为增效作用,E2-E1值小于-10%为拮抗作用,E2-E1值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结果见表1。
Gowing公式 理论株高抑制率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表1实施例一各单剂或组合物的药效试验结果
实施例二
1、试验对象 水稻,品种冈优158
2、试验药剂 90%调环酸钙原药,80%壳寡糖原药,均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3、用药时期 水稻拔节前一周。
4、试验方法 定量称取试验所需的调环酸钙和壳寡糖,按表1配制成所需浓度,设清水处理作空白对照。配制好药液后,在水稻拔节期喷雾,用药量80ml/m2,每处理1m2,重复4次。
5、数据统计分析 水稻施药后,在每个小区内按对角线选取9个样点,测量样点水稻的药后65天(水稻成熟时)的根干重,计算单株根干重促进率,计算公式如下
单株根干重促进率=(处理单株根干重-对照单株根干重)/对照单株根干重×100%
6、评价方法 参考NY/T 1155.7-2006推荐的方法,利用Gowing法计算各处理组合的理论根干重促进率E3,然后与实际根干重促进率E4相比较,评价二者混用对水稻根干重的促进作用。当E4-E3值大于10%为增效作用,E4-E3值小于-10%为拮抗作用,E4-E3值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结果见表2。
Gowing公式 理论根干重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表2实施例二各单剂或组合物的药效试验结果
实施例三
1、试验对象 水稻,品种 冈优158
2、试验药剂 90%调环酸钙原药,80%壳寡糖原药,均由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3、用药时期 水稻拔节前一周。
4、试验方法 定量称取试验所需的调环酸钙和壳寡糖,按表1配制成所需浓度,设清水处理作空白对照。配制好药液后,在水稻拔节期喷雾,用药量80ml/m2,每处理1m2,重复4次。
5、数据统计分析 水稻施药后,在每个小区内按对角线选取9个样点,药后65天全部收割,测量单穗稻谷干重,计算增产率,增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增产率=(处理单穗稻谷干重-对照单穗稻谷干重)/对照单穗稻谷干重×100%
6、评价方法 参考NY/T 1155.7-2006推荐的方法,利用Gowing法计算各处理组合的理论增产率E5,然后与实际增产率E6相比较,评价二者混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当E6-E5值大于10%为增效作用,E6-E5值小于-10%为拮抗作用,E6-E5值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结果见表3。
Gowing公式 理论增产率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表3实施例三各单剂或组合物的药效试验结果
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可以看出,调环酸钙与壳寡糖组合施用后,相比于单剂而言,均能明显降低水稻作物株高,增加水稻根干重,以及提高稻谷干重,进而提高产量,在作用效果上,表现出增效的作用,其中调环酸钙与壳寡糖的重量比例为1(0.1—1)时,协同增效的效果更好,且调环酸钙与壳寡糖的重量比例为1(0.1—0.2)时,效果最好。
实施例四
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试验中,改变各单剂或组合物的浓度,通过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试验方法,试验及统计各组的实际节高抑制率、实际根干重促进率以及实际增产率,同时通过Gowing法计算各组的理论节高抑制率、理论根干重促进率以及理论增产率,将实际值与理论值相比较,当(实际值-理论值)大于10%为增效作用,(实际值-理论值)小于-10%为拮抗作用,(实际值-理论值)在-10%—10%之间为加成作用,同时设一组空白对照(清水)。结果见表4。
Gowing公式 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表4实施例四各单剂或组合物的药效试验结果
从以上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组合物的试验组均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效果,当调环酸钙的浓度一定时,即调环酸钙的浓度分别在100mg/kg,200mg/kg,400mg/kg时,调环酸钙与壳寡糖的重量比例在1:(0.1—0.2)均为较好数据结果,而在上述较好数据结果的试验组中,调环酸钙的浓度在100mg/kg时,协同增效的效果最好,相应的壳寡糖的浓度为10mg/kg,因此,调环酸钙的浓度为100mg/kg,壳寡糖的浓度为10mg/kg时,为本申请的最优选方案,其两者的重量比例为1:(0.1—0.2)。
实施例五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悬浮剂(SC),其组成配比如表5。
表5实施例五悬浮剂(SC)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六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WDG),其组成配比如表6。
表6实施例六水分散粒剂(WDG)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七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乳油(EC),其组成配比如表7。
表7实施例七乳油(EC)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八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水乳剂(EW),其组成配比如表8。
表8实施例八水乳剂(EW)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九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可分散油悬浮剂(OD),其组成配比如表9。
表9实施例九可分散油悬浮剂(OD)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十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微乳剂(ME),其组成配比如表10。
表10实施例十微乳剂(ME)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十一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悬乳剂(SE),其组成配比如表11。
表11实施例十一悬乳剂(SE)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十二
含有本申请所述调节植物生长的组合物的可溶液剂(SL),其组成配比如表12。
表12实施例十二可溶液剂(SL)的组成配比实例
实施例十三
随机选择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十二所列的制剂,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水稻拔节前一周喷雾使用,水稻品种为“冈优158”,同时选用市售的调环酸钙可湿性粉剂、壳寡糖可溶液剂作为市售对照组,采用清水作为空白对照组,药后65天全部收割,计算水稻亩产量,同时计算增产率,结果见表13。增产率计算公式如下
增产率=(处理亩产量-空白对照亩产量)/空白对照亩产量×100%
表13实施例十三增产效果试验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申请所述的各剂型的制剂相比于现有市售的调环酸钙可溶液剂和壳寡糖可溶液剂而言,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