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嫁接树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836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木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嫁接树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的嫁接是指将需要繁殖的植物的枝芽结合到另外的植物体上,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植物体的方法,该方法对需要繁殖的植物利用率交稿,成活率也很高。但是传统的嫁接技术需要将砧木上原有的全部枝叶截去之后才能进行枝芽嫁接,并且还要将砧木上新生长的嫩芽全部抹去,仅允许嫁接枝芽生长方可成苗;另外传统的嫁接技术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长成树苗,整个嫁接育苗的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嫁接树苗的方法,操作简单,并且缩短整个嫁接育苗生长周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嫁接树苗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择若干棵嫁接树苗和砧木苗,并确定嫁接树苗上的嫁接树枝以及砧木苗上嫁接需结合的砧木树枝;

步骤S2:采用在树枝上用透明薄膜包裹植物纤维包来培育树苗的方法培育嫁接树枝,并且保证嫁接树枝与砧木苗上嫁接需结合的砧木树枝的生长速度一致;

步骤S3:测量出所有嫁接树枝与所述砧木树枝的直径并登记,最后将直径相等或相近的嫁接树枝和砧木树枝一一配对起来;

步骤S4:当透过透明薄膜观察到植物纤维包的中下部长满了黄色树苗根系时,将嫁接树枝从距离植物纤维包底部5-7cm的位置处与嫁接树苗分割,并在分割下来的嫁接树枝的下端削一个第一切口;同时将与其配对好的砧木苗上嫁接需结合的砧木树枝锯断,在锯断的端部削一个与第一切口相吻合的第二切口;

步骤S5:在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上均匀喷洒生长剂后,再将嫁接树枝的第一切口紧贴在砧木苗上的第二切口上后,再通过捆绑物将嫁接树枝固定到砧木苗上完成嫁接;

步骤S6:及时为植物纤维包补水以及养料或者生根剂,以保证植物纤维包内部的水分和营养充足;

步骤S7:等到嫁接树枝的第一切口与砧木苗上的第二切口完全愈合木化后,将捆绑物和植物纤维包拆除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嫁接过程中仅需要将砧木苗上需与嫁接树枝结合的枝干的上部枝叶截去即可,而无需将砧木苗上所有的枝干都截去,操作简单;另外可以随时补嫁,通过植物纤维包培育嫁接树枝后,缩短了整个嫁接育苗的周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对砧木苗的锯断口往下5cm的枝干上的凸起物和叉枝削除,并且不伤到树皮。

进一步,还包括在捆绑物上部的树干上缠绕防水的尼龙薄膜。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防止雨水经第一半圆弧壳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上部渗入切口的结合部位,从而影响嫁接的成功率

进一步,步骤S1中嫁接树苗和砧木苗的具体要求如下:

嫁接树枝与砧木苗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必须笔直,嫁接树枝的长度要求在完成植物纤维包包裹之后,植物纤维包底部以下的树枝至少有4cm笔直无弯曲的枝干。

进一步,步骤S2中在树枝上用透明薄膜包裹植物纤维包来培育树苗的方法培育嫁接树枝具体实施的步骤为:

步骤S201:选取具有弹韧性的草本植物作为培育树苗的纤维材料;

步骤S202:将选取的纤维材料晒干后用机器碾压制成丝线状,并裁截成20cm~50cm的长度;

步骤S203:将步骤S202中裁截好的纤维材料一层层叠置成堆,并进行防发霉处理;

步骤S204:将步骤S203中处理好的纤维材料进行堆沤处理,并经过多次翻堆,直至纤维材料变成灰色或棕褐色;

步骤S205:将步骤S204中堆沤处理好的纤维材料进行蓬松处理,将成团的纤维材料拨弄疏松;

步骤S206:用利刃对嫁接树枝进行削皮处理;

步骤S207:利用步骤S205中处理好的纤维材料通过透明薄膜将步骤S067中嫁接树枝削皮的位置包裹起来即可。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高嫁接树枝的生长速度,成活率高。

进一步,步骤S4中的第一切口包括水平设置的半圆平面和竖直设置的方形平面;所述半圆平面等于嫁接树枝横截面的五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所述方形平面的上端连接在半圆平面的端部,所述方形平面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到嫁接树枝的下端;并且所述半圆平面与嫁接树枝下端的平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方形平面的高度为3cm。

进一步,步骤S5中的捆绑物包括第一半圆弧壳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合并起来形成与嫁接树枝与砧木苗结合处相匹配的圆筒;

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的外侧均设有一一对应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合拼紧固起来的连接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嫁接树枝和砧木苗的嫁接合拼可靠。

进一步,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外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分别设有所述凸块。

进一步,所述捆绑物与嫁接树枝和砧木苗嫁接结合处之间设有若干层用于保护树皮的纸条。

附图说明

图1为嫁接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嫁接树枝,2、砧木苗,3、植物纤维包,4、半圆平面,5、方形平面,6、第一半圆弧壳体,7、凸块,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嫁接树苗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择若干棵嫁接树苗和砧木苗2,并确定嫁接树苗上的嫁接树枝1以及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具体要求如下:

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必须笔直,嫁接树枝1的长度要求在完成步骤S2中植物纤维包3包裹之后,植物纤维包3底部以下的树枝至少有4cm笔直无弯曲的枝干。

步骤S2:采用在树枝上用透明薄膜包裹植物纤维包3来培育树苗的方法培育嫁接树枝1,并且保证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的生长速度一致;在树枝上用透明薄膜包裹植物纤维包3来培育树苗的方法培育嫁接树枝1具体实施的步骤为:

步骤S201:选取具有弹韧性的草本植物作为培育树苗的纤维材料;

步骤S202:将选取的纤维材料晒干后用机器碾压制成丝线状,并裁截成20cm~50cm的长度;

步骤S203:将步骤S202中裁截好的纤维材料一层层叠置成堆,并进行防发霉处理;

步骤S204:将步骤S203中处理好的纤维材料进行堆沤处理,并经过多次翻堆,直至纤维材料变成灰色或棕褐色;

步骤S205:将步骤S204中堆沤处理好的纤维材料进行蓬松处理,将成团的纤维材料拨弄疏松;

步骤S206:用利刃对嫁接树苗进行削皮处理;

步骤S207:利用步骤S205中处理好的纤维材料通过透明薄膜将步骤S067中嫁接树苗削皮的位置包裹起来即可。

步骤S3:测量出所有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的直径并登记,最后将直径相等或相近的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一一配对起来,具体如下:

用游标卡尺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测量出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的直径,然后结合砧木苗2所在的地块以及所处的行列数进行定位编码,将生成的编码记录在卡片上,并将卡片系在对应的砧木苗2上。如某地的设计代码为H,砧木苗2在该地块在第8行的第18列,并且砧木苗2测量出的直径为14mm,那么该砧木苗2的编码为H08-18-14。嫁接树枝1的编码与上述砧木苗2的编码方法一样。然后将所有的砧木苗2的编码和嫁接树枝1的编码分开列表登记,根据登记的编码来进行配对,即找出不同类型编码的后两位数值相同或相近的两组,也就是将直径相等或相近的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一一配对组合。最后将配对好的砧木苗2的编码和嫁接树枝1的编码以分数(砧木苗2的编码与嫁接树枝1的编码分别为分子和分母)的形式记录起来表示两者已经配对成功,并将编码分数写到卡片上系于嫁接树苗上,以便在后续进行嫁接结合的操作时,根据记录的编码分数能快速找到与其配对的砧木苗2。

步骤S4:当透过透明薄膜观察到植物纤维包3的中下部长满了黄色树苗根系时,将嫁接树枝1从距离植物纤维包3底部5-7cm的位置处与嫁接树苗分割,并在分割下来的嫁接树枝1的下端削一个光滑的第一切口;同时根据嫁接树苗上卡片的编码分数找到与其配对好的砧木苗2,并将砧木苗2上嫁接需结合的树枝锯断,锯断口往下5cm的枝干上的凸起物和叉枝削除掉,削除的过程中不伤到树皮,最后在锯断的端部削一个与第一切口相吻合的光滑的第二切口。第一切口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切口包括水平设置的半圆平面4和竖直设置的半圆平面5;所述半圆平面4等于嫁接树枝1横截面的五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所述半圆平面5的上端连接在半圆平面4的端部,所述半圆平面5的下端竖直向下延伸到嫁接树枝1的下端,所述半圆平面5的高度为3cm;并且所述半圆平面4与嫁接树枝1下端的平面相互平行。

步骤S5:在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上均匀喷洒生长剂后,再将嫁接树枝1的第一切口紧贴在砧木苗2上的第二切口上后,再通过捆绑物将嫁接树枝1固定到砧木苗2上完成嫁接;捆绑物包括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合并起来形成与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结合处相匹配的圆筒。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的外侧均设有一一对应的凸块7,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外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分别设有所述凸块7,所述凸块7上设有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半圆弧壳体6和所述第二半圆弧壳体合拼紧固起来的连接孔8。

将嫁接树枝1固定到砧木苗2上后,要保证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之间无空隙,若发现有空隙,则需要通过工具对切口重新修整,直到切口之间贴合在一起无空隙为止。嫁接树枝1固定到砧木苗2上的工作应由两个人完成,一个人稳住贴合在砧木苗2上的嫁接树枝2,另外一个人于嫁接结合处缠绕若干层纸条;也可以在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的内壁贴上纸条,其中贴在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的内壁的纸条不能超出壳体的边缘,上述纸条层数根据纸条的厚度而定,其目的均是为了避免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造成对树皮的夹伤。然后便可将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扣在嫁接结合处的外侧,再通过螺栓锁紧。锁紧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拧太紧而伤到树皮。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扣合之后,在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上部的枝干上缠绕两圈较宽的尼龙薄膜,并用绳索将尼龙薄膜绑紧。尼龙薄膜的作用在于防止雨水经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上部渗入切口的结合部位,从而影响嫁接的成功率。至此嫁接工作已经完成。

步骤S6:及时为植物纤维包3补水以及养料或者生根剂,以保证植物纤维包3内部的水分和营养充足。嫁接树枝的日常管理重点主要是在嫁接后的头两个月的这段时间内,因为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的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由外(树皮)向内(木质层)愈合的过程,随意树皮愈合的这段时间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嫁接以后,如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应该要特别加强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经常观察植物纤维包3内湿度情况。由于是采用透明薄膜包裹植物纤维包3,因此可以随时透过薄膜直接观察植物纤维包3内的湿度以及长出植物纤维包3外根系的生长情况,及时为植物纤维包3补水以及养料或者生根剂,以保证植物纤维包3内部滋润潮湿和营养充足。水分补充多少与间隔时间根据植物纤维包3内部实际情况而定。只有确保植物纤维包3内部水分和营养充足,植物纤维包3内部根系持续生长,不断供给嫁接树枝1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才能使嫁接树枝1与砧木苗2一样成为一株独立生长的植物体,完成切口的愈合。另外还要除去地面生长的杂草,有针对性的给苗木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给砧木苗2施肥、浇水等。雨水稀少时在砧木苗2基部铺上一层稻草,确保砧木苗2干旱时仍能正常生长。

步骤S7:等到嫁接树枝1的第一切口与砧木苗2上的第二切口完全愈合木化后,将捆绑物和植物纤维包3拆除即可。通过正常的日常管理,约在嫁接后的7-9个月之后,切口表皮已基本愈合并向内部成长,愈合口已基本木化。为了不影响嫁接苗木的正常生长,此时需要对捆绑物和植物纤维包3及时拆除。先用剪刀将植物纤维包3连同其上的根系一并剪除干净,恢复树枝原貌,再解去缠绕在树枝上的薄膜,最后旋松螺栓取下第一半圆弧壳体6体和第二半圆弧壳体,将树干上的纸条撕下即可。拆除工作时机要掌握好,应在观察一定时间确认无误后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