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62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多功能的农业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高杆作物生长至中后期时,需要一种能完成多重任务的田间管理机械,消灭病虫害需要有喷雾的功能,提高作物产量需要有中耕施肥和切顶的功能,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款能完成此类综合任务的大型田间管理机械。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升级和更新换代,各种高地隙机械应孕而生,但现有的高地隙机械只具备喷雾的功能,在需要中耕施肥特别是施用液态肥或者是玉米切顶削尖的作业要求下,这种机械则无能为力。因此现有的植保机械,还存在着功能单一,工作范围不广、工作能力受限的不足,国内在大型多功能田间管理机械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使高杆作物的中后期喷雾作业、中耕施肥作业、施用液态肥作业和切顶削尖作业实现了大型机械化,并且本发明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紧凑,使机械生产和维护成本低廉,填补了大型多功能田间管理机械领域的空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机械行走系统,喷杆喷雾系统,固态肥施肥系统,液态肥施肥系统,切顶系统五大系统组成。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最大功用就是实现了一机多能一机多用,解决了高杆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田间管理的机械化应用难题,实现肥料和农药的减施增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农药的喷洒效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粮食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由:驾驶室、喷杆架、切顶器、轮边减速器、液罐、车轮、车体覆盖件、带差速锁传动桥、液压油缸、施肥机、动力换向箱、前后立柱连接架、大梁、带转向传动立柱、液态肥施肥机构成。

本发明的特点:该产品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保养简单,拥有多种转向模式,模块化快接式位于车体中间下方的罐体下置结构,作业时整机重心低,抗倾翻性能好,适用于各种恶劣地块,使用范围广,各应用系统间切换方便快捷。

在机械行走系统中,发动机与变速箱配合,变速箱与分动器配合,分动器与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配合,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与动力换向箱配合,动力换向箱与带转向立柱配合,带转向立柱与动力换向箱配合,动力换向箱与轮边减速器配合,动力由发动机传递给变速箱,由变速箱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分动器,由分动器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由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动力换向箱,由动力换向箱传递给带转向传动立柱,由带转向传动立柱传递给动力换向箱,由动力换向箱传递给高地隙轮边减速器,从而来实现驱动行走,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前后轮驱动并附有前后百分之百起作用的差速器锁,可实现两轮驱动,四轮驱动,四驱加前后桥差速锁锁止,转向是由方向盘通过换向阀控制四根液压油缸来推动带转向传动立柱的转向臂,转向臂带动带转向传动立柱的转向立柱,来实现转向,通过控制换向阀可以实现四轮同向偏转、两轮转向和四轮转向。

在喷杆喷雾系统中,液罐采用模块化快接式位于车体中间下方的罐体下置结构,快接的应用方便于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喷杆架上安装喷雾喷头,折叠连接部位利用液压油缸推动同轴活动链板来实现折叠伸展,液压油缸与同轴活动链板的中间关节处铰接,活动链板一端与第一节喷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节喷杆铰接,当液压油缸伸缩时带动同轴活动链板,同轴活动链板联动带动喷杆运动,实现喷杆的折叠与展开。在升降架上有两根油缸来实现喷杆架升降。在液压系统中,是由与发动机连接的液压油泵,液压油泵连接多路阀,再由多路阀分别连接各部位的液压缸,来执行各部位的作业动作。液泵系统:是液泵与发动机配合,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带动液泵工作,药液的搅拌是通过液泵回流管路循环并与搅拌器配合,使药液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由液泵通过连接软管泵至分配器出,分配器通过连接软管输送至喷头处开始对农作物喷雾作业。

在固态肥施肥系统中,将不需要使用的液罐和喷杆架卸下,减小整机重量不压地不伤地,施肥机通过升降连接架与车体连接,由液压油缸控制施肥机的升降,固态颗粒肥加入肥箱后,通过施肥器将由重力控制自由下落的颗粒肥,按设定好的流量施入开沟器破土开沟的作业位置。

在液态肥施肥系统中,本系统中多数元器件可与喷杆喷雾系统中的元器件通用,包括液泵、分配器、液罐和连接软管,卸下喷杆架,安装高地隙专用施肥架,工作原理与喷雾原理相同,是液泵与发动机配合,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带动液泵工作,液态肥的搅拌是通过液泵回流管路循环并与搅拌器配合,使液态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由液泵通过连接软管泵至分配器出,分配器通过连接软管输送至液态肥喷头处开始对农作物进行施肥作业。

在切顶系统中,切顶器通过四连升降连接架与车体连接,由液压油缸控制切顶器的升降,切顶器由切割器、拨禾轮和传动机构组成,由连接车体的发动机提供动力,经传动机构传递至切割器和拨禾轮,根据不同的要求为切顶器提供的动力驱动形式包括液压驱动和传动轴驱动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切顶要求切割器可以分为往复切刀式、旋转切刀式和旋转波状圆盘抽拉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的切顶和施肥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的切顶和喷雾状态的右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的切顶和施固态肥状态的右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的切顶和施液态肥状态的右视图。

1-驾驶室 2-喷杆架 3-切顶器 4-轮边减速器 5-液罐 6-车轮

7-车体覆盖件 8-带差速锁传动桥 9-液压油缸 10-施肥机

11-动力换向箱 12-前后立柱连接架 13-大梁 14-带转向传动立柱

15-液态肥施肥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一机多用高地隙田间管理机由:驾驶室1、喷杆架2、切顶器3、轮边减速器4、液罐5、车轮6、车体覆盖件7、带差速锁传动桥8、液压油缸9、施肥机10、动力换向箱11、前后立柱连接架12、大梁13、带转向传动立柱14、液态肥施肥机15构成。

其特征在于

在机械行走系统中,发动机与变速箱配合,变速箱与分动器配合,分动器与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8配合,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8与动力换向箱11配合,动力换向箱11与带转向传动立柱14配合,带转向传动立柱14与动力换向箱11配合,动力换向箱11与轮边减速器4配合,动力由发动机传递给变速箱,由变速箱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分动器,由分动器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8,由前后带差速锁传动桥8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动力换向箱11,由动力换向箱11传递给带转向传动立柱14,由带转向传动立柱14传递给动力换向箱11,由动力换向箱11传递给高地隙轮边减速器4,从而来实现驱动行走,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前后轮驱动并附有前后百分之百起作用的差速器锁,可实现两轮驱动,四轮驱动,四驱加前后桥差速锁锁止,转向是由方向盘通过换向阀控制四根液压油缸来推动带转向传动立柱的转向臂,转向臂带动带转向传动立柱的转向立柱,来实现转向,通过控制换向阀可以实现四轮同向偏转,两轮转向和四轮转向。

在喷杆喷雾系统中,液罐采用模块化快接式位于车体中间下方的罐体下置结构,快接的应用方便于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喷杆架上安装喷雾喷头,折叠连接部位利用液压油缸推动同轴活动链板来实现折叠伸展,液压油缸与同轴活动链板的中间关节处铰接,活动链板一端与第一节喷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节喷杆铰接,当液压油缸伸缩时带动同轴活动链板,同轴活动链板联动带动喷杆运动,实现喷杆的折叠与展开。在升降架上有两根油缸来实现喷杆架升降。在液压系统中,是由与发动机连接的液压油泵,液压油泵连接多路阀,再由多路阀分别连接各部位的液压缸,来执行各部位的作业动作。液泵系统:是液泵与发动机配合,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带动液泵工作,药液的搅拌是通过液泵回流管路循环并与搅拌器配合,使药液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由液泵通过连接软管泵至分配器出,分配器通过连接软管输送至喷头处开始对农作物喷雾作业。

在固态肥施肥系统中,将不需要使用的液罐和喷杆架卸下,减小整机重量不压地不伤地,施肥机通过升降连接架与车体连接,由液压油缸控制施肥机的升降,固态颗粒肥加入肥箱后,通过施肥器将由重力控制自由下落的颗粒肥,按设定好的流量施入开沟器破土开沟的作业位置。

在液态肥施肥系统中,本系统中多数元器件可与喷杆喷雾系统中的元器件通用,包括液泵、分配器、液罐和连接软管,卸下喷杆架,安装高地隙专用施肥架,工作原理与喷雾原理相同,是液泵与发动机配合,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带动液泵工作,液态肥的搅拌是通过液泵回流管路循环并与搅拌器配合,使液态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由液泵通过连接软管泵至分配器出,分配器通过连接软管输送至液态肥喷头处开始对农作物进行施肥作业。

在切顶系统中,切顶器通过四连升降连接架与车体连接,由液压油缸控制切顶器的升降,切顶器由切割器、拨禾轮和传动机构组成,由连接车体的发动机提供动力,经传动机构传递至切割器和拨禾轮,根据不同的要求为切顶器提供的动力驱动形式包括液压驱动和传动轴驱动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的切顶要求切割器可以分为往复切刀式、旋转切刀式和旋转波状圆盘抽拉式。

尽管本发明已经被描述为具有示例性的设计,但是在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因此,本申请旨在包括利用本发明的一般原理的本发明的任何变型、使用或适应性修改。另外,本申请旨在包括落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或惯常的实践中的这种偏离本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