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18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除草剂领域,涉及一种含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的小麦田复合除草剂,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技术背景:在农药的发展史上,农药的混合使用一直是伴随着农药的发展而发展的。通常一个效果优异的商品化品种都会伴随着很多相关的混剂品种,而且混剂品种创造的市场价值往往大于单剂品种(CN104798798A)。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长期用于防治杂草后,会使杂草的抗性增强,使杂草的敏感性下降,会增加施药量,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而新的除草剂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耗费的时间和财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合理的混配除草剂以提高除草效果成为当前的一种选择。除草剂合理混配不仅可以扩大除草谱,延缓杂草抗性的产生,好的复配还可以提高除草效果,起到增效作用,明显的提高除草剂的效果。本发明人在室内生物测定的基础上,发现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氨吡啶酸、苯磺隆、唑草酮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杂草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药成本低的除草剂组合物,对小麦田的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剂以A、B和C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A为喹草酸,B为三氯吡氧乙酸,C为氯氨吡啶酸、苯磺隆、唑草酮中的任一种,A:B:C的重量比为1-150:1-40:0.1-4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1-150:1-20:0.1-10,更进一步优选为5-150:1-20:0.1-5。在复合除草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85%,优选20-75%。本发明的除草剂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本发明除草剂按照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包括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等;可以选择的助剂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任意助剂,已知的助剂有乳化剂、润湿分散剂、助悬剂、崩解剂、粘结剂、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等。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的优点为: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可以用于小麦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1、室内活性测定为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本发明人对喹草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的混配进行了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材料:猪殃殃,繁缕。试验方法:称取一定量的除草有效成分原药,充分溶解后,分别配制成单剂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系列配比,每个配比设置5~7个浓度梯度。根据单剂除草谱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杂草种子,培养至3叶1心备用。将选择编号的杂草茎叶处理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室温培养20天,计算防治效果(鲜重防效或株防效),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ED50(95%置信限),再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测试结果见表1-2。表1不同配比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氯氨吡啶酸/苯磺隆/唑草酮)对猪殃殃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2不同配比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氯氨吡啶酸/苯磺隆/唑草酮)对繁缕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1的测定结果表明,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氨吡啶酸、苯磺隆、唑草酮在1-150:1-40:0.1-40比例范围内,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制剂实施例实施例A悬浮剂成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喹草酸101010三氯吡氧乙酸101010氯氨吡啶酸1——苯磺隆—1—唑草酮——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1212木质素磺酸钙446十二烷基硫酸钠555黄原胶111乙二醇0.50.50.5水补足100补足100补足100实施例B、可湿性粉剂实施例C、水分散粒剂成分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喹草酸303030三氯吡氧乙酸888氯氨吡啶酸820—苯磺隆—8—唑草酮——8亚甲基双萘磺酸钠141112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55十二烷基硫酸钠323白炭黑111丙二醇0.50.50.5硅藻土补足100补足100补足100实施例D、水乳剂成分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喹草酸202020三氯吡氧乙酸202020氯氨吡啶酸20——苯磺隆—20—唑草酮——20亚甲基双荼磺酸钠910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99十二烷基硫酸钠665黄原胶0.50.50.5丙二醇0.50.50.5水补足100补足100补足100实施例E、乳油成分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喹草酸252525三氯吡氧乙酸101010氯氨吡啶酸10——苯磺隆—10—唑草酮——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8161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75烷基萘甲醛缩合物534丙二醇0.50.50.5N-甲基吡咯烷酮补足100补足100补足100实施例F油悬浮剂成分实施例16实施例17实施例18喹草酸111三氯吡氧乙酸404040氯氨吡啶酸0.1——苯磺隆—0.1—唑草酮0.1烷基苯磺酸钠15161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75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534丙二醇0.50.50.5大豆油补足100补足100补足1003、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实施例1-18中的复配除草剂。对照药剂: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对照药剂1),21%氯氨吡啶酸水剂(对照药剂2),50%喹草酸可湿性粉剂(对照药剂3),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照药剂4),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对照药剂5)。防治作物:小麦。防除对象:猪殃殃、繁缕、雀舌草、婆婆纳。试验方法:试验于小麦田内进行,每个组别处理3次重复,处理面积约为20m2,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苗后茎叶处理。统计给药后30d杂草死亡情况,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结果见表3。表3含喹草酸的组合物药后30d除草效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酸、三氯吡氧乙酸和氯氨吡啶酸、苯磺隆、唑草酮任一的复配对小麦田的猪殃殃、繁缕、雀舌草、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较好,与单剂相比,除草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增效作用明显。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未见植株产生药害及异常现象,对小麦安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