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吡唑醚菌酯和6‑苄氨基嘌呤的组合物及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153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6-苄氨基嘌呤的组合物及可分散油悬浮剂。属于农业化学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中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苹果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凡是能够导致树势变弱的因素都能诱发苹果腐烂病。此病一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造成水果水分减少。

苹果腐烂病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病3种类型。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表面溃疡型在夏秋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腐烂。后干缩呈饼状。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

目前苹果枝干腐烂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刮治和涂药的方式,刮治时彻底刮尽病部组织(带菌木质部),在其周围刮去0.5~1厘米好皮,病斑刮成梭形,刮面要光滑。刮后随即在病部涂药,涂药超出病疤外5~8厘米,一个月后再涂1次药。病皮及时收起,带出果园烧毁。树干涂白。冬前和早春树干涂白,有降低树皮温差,减少冻害和日灼的作用,对防治枝干腐烂病有一定作用。当由于多年一贯制,费时费力,病菌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差,复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6-苄氨基嘌呤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吡唑醚菌酯和6-苄氨基嘌呤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药物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和6-苄氨基嘌呤,两者的质量比为0.5~30:0.0001~1。

优选的,两者的质量比为5~30:0.003~0.12。

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苹果枝干腐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药物中吡唑醚菌酯的质量占比为1~15%,所述药物还包含玉米素、异戊烯腺嘌呤或芸苔素内酯中的任一种,其在药物中的质量占比为0.01~0.1%。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可分散油悬浮剂。

制剂,包括上述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农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上述制剂在制备防治苹果枝干腐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药物还包含玉米素、异戊烯腺嘌呤或芸苔素内酯中的任一种,其在药物中的重量占比为0~1%。

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0.5~30%,6-苄氨基嘌呤0.0001~1%,湿润分散剂1~5%,结构调节剂0.5~2.5%,稳定剂0.5~2%,余量为植物油或矿物油。

优选的,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吡唑醚菌酯5~30%,6-苄氨基嘌呤0.003~0.12%,湿润分散剂1~5%,结构调节剂0.5~2.5%,稳定剂0.5~2%,余量为植物油或矿物油。

优选的,所述湿润分散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MF)、脂肪酸环氧乙烷的加成物、木质素磺酸盐聚合物(NNO)、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CNF)、聚羧酸盐聚合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MOTAS)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为EL系列,具体型号为EL-10、EL-20、EL-30、EL-40、EL-60、EL-80或EL-9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脂肪酸环氧乙烷的加成物为油酸聚氧乙烯酯、硬脂酸聚氧乙烯酯、松香酸聚氧乙烯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结构调节剂为有机膨润土、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糖酸、卡拉胶、果胶或瓜尔豆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环氧大豆油、环氧亚麻油或环氧棉籽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或矿物油为油酸甲酯、花生油、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或生物柴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上述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将配方量的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湿润分散剂、结构调节剂、稳定剂和植物油或矿物油混合后,搅拌,研磨,均化,即得。

优选的,搅拌、研磨和均化步骤分别通过搅拌机、砂磨机和均质机实现。

上述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在制备防治苹果枝干腐烂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药物中吡唑醚菌酯的质量占比为1~15%,所述药物还包含玉米素、异戊烯腺嘌呤或芸苔素内酯中的任一种,其在药物中的质量占比为0.01~0.1%。

上述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的使用方法,在春季萌芽前10~20天,对病斑进行纵横刮若干道浅伤口,然后将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用水稀释50~100倍,对果树枝干喷雾使用。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吡唑醚菌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渗透传导作用。同时兼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其它常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6-苄氨基嘌呤是一种细胞分裂素,它的生理作用有:一是促进细胞分裂和调控其分化,促进伤口愈合;二是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延迟衰老。

经室内筛选,吡唑醚菌酯与6-苄氨基嘌呤复配对苹果枝干腐烂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具体试验方法如下:选择一定数量的苹果枝干腐烂病疤,对病斑进行纵横刮若干道浅伤口,分别进行单剂和混剂药剂喷雾,60天后观察病斑治愈情况,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防治效果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EC50、EC9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结果见表1。

表1.吡唑醚菌酯与6-苄氨基嘌呤复配防治苹果枝干腐烂病毒力测定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与6-苄氨基嘌呤复配对苹果枝干腐烂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吡唑醚菌酯与6-苄氨基嘌呤两者的质量比是以10:0.001~0.025增效显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组合物及制剂(包括可分散油悬浮剂),吡唑醚菌酯与6-苄氨基嘌呤协同作用明显,能够大幅度提高防效,克服原有制剂防效差、持效期短等缺点,降低了使用次数和吡唑醚菌酯的用量。本发明的组合物及可分散油悬浮剂可应用于苹果枝干腐烂病的防治。

本发明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使用方便,克服原有方法涂布使用工效低、愈合时间慢、复发率高等缺点,延长有效成分在枝条上的保持时间,降低吡唑醚菌酯的用量,降低复发率,便于使用,大幅提高了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部分理化指标如下:

实施例1:

取吡唑醚菌酯2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002千克、湿润分散剂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1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1.2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0.9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80.80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2:

取吡唑醚菌酯0.5千克、6-苄氨基嘌呤0.0001千克、湿润分散剂松香酸聚氧乙烯酯1.8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1.5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1.0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95.20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3:

取吡唑醚菌酯20千克、6-苄氨基嘌呤0.12千克、湿润分散剂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CNF 2.6千克、结构调节剂海藻糖酸2.1千克、稳定剂环氧大豆油1.8千克,矿物油73.38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4:

取吡唑醚菌酯2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2千克、湿润分散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20 15千克、结构调节剂有机膨润土2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0.5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72.48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5:

取吡唑醚菌酯5.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2千克、湿润分散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30 5.0千克、结构调节剂卡拉胶2.0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1.0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86.48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油悬浮液。

实施例6:

取吡唑醚菌酯9.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05千克、湿润分散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 2.5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2.0千克、稳定剂环氧亚麻油1.5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84.7995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7:

取吡唑醚菌酯10.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03千克、湿润分散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60 2.5千克、结构调节剂有机膨润土1.5千克、稳定剂季戊四醇0.5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85.4997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8:

取吡唑醚菌酯13.5千克、6-苄氨基嘌呤0.015千克、湿润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聚合物NNO 1.8千克、结构调节剂黄原胶2.5千克、稳定剂环氧大豆油0.7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81.485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9:

取吡唑醚菌酯16.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09千克、湿润分散剂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MF 2.2千克、结构调节剂有机膨润土2.0千克、稳定剂环氧亚麻油1.0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78.7991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0:

取吡唑醚菌酯21.3千克、6-苄氨基嘌呤0.005千克、湿润分散剂聚羧酸盐聚合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MOTAS 2.5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1.5千克、稳定剂季戊四醇1.0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73.6995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1:

取吡唑醚菌酯26.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1千克、湿润分散剂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2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1.2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0.8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69.79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2:

取吡唑醚菌酯30.0千克、6-苄氨基嘌呤0.1千克、湿润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聚合物NNO 1.2千克、结构调节剂有机膨润土2.0千克、稳定剂环氧亚麻油0.9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65.8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3:

取吡唑醚菌酯22.7千克、6-苄氨基嘌呤0.12千克、湿润分散剂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CNF 2.6千克、结构调节剂海藻糖酸2.1千克、稳定剂环氧大豆油1.8千克,矿物油70.8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4:

取吡唑醚菌酯16.0千克、6-苄氨基嘌呤0.05千克、湿润分散剂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2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1.2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0.8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79.75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5:

取吡唑醚菌酯30千克、6-苄氨基嘌呤1.0千克、湿润分散剂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CNF 2.5千克、结构调节剂海藻糖酸1.9千克、稳定剂环氧大豆油1.5千克,矿物油63.1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16:

取吡唑醚菌酯20.0千克、6-苄氨基嘌呤1.5千克、湿润分散剂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5千克、结构调节剂羧甲基纤维素1.5千克、稳定剂环氧棉籽油1.5千克,植物油油酸甲酯73.00千克,混合,搅拌,研磨,均化后成为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

田间药效试验验证:

试验时间:2015年~2016年

试验地点:莒南县峰山后村

实施例1~16所制得的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用水稀释成为400mg/L;

对照药剂1:1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稀释成400mg/L使用;

对照药剂2:2%6-苄氨基嘌呤水剂,稀释成20mg/L使用;

空白组:水;

将果树枝干腐烂病病斑进行纵横刮几道浅伤口后,喷雾使用。

对苹果枝干腐烂病病斑的影响,见表2。

表2.各药剂对苹果枝干腐烂病病斑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油悬浮剂具有协调作用,使吡唑醚菌酯-6-苄氨基嘌呤可分散油悬浮剂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更加明显,并且能够减少新增病斑的发生。根据上述实施例,两者的质量比是5~30:0.003~0.12,协同作用最明显。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