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桑/苜蓿间作的减氮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501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桑/苜蓿间作的减氮施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饲料桑/苜蓿间作的减氮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饲料桑(Morus alba L.)是通过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选育出的桑树新品系,其营养丰富,枝叶产量高。饲料桑生长迅速,产量高,对土壤氮素需求量大。饲料桑作为优质广谱的饲料源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以往研究对于饲料桑栽培措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密度、施肥种类和用量等方面,同时也有研究考虑采用间作的栽培方式,即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上间隔种植,通过二者在利用资源结构和时间上的差异互补性实现高效生产,但是在施肥量上未充分考虑桑树与豆科植物各自对肥料吸收利用的特性。

苜蓿在生长期间,共生固氮可提供自身需求的33%-80%氮素,在苗期由于未形成根瘤或者在刈割后,光合能力弱,苜蓿此时共生固氮效率较低,苜蓿只有在生育后期即根瘤完全形成后,具有生物固氮特性。苜蓿前期主要依靠吸收土壤中的氮素来满足生长需求,而当苜蓿处于营养生长的旺盛阶段,氮素过多反而会抑制根瘤菌的共生固氮,即苜蓿生长需要恰当的氮肥供应。

饲料桑与苜蓿间作,具有较高的开发和推广潜力。饲料桑和苜蓿均属优质高蛋白饲料,且周年内刈割2-3次,导致大量的土壤氮素被输出。为此,土壤氮素的供应是决定饲料桑/苜蓿间作系统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子。关于挖掘土壤养分潜力,减量且省工的饲料桑施氮的栽培措施鲜见报道。减少化肥尤其是氮肥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并可行的重要举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桑/苜蓿间作的减氮施肥方法,饲料桑和苜蓿间作的行数比为2:4,氮肥在苜蓿由幼苗期进转入旺长期前施入,在饲料桑扦插成活并抽出2-3片新叶时施入,采用减量施氮。

所述减量施氮为饲料桑氮肥总用量减少1/3,苜蓿氮肥总用量减少1/3。

所述的减量施氮为均施减氮、种间减量施氮或种内减量施氮中的一种。

所述均施减氮是指将氮肥均匀施用在每行饲料桑和每行苜蓿的左右两侧,即:相邻饲料桑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饲料桑和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

所述种间减量施氮是在饲料桑和苜蓿行之间施用两行氮肥。

所述种内减量施氮是在相邻饲料桑行间和相邻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即:相邻饲料桑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局部和减量施氮来营造土壤氮素异质性环境,增加苜蓿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能提高饲料桑和苜蓿的生物量。

2、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饲料桑间作苜蓿,利于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提高苜蓿和饲料桑的生物量。

3、本发明所述方法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减少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均施减氮和正常施氮下苜蓿株高的柱状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均施减氮和正常施氮下饲料桑株高的柱状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均施减氮和正常施氮下苜蓿生物量的柱状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均施减氮和正常施氮下饲料桑生物量的柱状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种间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苜蓿株高的柱状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种间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饲料桑株高的柱状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种间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苜蓿生物量的柱状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种间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饲料桑生物量的柱状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种内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苜蓿株高的柱状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种内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饲料桑株高的柱状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种内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苜蓿生物量的柱状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种内减量施氮和正常施氮下饲料桑生物量的柱状图。

图中所示:间-均施是指苜蓿和饲料桑间作,氮肥按常规用量均施;Aa是指生物统计学分析显著性差异不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饲料桑/苜蓿间作的减氮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施肥:在4月中旬整地时均匀施过磷酸钙23kg/667m2,氯化钾6.67kg/667m2

步骤二,栽植方式:饲料桑行距60cm,苜蓿行距30cm,苜蓿和饲料桑行距60cm,饲料桑株距42-45cm,苜蓿是种子条播,播种量是667g/667m2,扦插饲料桑1年生实生苗,选择饲料桑和苜蓿间作的行数比为2:4;

步骤三,氮肥施用时间:在苜蓿由幼苗期进转入旺长期前施入,即氮肥选择在苜蓿分枝期,根颈部开始长出新的枝条期:新播种苜蓿出苗后30-35天,多年生的苜蓿返青后10-15天施入。饲料桑扦插后20天,已成活并抽出2-3片新叶时;苜蓿和饲料桑的新生根已经能够适应因施肥导致土壤水势的变化,黑龙江省的施肥时间在5月下旬,其他地区施肥具体时间应以该地区苜蓿和饲料桑的长势确定,开沟条施氮肥,氮肥施用位置:距离饲料桑20cm处,距离苜蓿10cm处;采用减少1/3施氮量,施氮量为常规量的2/3,具体为常规饲料桑22kg/667m2;常规苜蓿6kg/667m2,而减氮后,饲料桑氮肥总用量:14.1kg/667m2;苜蓿氮肥总用量,4kg/667m2

所述均施减氮是指将氮肥均匀施用在在每行饲料桑和每行苜蓿的左右两侧,即,相邻饲料桑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饲料桑和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

以种植小区面积为60m2(行长5m,小区宽12m)为例;每行饲料桑的左右两侧的氮肥的用量为10.57g;每行苜蓿左右两侧的氮肥的用量为氮肥的用量:2.99g,氮肥的重量为实际化肥中的纯氮量。

采用均施减氮施肥后,饲料桑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0555kg/hm2,苜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为62129kg/hm2,饲料桑株高为117.56cm,苜蓿株高为62.88cm,在同等条件下,与正常施肥相比(常规饲料桑氮肥总用量22kg/667m2;常规苜蓿氮肥总用量6kg/667m2)饲料桑和苜蓿的株高和生物量的数值均略有降低,但生物学统计显示差异不显著,间作氮肥均施的土地当量比为1.52,而均施减氮1/3的土地当量比为1.39,即两种施肥方式分别比各自单作征收52%和39%,根据当前饲料桑和苜蓿干草市场价格1500元/吨,每公顷分别多收入780元和585元,尿素市场价1.6元/kg,尿素均施每公顷需要252kg,均施减氮1/3的施氮量为168kg,较均施投入减少135元/公顷,因为均施减氮仅较氮肥均施省肥,收入上均施较减氮1/3多挣60元/公顷。

实施例2

一种饲料桑/苜蓿间作的减氮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整地施肥:在4月中旬整地时均匀施过磷酸钙23kg/667m2,氯化钾6.67kg/667m2

步骤二,栽植方式:饲料桑行距60cm,苜蓿行距30cm,苜蓿和饲料桑行距60cm,饲料桑株距42-45cm,苜蓿是种子条播,播种量是667g/667m2,扦插饲料桑1年生实生苗,选择饲料桑和苜蓿间作的行数比为2:4;

步骤三,氮肥施用时间:氮肥选择在苜蓿幼苗后期和旺长期前施入,即氮肥选择在苜蓿分枝期,根颈部开始长出新的枝条期:新播种苜蓿出苗后30-35天,多年生的苜蓿返青后10-15天施入。正值饲料桑扦插后20天,已成活并抽出2-3片新叶时,黑龙江省的施肥时间在5月下旬,其他地区施肥具体时间应以该地区苜蓿和饲料桑的长势确定,氮肥施用位置:距离饲料桑20cm处,距离苜蓿10cm处;采用减少1/3施氮量,施氮量为常规量的2/3,具体为常规饲料桑22kg/667m2;常规苜蓿6kg/667m2,而减氮后,饲料桑氮肥总用量:14.1kg/667m2;苜蓿氮肥总用量,4kg/667m2

所述种间减量施氮是只在饲料桑和苜蓿行之间施用两行氮肥,在相邻的饲料桑行间不施氮肥,在相邻的苜蓿行间不施氮肥。

以种植小区面积为60m2(行长5m,小区宽12m)为例;两行饲料桑的中间两侧的氮肥的用量为0g;两行苜蓿中间两侧的氮肥的用量为氮肥的用量为0g,饲料桑和苜蓿行之间施氮量为:靠近饲料桑行的氮肥量为21.14g;靠近苜蓿行的施氮量为5.99g,氮肥的重量为实际化肥中的纯氮量。

采用种间减氮施肥后,饲料桑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2638kg/hm2,苜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为67083kg/hm2,饲料桑株高为117.56cm,苜蓿株高为62.88cm,在同等条件下,与正常施肥相比,饲料桑和苜蓿的株高数值相近。而生物量的数值均略有提高,但生物学统计显示差异不显著,间作氮肥均施的土地当量比为1.52,而均施减氮1/3的土地当量比为1.56。即两种施肥方式分别比各自单作征收52%和56%,根据当前苜蓿干草市场价格1500元/吨(饲料桑的价格同苜蓿),每公顷分别多收入780元和840元,尿素市场价1.6元/kg,尿素均施每公顷需要252kg,种间减氮1/3的施氮量为168kg,较均施投入减少135元/公顷,同时种间减氮1/3较氮肥均施减少2/3的工作量,正常情况下施肥的人工费200元/公顷,种间减氮1/3施肥在用工上省120元/公顷。这样计算种间减氮1/3较氮肥均施的收入上多315元/公顷,同时种间氮肥减少1/3在减少环境污染层面上具有积极效应。

实施例3

步骤一,整地施肥:在4月中旬整地时均匀施过磷酸钙23kg/667m2,氯化钾6.67kg/667m2

步骤二,栽植方式:饲料桑行距60cm,苜蓿行距30cm,苜蓿和饲料桑行距60cm,饲料桑株距42-45cm,苜蓿是种子条播,播种量是667g/667m2,扦插饲料桑1年生实生苗,选择饲料桑和苜蓿间作的行数比为2:4;

步骤三,氮肥施用时间:氮肥施用时间:氮肥选择在苜蓿幼苗后期和旺长期前施入,即氮肥选择在苜蓿分枝期,根颈部开始长出新的枝条期:新播种苜蓿出苗后30-35天,多年生的苜蓿返青后10-15天施入。正值饲料桑扦插后20天,已成活并抽出2-3片新叶时,黑龙江省的施肥时间在5月下旬,其他地区施肥具体时间应以地区苜蓿和饲料桑的长势确定,氮肥施用位置:距离饲料桑20cm处,距离苜蓿10cm处;采用减少1/3施氮量,施氮量为常规量的2/3,具体为常规饲料桑22kg/667m2;常规苜蓿6kg/667m2,而减氮后,饲料桑氮肥总用量:14.1kg/667m2;苜蓿氮肥总用量,4kg/667m2

所述种内减量施氮是只在相邻饲料桑行间和相邻苜蓿行间施用氮肥,即相邻饲料桑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苜蓿行间施用两行氮肥,相邻饲料桑和苜蓿行间不施肥。

以种植小区面积为60m2(行长5m,小区宽12m)为例;两行饲料桑的中间氮肥的用量为21.14g;两行苜蓿中间氮肥的用量4.49g,氮肥的重量为实际化肥中的纯氮量。

采用种内减氮施肥后,饲料桑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2558kg/hm2,苜蓿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为71907kg/hm2,饲料桑株高为117.56cm,苜蓿株高为62.88cm,在同等条件下,与正常施肥(常规饲料桑22kg/667m2;常规苜蓿6kg/667m2)相比,饲料桑和苜蓿的株高数值相近。而生物量的数值均略有提高,但生物学统计显示差异不显著,间作氮肥均施的土地当量比为1.52,而种内减氮1/3的土地当量比为1.63。即两种施肥方式分别比各自单作征收52%和63%,根据当前饲料桑和苜蓿干草市场价格均为1500元/吨,每公顷分别多收入780元和948元,尿素市场价1.6元/kg,尿素均施每公顷需要252kg,种间减氮1/3的施氮量为168kg,较均施投入减少135元/公顷,同时种内减氮1/3较氮肥均施减少1/3的工作量,正常情况下施肥的人工费200元/公顷,种内减氮1/3施肥在用工上省60元/公顷。这样计算种间减氮1/3较氮肥均施的收入上多363元/公顷,同时种内氮肥减少1/3在减少环境污染层面上具有积极效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