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395阅读:16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于蔬菜、水果、粮食的各种农药均具有较强的毒性,使用后,其毒性不同程度地被吸收到蔬菜、水果、粮食内部,食用前也不能完全清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农药残留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植物或植物的提取物加工制成杀虫剂,其具备低毒,易降解,环境相容性好,对杀伤天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

中国专利CN102239891B公开了一种含楝素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制剂形态是环保型乳油、微乳剂或水乳剂;制剂中含有楝素 0.1%~20%,雷公藤生物碱0.1%~20%,其余为助剂。但是,该专利原料原料毒性较大,持效期短。

中国专利CN10133648B公开了一种植物杀虫剂,由植物原料苦参、藜芦、芫花各经乙醇浸泡、压榨过滤、萃取、结晶,得苦参、藜芦、芫花三种生物碱和三种废弃液,其中,所述的三种废弃液各经浓缩,按苦参浓缩液 3~9.6%、藜芦浓缩液 3~9.6%、芫花浓缩液 3~9.6%的重量比例复配乳油,制成杀虫剂B。但是,该专利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成分单一,药效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3-10份,百部碱8-12份,茶皂素8-15份,印楝素3-5份,杏仁油5-10份,有机溶剂0-20份,表面活性剂3-10份,防冻剂3-8份,增稠剂0-1份,防腐剂0-2.5份和水80-120份。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三醇、丙酮、环己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蔗糖脂肪酸酯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碳酸烷基酯和月桂氮酮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或者丙二醇。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醇、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水杨酸钠中至少一种。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各种原料混合,在剪切机上均匀分散,得到产品。

本发明积极有益效果:

1. 本发明藜芦碱对人畜毒性低,残留低,不污染环境,药效可持续10天以上,百部碱润肺下气止咳,杀虫,对大部分致病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茶皂素有杀虫、杀菌、刺激植物增长等生物活性和表面活性,印楝素对害虫具有拒食、忌避、内吸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不易产生抗性,杏仁油主要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有驱虫、杀菌的作用,不产生抗药性,上述各原料协同作用,对人畜毒性低、在环境中易降解、无残留,对害虫作用方式多样,具有胃毒、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活性,杀虫率可达70%以上,杀虫效果显著,而且植物原料与各种辅料配合作用,所得产品为水乳剂,光稳定性高,持效期长。

2. 本发明有机溶剂为乙醇、丙三醇、丙酮、环己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至少一种,便于除虫菊素、鱼藤酮和丁香油的充分溶解,而且毒性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蔗糖脂肪酸酯中至少一种,生物降解率高,成本低廉。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碳酸烷基酯和月桂氮酮中至少一种,具有低的表面张力,良好的展着性、渗透性及乳化分散性,有效抑制或弱化害虫对农药活性的解毒防药害作用。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或者丙二醇,提高了本发明杀虫剂在低温环境中的抗冻能力,有利于保存。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增稠溶液,防止各原料沉淀。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醇、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水杨酸钠中至少一种,延缓了本发明杀虫剂的变质。

3. 本发明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制备方法简单,植物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而且具有中药调理作用,尤其适合蔬菜害虫的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3份,百部碱8份,茶皂素8份,印楝素3份,杏仁油5份,表面活性剂3份,防冻剂3份和水80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各种原料混合,在剪切机上均匀分散,得到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3份,百部碱8份,茶皂素8份,印楝素3份,杏仁油5份,有机溶剂1份,表面活性剂3份,增效剂1份,防冻剂3份,增稠剂0.2份,防腐剂0.1份和水80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增效剂为有机硅。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醇。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4份,百部碱9份,茶皂素9份,印楝素3.5份,杏仁油6份,有机溶剂5份,表面活性剂5份,增效剂2份,防冻剂5份,增稠剂0.3份,防腐剂0.8份和水90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三醇。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所述增效剂为碳酸烷基酯和月桂氮酮,两者重量比1:1。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5份,百部碱9.5份,茶皂素10份,印楝素4份,杏仁油7份,有机溶剂8份,表面活性剂6份,增效剂5份,防冻剂6份,增稠剂0.1份,防腐剂1.2份和水90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增效剂为月桂氮酮。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醇。

所述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6份,百部碱10份,茶皂素12份,印楝素4份,杏仁油7.5份,有机溶剂10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效剂8份,防冻剂7份,增稠剂0.6份,防腐剂2份和水100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增效剂为月桂氮酮。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醇。

所述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6份,百部碱10份,茶皂素12份,印楝素4份,杏仁油7.5份,丁香油8份,有机溶剂10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效剂8份,防冻剂7份,增稠剂0.6份,防腐剂2份和水100份。

丁香油驱虫、抑菌效果好,与其他各种原料合用,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杀虫剂的杀虫、抑菌作用。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增效剂为月桂氮酮。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聚乙烯醇。

所述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8份,百部碱11份,茶皂素14份,印楝素4.5份,杏仁油9份,有机溶剂15份,表面活性剂8份,增效剂9份,防冻剂7.5份,增稠剂0.8份,防腐剂2.5份和水110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环己酮。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和蔗糖脂肪酸酯,两者重量比为1:1。

所述增效剂为碳酸烷基酯。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所述防腐剂为水杨酸钠。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实施例8

一种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10份,百部碱12份,茶皂素15份,印楝素5份,杏仁油10份,有机溶剂20份,表面活性剂10份,增效剂10份,防冻剂8份,增稠剂1份,防腐剂2.5份和水120份。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两者重量比为1:1。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蔗糖脂肪酸酯。

所述增效剂为月桂氮酮。

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上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见实施例1。

对比实施例1

本实施例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百部碱10份,茶皂素12份,印楝素4份,杏仁油7.5份,有机溶剂10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效剂8份,防冻剂7份,增稠剂0.6份,防腐剂2份和水100份。

对比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6份,百部碱10份,茶皂素12份,印楝素4份,有机溶剂10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效剂8份,防冻剂7份,增稠剂0.6份,防腐剂2份和水100份。

对比实施例3

本实施例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藜芦碱6份,百部碱10份,茶皂素12份,杏仁油7.5份,有机溶剂10份,表面活性剂7份,增效剂8份,防冻剂7份,增稠剂0.6份,防腐剂2份和水100份。

应用试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杀虫剂第14部分:浸叶法(NY/T1154.14-2008),采用浸叶法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8以及对照组1-3水乳剂对小菜蛾的杀虫效果,用热水做溶剂,将本发明实施例1-8以及对照组1-3水乳剂稀释800倍,采集未接触任何药剂、无虫卵的新鲜甘蓝叶片,剪成直径3cm叶圆片,放入药液中浸泡10s后取出晾干,然后放于垫有滤纸的培养皿(φ9cm)中,每皿放入3片,每个叶圆片正面向上放置,挑入大小基本一致的小菜蛾3龄幼虫,每皿15头,重复4次,放入湿棉花团保湿,然后盖上盖子,并设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CK),置于 25±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和记录试虫的死亡情况,用毛笔拨动虫体,虫体不动则为死亡,测定结果见表1。

死亡率=死虫数/试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 - 对照组死亡率)/(1- 对照组死亡率)] ×100%。

表1 本发明实施例1-8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杀虫效果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8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杀虫率可达70%以上,实施例6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增加丁香油,增强了杀虫剂驱虫效果,杀虫率可达100%,对比实施例1、2和3分别省略了藜芦碱、杏仁油和印楝素,杀虫效果明显低于本发明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因此,本发明含藜芦碱的植物复配杀虫剂配方合理,各原料表现协同增效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