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064阅读:1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为贯彻“高产多收”和“多种多收”并举的方针,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无荒可用地区,应以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实行间作套种,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单产为主,实行作物间混套种和扩大复种面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则是我国现阶段耕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玉米亦称玉蜀黍、仙麦、包谷、苞米、棒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比水稻产量还要高。同时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种植时占地时间较长,且玉米在种植时行间距也较大,为此,玉米幼苗期还有很大一部分剩余空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相对来说,造成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而红薯又称甘薯、红苔、白薯、地瓜。红薯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红薯还有抗糖尿病、预防肺气肿、抗癌作用。红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各类维生素以及钾、铁、铜、钙、硒等10多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均衡、近乎完美的保健食品。且红薯也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时匍匐在地上居多,种植耕地上方的空间使用率较低

近年来,玉米和红薯种植面积的逐年缩减,在已利用的耕地资源中,普遍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问题,耕地复种指数不高是开发利用水平低的原因之一。玉米套种红薯不仅在时间上延长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而且在空间上实现了立体种植。作物套作栽培的模式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传统的玉米和红薯间套作种植栽培方法,玉米抗风能力差,产量低,并不能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本套种栽培方法科学合理,玉米抗风能力强、品质佳,产量高,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整理:选择土壤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土地作为套种地块,在每年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做好;

(2)选种栽种:玉米选择熟期早或中早的品种,红薯选择黄心薯进行育苗,待薯苗高度达到20~25cm、表层土壤温度17~19℃时剪苗水平浅插,待表层土壤温度10~13℃时,每隔两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种2~4粒,株距为33~35cm;

(3)田间管理:待红薯插植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中耕管理,待红薯蔓生长的长度达到60cm时,进行1次理蔓处理,待玉米的真叶数量达到3~4片时进行定苗,带水施肥1次,每穴施入尿素或者碳酸氢铵,玉米苗现行的时候进行1次锄地,在追第1次肥的同时开展中耕管理1次,进入喇叭口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抽雄期,用井冈霉素1.2~1.8kg/hm2稀释后喷施,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用2%~4%呋喃丹25~35kg/hm2加入过筛细沙后拌合均匀防治,在玉米进入抽雄期,用乐果等药剂1.3~1.8kg/hm2稀释防治,在红薯裂缝期,用菊酯类、敌百虫混合液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盖土遮实;

(5)适时收获:待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时进行收获,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待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时,进行红薯收获。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使垄符合玉米套种红薯的规格,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风能力,同时保证红薯的产量,所述步骤(1)中垄的垄高、垄距分别为25~30cm、75~90c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使玉米和红薯的套种密度合适,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保证高产量,所述步骤(2)中每公顷红薯、玉米种植密度分别是5~5.6万株、3~3.5万株。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红薯苗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薯块膨大,保证红薯的高产量,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所述步骤(3)中待红薯一次分枝数、二至三次分枝数分别达到45、25cm时进行摘心处理,并在第二次摘心时喷洒多效唑进行调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红薯在适当时间收获,既保证高产又方便后续的贮藏和加工,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所述步骤(4)中红薯的收获务必在霜露发生前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效益:本套种方法从块地整理、选种栽种、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一套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玉米抗风能力强、品质佳,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验证,在红薯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纯玉米增产70%的产量,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且本套种栽培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整理:选择土壤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土地作为套种地块,在每年3月下旬,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高、垄距分别为25cm、75cm的垄做好;

(2)选种栽种:玉米选择熟期早的品种,红薯选择黄心薯进行育苗,待薯苗高度达到20cm、表层土壤温度17℃时剪苗水平浅插,待表层土壤温度10℃时,每隔两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种2粒,株距为33cm;

(3)田间管理:待红薯插植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中耕管理,待红薯蔓生长的长度达到60cm时,进行1次理蔓处理,待玉米的真叶数量达到3片时进行定苗,带水施肥1次,每穴施入尿素,玉米苗现行的时候进行1次锄地,在追第1次肥的同时开展中耕管理1次,进入喇叭口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抽雄期,用井冈霉素1.2kg/hm2稀释后喷施,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用2%呋喃丹25kg/hm2加入过筛细沙后拌合均匀防治,在玉米进入抽雄期,用乐果等药剂1.3kg/hm2稀释防治,在红薯裂缝期,用菊酯类、敌百虫混合液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盖土遮实;

(5)适时收获:待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时进行收获,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待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时,进行红薯收获。

实施例2

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整理:选择土壤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土地作为套种地块,在每年四月上旬,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高、垄距分别为26cm、78cm的垄做好;

(2)选种栽种:玉米选择熟期早或中早的品种,红薯选择黄心薯进行育苗,待薯苗高度达到22cm、表层土壤温度18℃时剪苗水平浅插,待表层土壤温度18℃时,每隔两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种3粒,株距为34cm;

(3)田间管理:待红薯插植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中耕管理,待红薯蔓生长的长度达到60cm时,进行1次理蔓处理,待玉米的真叶数量达到4片时进行定苗,带水施肥1次,每穴施入碳酸氢铵,玉米苗现行的时候进行1次锄地,在追第1次肥的同时开展中耕管理1次,进入喇叭口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抽雄期,用井冈霉素1.4kg/hm2稀释后喷施,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25~35kg/hm2加入过筛细沙后拌合均匀防治,在玉米进入抽雄期,用乐果等药剂1.5kg/hm2稀释防治,在红薯裂缝期,用菊酯类、敌百虫混合液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盖土遮实;

(5)适时收获:待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时进行收获,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待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时,进行红薯收获。

实施例3

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整理:选择土壤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土地作为套种地块,在每年3月下旬,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高、垄距分别为27cm、80cm的垄做好;

(2)选种栽种:玉米选择熟期早或中早的品种,红薯选择黄心薯进行育苗,待薯苗高度达到23cm、表层土壤温度19℃时剪苗水平浅插,待表层土壤温度13℃时,每隔两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种4粒,株距为35cm,且每公顷红薯、玉米种植密度分别是5万株、3万株;

(3)田间管理:待红薯插植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中耕管理,待红薯蔓生长的长度达到60cm时,进行1次理蔓处理,待玉米的真叶数量达到3片时进行定苗,带水施肥1次,每穴施入碳酸氢铵,玉米苗现行的时候进行1次锄地,在追第1次肥的同时开展中耕管理1次,进入喇叭口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抽雄期,用井冈霉素1.6kg/hm2稀释后喷施,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用4%呋喃丹30kg/hm2加入过筛细沙后拌合均匀防治,在玉米进入抽雄期,用乐果等药剂1.6kg/hm2稀释防治,在红薯裂缝期,用菊酯类、敌百虫混合液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盖土遮实;

(5)适时收获:待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时进行收获,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待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时,进行红薯收获。

实施例4

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整理:选择土壤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土地作为套种地块,在四月上旬,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高、垄距分别为28cm、85cm的垄做好;

(2)选种栽种:玉米选择熟期早或中早的品种,红薯选择黄心薯进行育苗,待薯苗高度达到20~25cm、表层土壤温度17~19℃时剪苗水平浅插,待表层土壤温度10~13℃时,每隔两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种2~4粒,株距为33~35cm,且每公顷红薯、玉米种植密度分别是5.3万株、3.2万株;

(3)田间管理:待红薯插植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中耕管理,待红薯蔓生长的长度达到60cm时,进行1次理蔓处理,待玉米的真叶数量达到32片时进行定苗,带水施肥1次,每穴施入2碳酸氢铵,玉米苗现行的时候进行1次锄地,在追第1次肥的同时开展中耕管理1次,进入喇叭口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抽雄期,用井冈霉素1.7kg/hm2稀释后喷施,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用2%呋喃丹33kg/hm2加入过筛细沙后拌合均匀防治,在玉米进入抽雄期,用乐果等药剂1.7kg/hm2稀释防治,在红薯裂缝期,用菊酯类、敌百虫混合液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盖土遮实;

(5)适时收获:待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时进行收获,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待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时,进行红薯收获,且在霜露发生前结束。

实施例5

玉米套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块整理:选择土壤条件好、土质疏松、排灌便利、具有较好透气性的土地作为套种地块,在每年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按照宽窄行、东西向种植的模式提前将垄高、垄距分别为30cm、90cm的垄做好;

(2)选种栽种:玉米选择熟期早或中早的品种,红薯选择黄心薯进行育苗,待薯苗高度达到25cm、表层土壤温度19℃时剪苗水平浅插,待表层土壤温度13℃时,每隔两垄红薯套种1行玉米,每穴播种4粒,株距为35cm,且每公顷红薯、玉米种植密度分别是5.6万株、3.5万株;

(3)田间管理:待红薯插植成活后,进行松土除草、中耕管理,待红薯蔓生长的长度达到60cm时,进行1次理蔓处理,待玉米的真叶数量达到3片时进行定苗,带水施肥1次,每穴施入碳酸氢铵,玉米苗现行的时候进行1次锄地,在追第1次肥的同时开展中耕管理1次,进入喇叭口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抽雄期,用井冈霉素1.8kg/hm2稀释后喷施,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用4%呋喃丹35kg/hm2加入过筛细沙后拌合均匀防治,在玉米进入抽雄期,用乐果等药剂1.8kg/hm2稀释防治,在红薯裂缝期,用菊酯类、敌百虫混合液稀释后顺着土壤中的缝隙浇入,盖土遮实;

(5)适时收获:待玉米超过8成的苞叶发生枯萎时进行收获,同时砍断秸秆统一运走,待平均日温度降低到15℃时,进行红薯收获,且在霜露发生前结束。

应当指出,以上案例仅是本发明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