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插秧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乘座式高速插秧机,一般包括发动机部、变速箱总成、液压装置、前桥、后桥、主支架、后部的插植部、以及插植部上的浮舟,浮舟可以用来调节插秧深度,行走装置上装有四个橡胶驱动轮,插植部上装有插植臂总成,发动机将燃油的能量转化为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行走装置和插秧装置,在行走的同时插植臂进行插秧;液压系统可以使插秧深度即使在田间不完全平整时也基本保持一致,插植部的苗箱两侧各有一个划线器组合。
现有技术是通过在插植部下降到最低点后,手动扳动一个划线器手柄,手柄向左或向右扳动,通过某些部件来控制拉线升缩,从而使左右划线器组合收起或放下。当插植部上升后,划线器组合到划线器手柄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这时划线器会自动回收。
插秧时操作工需要操作越简便越精确越好,现有技术在田头转弯后必须手动扳动划线器手柄,来确定左右划线器哪个工作,每次在田头转弯时都要手动扳动一次划线器手柄。
控制划线器组合的拉线距离划线器越短越好,中间折弯次数越少越好,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划线器方向转换和升降回收的准确性和速度,长期使用拉线也易损坏。现有技术在田头转弯后必须手动扳动划线器手柄,这样划线器手柄就必须设置在操作工也就是坐椅的前方和左右两侧,而划线器在插植部上苗箱的两侧,距离过长,而且拉线从坐椅附近到左右两个方向的划线器组合,必须多次折弯,这样划线器方向转换和升降回收的准确性和速度就不好,拉线也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简化操作,提升拉线工作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包括:切换底座组合、马达总成、第一标杆连接组合、第二标杆连接组合、凸轮组合、第一划线器组合和第二划线器组合,所述马达总成设置在切换底座组合上,所述马达总成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凸轮组合设置在切换底座组合上,所述凸轮组合上设置有凸轮板,所述凸轮板为盘形凸轮形状,所述凸轮组合还包括一个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被动齿轮,所述切换底座组合上设置有与凸轮板对应的划线器开关组合,所述第一标杆连接组合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分别设置在切换底座组合上,所述切换底座组合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标杆连接组合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端部对应的径向球轴承,所述径向球轴承与凸轮组合相连,所述第一划线器组合底部设置有第一挂钩凸轮组合,所述第二划线器组合底部设置有第二挂钩凸轮组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轮板中间的孔是四方形的,所述凸轮组合包括一根贯穿凸轮板和被动齿轮的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划线器开关组合是与马达总成线性连接的电器开关组合,当凸轮板转到预设角度,划线器开关组合切断或连通电流,马达总成停止或继续工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组合转动时,通过径向球轴承带动第一标杆连接组合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进行左右方向摆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底座组合前后分别设置有盖板而避免泥水污染内部零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马达总成转动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转动,被动齿轮的转动会带动凸轮板和凸轮组合转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钩凸轮组合与第一标杆连接组合之间设置有第一划线器拉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挂钩凸轮组合与第二标杆连接组合之间设置有第二划线器拉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杆连接组合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进行左右方向摆动会拉紧或放松第一划线器拉线和第二划线器拉线,使得第一划线器组合和第二划线器组合拉起或者放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植部上设置有线卡而对第一划线器拉线和第二划线器拉线进行束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可以通过在手柄上安装电线开关来控制马达总成的运转,从而带动第一划线器拉线和第二划线器拉线伸缩来使第一划线器组合和第二划线器组合回收或落下,更加准确和可靠,只要插植部上升下降一次,左右划线器就自动更换一次,不需要每次在田头转弯时都要手动扳动一次划线器手柄,这样插植部在任何一个高度都可以收起或落下,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而现有的技术只可以在插植部下降到最低点时才可以落下,操作工在田间转弯时就不需要特意去扳动划线器手柄,操作更加省力,提升耐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中切换底座组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包括:切换底座组合1、马达总成2、第一标杆连接组合5、第二标杆连接组合6、凸轮组合7、第一划线器组合16和第二划线器18组合,所述马达总成2设置在切换底座组合1上,切换底座组合1设置在插植部上。
所述马达总成2端部设置有主动齿轮3,所述凸轮组合7设置在切换底座组合1上,所述凸轮组合7上设置有凸轮板9,所述凸轮板9为盘形凸轮形状,所述凸轮组合7还包括一个与主动齿轮3相啮合的被动齿轮4,所述切换底座组合1上设置有与凸轮板9对应的划线器开关组合10,所述第一标杆连接组合5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6分别设置在切换底座组合1上,所述切换底座组合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标杆连接组合5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6端部对应的径向球轴承8,所述径向球轴承8与凸轮组合7相连,所述第一划线器组合16底部设置有第一挂钩凸轮组合15,所述第一挂钩凸轮组合15与第一标杆连接组合5之间设置有第一划线器拉线12相连接。所述第二划线器组合18底部设置有第二挂钩凸轮组合17,所述第二挂钩凸轮组合17与第二标杆连接组合6之间设置有第二划线器拉线13相连接,进行联动。
所述凸轮板9中间的孔是四方形的,所述凸轮组合7包括一根贯穿凸轮板9和被动齿轮4的轴19,使得凸轮板9、被动齿轮4和凸轮组合7一起同步旋转。所述凸轮组合17转动时,通过径向球轴承8带动第一标杆连接组合5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6进行左右方向摆动。
所述划线器开关组合10是与马达总成2线性连接的电器开关组合,当凸轮板9转到预设角度,划线器开关组合10切断或连通电流,马达总成2停止或继续工作,控制灵活。所述马达总成2转动时,主动齿轮3带动被动齿轮4转动,被动齿轮4的转动会带动凸轮板9和凸轮组合7转动,只要在驾驶员位置安装电性开关就可以控制。
所述第一标杆连接组合5和第二标杆连接组合6进行左右方向摆动会拉紧或放松第一划线器拉线12和第二划线器拉线13,使得第一划线器组合18和第二划线器组合18拉起或者放下,所述插植部上设置有线卡14而对第一划线器拉线12和第二划线器拉线13进行束缚,避免凌乱。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带凸轮左右划线机构,所述切换底座组合1前后分别设置有盖板11而避免泥水污染内部零件,工作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