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12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余。体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3-4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种的一种严重疾病,通常在水温25-30℃时发病,其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组织器官充血。其病原悬液能通过赛氏滤器(Seitz,EKS石棉滤板),能在草鱼种体内及草鱼鳍单层细胞中传代繁殖,在草鱼肌肉单层细胞和性腺单层细胞中感染并出现细胞病变。当前,虽然出现了很多治疗方法,然而效果并不乐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毒的再生,往往反复性大,且药剂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都有危害,出血病仍然成为制约着草鱼养殖发展的一大壁垒。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当前草鱼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草鱼出血病的方法,防治效果突出,并且不具有反复性。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净化鱼塘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暴晒5-7天,注入新水,水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2ppm,次氯酸钠浓度为3-4ppm,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可以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稳定水质,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草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草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2×10^3cfu/ml、6×10^4cfu/ml;(2)鱼苗前处理鱼苗在放入鱼塘养殖前,要经过中药液浸泡,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草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该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柴胡12-15份、山药11-14份、三七10-12份、板蓝根11-13份、甘草12-15份、茜草10-13份、大蓟9-11份、小蓟8-10份、刺猬皮7-9份、土鳖虫5-8份,浸泡时长为2-3小时浸泡后连同药液一起投入鱼塘;(3)饲喂抗病饲料使用抗病饲料喂养草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5-38份、豆渣25-30份、苏丹草24-28份、黑麦草20-22份、虾皮15-17份、鸡蛋壳14-16份、蚯蚓12-15份、罗布麻5-8份、碱蓬4-6份、马齿苋3.5-4.5份、龙眼肉2.3-2.5份、桔梗2.2-2.4份、白术1.8-1.9份、大黄1.5-1.7份、黄柏1.4-1.5份、黄芩1.3-1.5份、柴胡1.2-1.4份、槐花1.1-1.3份,食盐1-2份、蜂蜜2-3份、诱食剂2-3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80-20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700-800倍体积的水,浸泡5-8小时,得到浸泡液;(2)将所述重量份的刺猬皮、土鳖虫加入1000-12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3-4小时,过滤得到熬制液;(3)将浸泡液加热至100℃,提取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50-60℃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40-50%,得到浓缩液;(4)将熬制液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中药液。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甜菜碱13-15份、氧化三甲胺10-12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9-11份、大蒜素8-10份、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6-9份、丙氨酸5-7份、胱氨酸4-6份、甘氨酸3-5份、肌苷酸2.5-3.5份,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草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在后期养殖中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18-24千克,时间间隔为25-40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对鱼塘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彻底杀死病毒,并且对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的病菌也有防治作用,将鱼苗进行前处理,可以提高草鱼的初生免疫力,降低感染出血病病毒的风险,通过喂养抗病饲料,使草鱼的免疫能力提高到可以抵抗病毒感染以及鱼群传染的危害,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将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降至2.4%,挽回经济损失2-3千元/亩鱼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净化鱼塘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暴晒5天,注入新水,水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ppm,次氯酸钠浓度为3ppm,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可以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稳定水质,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草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草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2×10^3cfu/ml、6×10^4cfu/ml;(2)鱼苗前处理鱼苗在放入鱼塘养殖前,要经过中药液浸泡,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草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该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柴胡12份、山药11份、三七10份、板蓝根11份、甘草12份、茜草10份、大蓟9份、小蓟8份、刺猬皮7份、土鳖虫5份,浸泡时长为2小时浸泡后连同药液一起投入鱼塘;(3)饲喂抗病饲料使用抗病饲料喂养草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5份、豆渣25份、苏丹草24份、黑麦草20份、虾皮15份、鸡蛋壳14份、蚯蚓12份、罗布麻5份、碱蓬4份、马齿苋3.5份、龙眼肉2.3份、桔梗2.2份、白术1.8份、大黄1.5份、黄柏1.4份、黄芩1.3份、柴胡1.2份、槐花1.1份,食盐1份、蜂蜜2份、诱食剂2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8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700倍体积的水,浸泡5-8小时,得到浸泡液;(2)将所述重量份的刺猬皮、土鳖虫加入10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3-4小时,过滤得到熬制液;(3)将浸泡液加热至100℃,提取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50℃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40%,得到浓缩液;(4)将熬制液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中药液。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甜菜碱13份、氧化三甲胺10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9份、大蒜素8份、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6份、丙氨酸5份、胱氨酸4份、甘氨酸3份、肌苷酸2.5份,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草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在后期养殖中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18千克,时间间隔为25天。实施例2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净化鱼塘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暴晒6天,注入新水,水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5ppm,次氯酸钠浓度为3.5ppm,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可以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稳定水质,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草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草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2×10^3cfu/ml、6×10^4cfu/ml;(2)鱼苗前处理鱼苗在放入鱼塘养殖前,要经过中药液浸泡,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草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该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柴胡13份、山药12份、三七11份、板蓝根12份、甘草13份、茜草11份、大蓟10份、小蓟9份、刺猬皮8份、土鳖虫6份,浸泡时长为2.5小时浸泡后连同药液一起投入鱼塘;(3)饲喂抗病饲料使用抗病饲料喂养草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6份、豆渣28份、苏丹草26份、黑麦草21份、虾皮16份、鸡蛋壳15份、蚯蚓13份、罗布麻6份、碱蓬5份、马齿苋4.0份、龙眼肉2.4份、桔梗2.3份、白术1.85份、大黄1.6份、黄柏1.45份、黄芩1.4份、柴胡1.3份、槐花1.2份,食盐1.5份、蜂蜜2.5份、诱食剂2.5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9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750倍体积的水,浸泡6小时,得到浸泡液;(2)将所述重量份的刺猬皮、土鳖虫加入11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3.5小时,过滤得到熬制液;(3)将浸泡液加热至100℃,提取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55℃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45%,得到浓缩液;(4)将熬制液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中药液。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甜菜碱14份、氧化三甲胺11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10份、大蒜素9份、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7份、丙氨酸6份、胱氨酸5份、甘氨酸4份、肌苷酸3.0份,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草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在后期养殖中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21千克,时间间隔为30天。实施例3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净化鱼塘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暴晒7天,注入新水,水中二氧化氯浓度为2ppm,次氯酸钠浓度为4ppm,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可以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稳定水质,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草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草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2×10^3cfu/ml、6×10^4cfu/ml;(2)鱼苗前处理鱼苗在放入鱼塘养殖前,要经过中药液浸泡,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草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该中药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柴胡15份、山药14份、三七12份、板蓝根13份、甘草15份、茜草13份、大蓟11份、小蓟10份、刺猬皮9份、土鳖虫8份,浸泡时长为3小时浸泡后连同药液一起投入鱼塘;(3)饲喂抗病饲料使用抗病饲料喂养草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8份、豆渣30份、苏丹草28份、黑麦草22份、虾皮17份、鸡蛋壳16份、蚯蚓15份、罗布麻8份、碱蓬6份、马齿苋4.5份、龙眼肉2.5份、桔梗2.4份、白术1.9份、大黄1.7份、黄柏1.5份、黄芩1.5份、柴胡1.4份、槐花1.3份,食盐2份、蜂蜜3份、诱食剂3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所述重量份的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20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800倍体积的水,浸泡8小时,得到浸泡液;(2)将所述重量份的刺猬皮、土鳖虫加入12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4小时,过滤得到熬制液;(3)将浸泡液加热至100℃,提取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50%,得到浓缩液;(4)将熬制液与浓缩液混合均匀,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中药液。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甜菜碱15份、氧化三甲胺12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11份、大蒜素10份、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9份、丙氨酸7份、胱氨酸6份、甘氨酸5份、肌苷酸3.5份,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草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在后期养殖中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24千克,时间间隔为40天。对照试验对照试验在蚌埠市渔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草鱼养殖基地进行,将同一批草鱼鱼苗20000条均分为4组,前三组使用实施例的方法养殖,而第四组作为对照组,使用现有养殖技术养殖,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将试验结果统计后如下表所示:项目出血病发病率(%)收入提高(%)重复发病率(%)其它病发病率(%)实施例12.529.50.52.3实施例22.430.60.32.2实施例32.529.80.62.2对照组25.8对照18.410.4通过比较发现:本发明的方法将草鱼出血病的发病率降低至2.4%,和现有方法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并且重复发病率为0.3%,而现有方法重复发病率较高,达到18.4%,同时本发明还降低了其他病的发病率,将收入提高了30.6%,综上所述,本发明对草鱼出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