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池塘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刺参池塘养殖安全度夏方法。
背景技术:
刺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品种,随着市场对刺参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刺参的养殖面积和养殖区域不断扩大,特别是“东参西养”的突破,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规模也不断发展起来,该地区刺参池塘养殖面积已达40万亩。刺参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当水温持续高于24度时,刺参就停止摄食和活动,进入夏眠,此时刺参的应急抗病能力有所减弱,如果外部环境不利,刺参将受到影响出现化皮腐烂等现象。而当水温持续高于33℃时,刺参将大面积死亡。夏季高温导致刺参死亡一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产业发展中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2013年夏季的持续高温导致刺参养殖产量减少,养殖户经济效益降低,对刺参养殖造成了很大影响,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池塘养殖多采用传统刺参池塘养殖模式,养殖设施条件较为落后,没有根据气候条件进行调整,这种池塘模式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无法为刺参提供适宜稳定的生态环境,急需找到一种途径降低夏季高温对刺参池塘养殖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池塘养殖的一种刺参池塘养殖安全度夏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建筑3个面积、规格及设施相同的池塘整理提升后开展养殖,池塘水面面积20亩,池形建成长方形,东西走向,泥沙地质,水深2.5m,在池塘设置刺参保苗网箱,网箱规格3m×1.5m×1m,以竹竿或pvc管做支架,四周和底部以30目的聚乙烯网做网衣,上面加盖遮阳网,网箱内部放置附着基,附着基选用聚乙烯网片规格1.5m×1m,一个网箱投放20片,6月7日将刺参苗种投放到网箱中,每个网箱放苗500g,苗种规格5000-6000头/500g,视池塘水质情况适时进、排水,每天16:00投喂海芙特幼参饵料,投喂量为网箱内苗种重量的1%-3%,7月10日至23日,在早上7:00和中午14:00定时对养殖池水体温度进行了监测,监测期间,铺设了遮阳网的池塘水温在早上7:00和中午14:00分别平均比普通池降低0.54℃和1.42℃,随着气温升高,降温效果更加明显,水温升高明显时早上7:00和中午14:00分别平均比普通池降低0.98℃和2.23℃,监测期内养殖池最高水温30.2℃,降温效果明显,8月1日至14日,使用地下井水24小时连续循环时,在早上7:00和中午14:00定时对试验池和对照池水温进行监测,监测期间,试验池水温比对照池水温有明显降低,早上7:00和中午14:00分别平均比对照池降低2.77℃和2.55℃,最多可以降低池底温度3.1℃,到10月16日在养殖池选取10个网箱进行称重,计算成活率,养殖池平均每平方米收获苗种1.14kg,产量比普通池平均提高15.3%,平均体重提高11.4%,成活率提高1.3%。
该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地下井水降温设施安装,在养殖池塘坝打一定深度的地下井两口,出水温度平均为15℃,在池塘东西方向靠近池边各安装一根直径粗的水管为主管线,中间南北方向每隔一定距离使用一个直径细的水管连接两根主管线,靠近地下井的主管线两端堵死,中间和地下井的出水管连接,另一边的主管线池塘进水口一端堵死,靠近池塘排水口一端连接到排水口,在池水温较高时抽取地下井中的低温井水进入到管道采用冷热交换的方式降低池塘中的水温;步骤二、池塘遮阳网安装,在养殖池安装遮阳网,选用六针遮阳网,宽度2m,两组遮阳网之间间距1m,用钢管做遮阳网的支架,南北两边对称安装,钢管打入地下,露出地面部分比池塘高5cm,中间东西方向每隔15m安装一个钢管,高度比池坝顶高30cm,中间的钢管直接用塑料油丝绳连接,最后固定在池坝上起到防止遮阳网下坠的作用,在遮阳网长边安上拉环,短边绑上竹竿,两片遮阳网为一组,用钢丝绳穿过拉环,采取安装窗帘的方式,把遮阳网安装到试验池上,遮阳网近岸一边固定到两边的钢管上,在短边的竹竿两边绑上绳子,拉倒绳子可以对遮阳网进行收放;步骤三、设置刺参保苗网箱,在养殖池水体中上层设置刺参保苗网箱,网箱长3米宽1.5米,6月份,池塘进水放养刺参,夏季高温期7月-8月份,使用遮阳网和地下井水进行池塘降温,每天使用水质分析仪定期对池塘的水温指标进行监测。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刺参池塘安装遮阳网在夏季高温季节可明显降低水体升温速度和幅度,特别是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效果尤其明显;地下井水循环降温作用方式类似于空调,效果明显,尤其持续高温时也能有效降低水温。地下井水温全年变化幅度不大,在冬季和春季水温较低时,可以利用地下井水升温延迟刺参的生长期和缩短冬眠期,进一步提高刺参养殖经济效益;通过遮阳网和地下水降温进行刺参池塘网箱保苗成本增加不高,同时,提高了苗种产量和苗种规格,有效降低了高温天气带来的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降温设施的设计,在养殖池塘坝打110米的地下井两口,出水温度平均为15℃,在试验池东西方向靠近池边各安装一根直径110mm的水管为主管线,中间南北方向每隔3m使用一个直径32mm的水管连接两根主管线,靠近地下井的主管线两端堵死,中间和地下井的出水管连接,另一边的主管线池塘进水口一端堵死,靠近池塘排水口一端连接到排水口,在池水温较高时抽取地下井中的低温井水进入到管道采用热交换的方式降低试验池中的水温。
在养殖池安装遮阳网,选用六针遮阳网,宽度2m,两组遮阳网之间间距1m。用钢管做遮阳网的支架,南北两边对称安装,钢管打入地下,露出地面部分比试验池高5cm左右,中间东西方向每隔15m左右安装一个钢管,高度比试验池坝顶高30cm左右,中间的钢管直接用塑料油丝绳连接,最后固定在池坝上起到防止遮阳网下坠的作用。在遮阳网长边安上拉环,短边绑上竹竿,两片遮阳网为一组,用钢丝绳穿过拉环,采取类似于安窗帘的方式,把遮阳网安装到试验池上,遮阳网近岸一边固定到两边的钢管上,在短边的竹竿两边绑上绳子,拉倒绳子可以对遮阳网进行收放。
2014年在东营市一示范基地使用刺参池塘养殖安全度夏方法进行养殖,选取3个面积、规格及设施相同的池塘整理提升后开展养殖,池塘水面面积20亩,池形为长方形,东西走向,泥沙地质,水深最深可达2.5m。在池塘设置刺参保苗网箱,网箱规格3m×1.5m×1m,以竹竿或pvc做支架,四周和底部以30目的聚乙烯网做网衣,上面加盖遮阳网,网箱内部放置附着基,附着基选用聚乙烯网片规格1.5m×1m,一个网箱投放20片。6月7日将刺参苗种投放到网箱中,每个网箱放苗500g,苗种规格5000-6000头/500g,视池塘水质情况适时进、排水,每天16:00投喂海芙特幼参饵料,投喂量为网箱内苗种重量的1%-3%。7月10日至23日,在早上7:00和中午14:00定时对养殖池水体温度进行了监测。监测期间,铺设了遮阳网的池塘水温在早上7:00和中午14:00分别平均比普通池降低0.54℃和1.42℃,随着气温升高,降温效果更加明显,水温升高明显时早上7:00和中午14:00分别平均比普通池降低0.98℃和2.23℃,监测期内养殖池最高水温30.2℃,降温效果明显。8月1日至14日,使用地下井水24小时连续循环时,在早上7:00和中午14:00定时对试验池和对照池水温进行监测。监测期间,试验池水温比对照池水温有明显降低,早上7:00和中午14:00分别平均比对照池降低2.77℃和2.55℃,最多可以降低池底温度3.1℃。到10月16日在养殖池选取10个网箱进行称重,计算成活率。养殖池平均每平方米收获苗种1.14kg,产量对比普通池平均提高15.3%,平均体重提高11.4%,成活率提高1.3%。
成本及效益分析:铺设遮阳网材料及人工成本为4万元,主要材料可以使用4年,每年的使用成本为1万元;地下井打井、铺设管路费用合计14.6万元,一口地下水井可使用10年,每年使用成本为1.46万元。刺参保苗网箱装配费用合计2.4万元,可使用三年,折合每年0.8万元。投放5000-6000头/500g苗种共263.5kg,单价220元/kg,成本5.80万元,成本合计9.06万元。收获苗种按每个网箱平均5.13kg计算,527个网箱,共收获大规格苗种2703.5kg,单价140元/kg计算,产值37.85万元,利润28.79万元。养殖池为20亩水面,每亩利润1.44万元,使用遮阳网和地下井水循环降温每年每亩增加成本1230元,占利润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