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昆虫卵的采集装置,尤其是米蛾卵的产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赤眼蜂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赤眼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围绕赤眼蜂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为了人工繁殖和生产赤眼蜂,前人们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利用麦蛾、米蛾、蓖麻蚕、柞蚕等卵大量繁殖赤眼蜂,取得了良好效果。
米蛾卵的收集是人工繁殖和生产赤眼蜂的重要过程,当前,我国还普遍采用人工用毛刷扫离附着物上的米蛾卵。人工收卵操作工效低,且操作环境高温高湿与浓尘,又缺乏合适机械替代人工,长时间成为赤眼蜂扩繁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取米蛾卵装置,以解决人工收集米蛾卵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取米蛾卵装置,包括壳体、米蛾笼、驱动机构、毛刷及集卵抽屉。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室,所述米蛾笼包括笼体及转动轴,所述笼体内设有用于收容米蛾的产卵腔,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有供米蛾卵通过的出卵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笼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地装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转动轴的至少一个端部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转动轴内设有米蛾进出通道,所述米蛾进出通道的一端贯通所述转动轴以形成米蛾进出口,所述米蛾进出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产卵腔连通,所述米蛾进出口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开启或封闭所述米蛾进出口的孔盖;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毛刷装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笼体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集卵抽屉活动地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米蛾笼的下方,所述集卵抽屉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壳体抽进抽出。
进一步地,所述笼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端板周缘的周壁,两个所述端板与所述周壁共同围成所述产卵腔,所述转动轴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出卵部设于所述周壁上,所述毛刷与所述笼体的周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包括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壳体上且轴线相互重合的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和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轴部及所述第二轴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部贯通相应的端板,所述米蛾进出通道贯通设于所述第一轴部上,所述孔盖设于所述第一轴部上,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第二轴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孔盖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第一轴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有透气孔,所述集卵抽屉的底部为透气的滤网,所述自动取米蛾卵装置还包括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包括外壳、连接管、收集箱、风机及滤袋;所述外壳装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与所述透气孔连通;所述连接管装设在所述外壳上,并通过设于所述连接管上的连通孔与所述与收集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装设于所述收集箱上,所述滤袋设于所述收集箱内并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风机装设于所述收集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机构还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一端装设在所述外壳或所述连接管上并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装设在所述米蛾进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管的一端装设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自动取米蛾卵装置还包括挡板及驱动组件,所述挡板装设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挡板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挡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挡板封闭连通孔并使得收集管与滤袋连通;所述挡板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开启所述连通孔以使得所述壳体与所述滤袋连通,并封闭所述收集管与所述滤袋的连通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装设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动取米蛾卵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米蛾笼转动,使得毛刷与米蛾笼产生相对运动,进而将附在米蛾笼上的米蛾卵自动扫落至集卵抽屉内,抽出集卵抽屉即可获取收集好的米蛾卵,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集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赤眼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2、本发明的自动取米蛾卵装置,通过风机使得收集箱内呈负压,将米蛾笼转动时产生的鳞片、毛粉和尘埃等随空气进入滤袋内收集,确保米蛾笼转动时产生的鳞片、毛粉不会扩散至自动取米蛾卵装置外以污染操作环境。
3、本发明的自动取米蛾卵装置,通过风机使得收集箱内呈负压,从而将米蛾笼内的米蛾经由收集管快速抽吸至滤袋内进行收集,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集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取米蛾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自动取米蛾卵装置、2-壳体、22-腔室、25-支撑条、26-通风孔、27-透气孔、4-米蛾笼、42-笼体、423-端板、425-周壁、426-产卵腔、44-转动轴、442-第一轴部、443-第二轴部、445-米蛾进出通道、446-米蛾进出口、5-孔盖、6-驱动机构、7-毛刷、8-集卵抽屉、9-抽风机构、92-外壳、922-收集腔、94-连接管、942-连通孔、96-收集箱、97-风机、98-滤袋、99-收集管、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取米蛾卵装置100,包括壳体2、米蛾笼4、驱动机构6、毛刷7及集卵抽屉8。米蛾笼4用于收容待产卵的米蛾(未示出),其可转动地装设在壳体2上;驱动机构6与米蛾笼4连接,以驱动米蛾笼4转动;毛刷7装设在壳体2的内侧并与米蛾笼4相接触,以扫掉附在米蛾笼4上的米蛾卵(未示出);集卵抽屉8可抽拉地装设于壳体2内并位于所述米蛾笼4的下方,以收集被毛刷7扫掉的米蛾卵。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大致呈立方体状。壳体2内形成有腔室22。米蛾笼4包括笼体42及转动轴44。笼体42大致呈圆柱状,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423及连接两个端板423周缘的周壁425。两个端板423与周壁425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米蛾的产卵腔426。周壁425上设有供米蛾卵通过的出卵部(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425采用纱网制成,纱网上的网孔即为供米蛾卵通过的出卵部。转动轴44与两个端板423固定连接,转动轴44转动地装设在壳体2上且转动轴44的至少一个端部位于壳体2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44包括转动地装设于壳体2上且轴线相互重合的第一轴部442和第二轴部443。第一轴部442及第二轴部443分别与两个端板423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轴部442贯通相应的端板423。第一轴部442和第二轴部443的一端均位于壳体2外。
为方便取放米蛾,第一轴部442内还设有米蛾进出通道445。米蛾进出通道445的一端贯通第一轴部442以形成米蛾进出口446,米蛾进出通道445的另一端与产卵腔426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米蛾进出通道445沿第一轴部442的轴向延伸并贯通第一轴部442的相对两端。米蛾进出口446位于壳体2外,以方便使用者通过该米蛾进出口446向产卵腔426内放入或取出米蛾。第一轴部442上设有开启或封闭米蛾进出口446的孔盖5。在本实施方式中,孔盖5可拆卸地装设于第一轴部442的端部。
驱动机构6装设在壳体2外并与第二轴部443连接,以驱动与第二轴部443连接的笼体42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第二轴部443连接,可以理解,驱动机构6也可通过其他传动机构,例如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二轴部443连接,或直接与第二轴部44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毛刷7装设在壳体2的顶壁上并与笼体42的周壁425相接触。当笼体42相对壳体2转动时,毛刷7能够沿笼体42的周壁425运动,以扫落附在笼体42周壁425上的米蛾卵。集卵抽屉8可抽拉地装设于壳体2内,具体为:壳体2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支撑条25,所述两个支撑条25相对设置,集卵抽屉8的底部滑动地支撑于所述两个支撑条25上。当集卵抽屉8收集完米蛾卵后,可将集卵抽屉8沿两个支撑条25滑动以抽出壳体2外,以取出收集好的米蛾卵。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侧壁上还设有通风孔26,以使得壳体2内具有较佳的通风性能。壳体2的底壁上设有透气孔27,集卵抽屉8的底部为透气的滤网。自动取米蛾卵装置100还包括抽风机构9。抽风机构9包括外壳92、连接管94、收集箱96、风机97及滤袋98。外壳92装设在壳体2的底部且外壳92的内部形成收集腔922,收集腔922与透气孔27连通。连接管94装设在外壳92上,并通过设于连接管94上的连通孔942与收集腔922连通。连接管94的一端装设于收集箱96上。滤袋98设于收集箱96内并与连接管94连通。风机97装设于收集箱96上。风机97运转时,壳体2内的空气依次通过集卵抽屉8的底部、壳体2底壁上的透气孔27、收集腔922及连接管94进入滤袋98,经过滤袋98过滤后再排向外界环境。在此过程中,壳体2内形成负压,将米蛾笼4转动时产生的鳞片、毛粉和尘埃等随空气进入滤袋98内收集,确保米蛾笼4转动时产生的鳞片、毛粉不会扩散至自动取米蛾卵装置100外以污染操作环境。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风机构9还包括收集管99。收集管99的一端装设在连接管94上并与连接管94连通,收集管99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装设在米蛾进出口446处。当米蛾卵收集完成后,可将收集管99的一端装设在米蛾进出口446处,打开风机97,通过风机97使得收集箱96内呈负压,从而将米蛾笼4内的米蛾经由收集管99抽吸至滤袋98内,以快速收集米蛾。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收集管99的一端也可以装设在外壳92上。
自动取米蛾卵装置100还包括挡板10及驱动组件(未示出)。挡板10装设在连接管94内,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该挡板10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挡板10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挡板10封闭连通孔942并使得收集管99与滤袋98连通,以防止米蛾从连通孔942进入壳体2内;挡板10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开启连通孔942以使得壳体2与滤袋98连通,并封闭收集管99与滤袋98的连通通道。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外壳92、收集管99及收集箱96均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观察米蛾卵及米蛾的收集情况。
自动取米蛾卵装置100使用时,首先,打开孔盖5,将米蛾放置于米蛾笼4内,再将孔盖5盖在米蛾进出口446上,以防止米蛾飞出米蛾笼4。其次,转动挡板10至所述第二位置,开启连通孔942。待米蛾产卵后,启动风机97及驱动机构6,此时,米蛾笼4相对壳体2转动,毛刷7在米蛾笼4的周壁425上扫动以将附在米蛾笼4上的米蛾卵扫落至集卵抽屉8内。在此过程中,运转的风机97使得收集箱96内呈负压,从而将米蛾笼4转动时产生的鳞片、毛粉和尘埃等随空气进入滤袋98内。最后,等米蛾卵收集完成后,抽出集卵抽屉8,即可取出米蛾卵。然后打开孔盖5,将收集管99的一端装设在第一轴部442上,转动挡板10至所述第一位置,封闭连通孔942并使得收集管99与滤袋98连通。通过风机97使得收集箱96内呈负压,从而将米蛾笼4内的米蛾经由收集管99抽吸至滤袋98内,以快速收集产卵后的米蛾。
可以理解,笼体42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其他实施方式中,笼体42也可以设为球体状,转动轴44与笼体42连接,并在驱动机构6的带动下,带动笼体42转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