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在浙江省缙云县等地的低海拔区域得到大面积应用,此模式将常规的单季茭一年一熟改变为一年二熟。该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提前栽植、肥水管理、生长剂调节等措施,将单季茭采收时间从传统一年一熟种植模式的9月上旬提早至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一茬茭白采收结束后,不需翻耕,采茭后所留茭杆有部分会重新抽发成新的植株(俗称再生茭),并于当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第二茬茭白。采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一茬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与单季茭一年一熟相当,第二茬亩产量达到1200公斤,增产明显。
单季茭一年两收模式中,再生茭的抽生数量是决定第二茬茭白产量的关键因素。由于第一茬茭白是从传统单季茭的9月采收提前到6月,此期茭杆组织相对幼嫩,第一茬茭白采收后的茭杆截面,在茭农田间作业时容易溅上污泥水,导致茭杆、茭墩腐烂。在现实生产中,第一茬采收后,有很大一部分茭杆腐烂,整个茭墩都不会抽发新的植株,能够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一般只有50﹪左右,而能够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平均仅有2根左右茭杆抽发,导致第二茬产量偏低。而导致污泥水易溅上茭杆截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第一茬茭白采收后茭杆断截面离地面高度过低,一般只有5cm~10cm左右,这是由茭白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性决定的。6月份采收的第一茬茭白茭杆基部拔节明显要比9月份采收的低;二是茭农在采收时,一般在茭肉以下的部位,把茭白肉质茎连带着叶一起,将整株植株割下,致使茭杆断截面直接裸露在外。由于同一茭田的植株孕茭时间有先后,跨度一般在15~30余天,茭农在田间采收时,需多次来回走动,容易将污泥水溅到离泥面近的裸露的茭杆断截面上。
茭农为了减少茭杆腐烂、提高再生茭抽生数量,一般采用以下办法:一是采收时将茭田水控制到最低,田间采收茭白时放慢动作,尽量减少将污泥水溅到茭杆断截面上。二是在第一茬茭白栽植时,预留一块用于补栽的小茭田,预留的补栽田采用传统单季茭种植方法,使其在6月前多分蘖。待本田第一茬采收后,将预留田茭墩分株补栽到本田。
在茭白采收期,如果提前放干田水至脚踩不下陷的程度,那么茭杆可以避免因污泥水溅到茭杆断截面上而腐烂的情况,但会引起第一茬茭白肉质茎因缺水而发青、光洁度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收益。所以,茭农在采收时只可以将茭田开出缺口,降低茭田水位,而不能过干。在采收时,仍然会有大量茭杆因污泥水上溅而腐烂;采用预留田补栽的方法则需要另外准备田块,采取与本田不一致的种植方法,相对比较费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茭杆腐烂,提高再生茭抽生数量,增加第二茬产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增高拔节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间,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蘖末期,田间使用除草剂苄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长后,结合病虫防治田间作业,叶面喷施氨钙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亩施用量200ml,每隔7天~10天喷施1次;
第二步,留叶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进行茭白采收,采收时,将肉质茎连同包裹其外的叶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杆下部抽发的、位于最外面的3张叶片留在茭杆上,采收后保持茭杆上余留3张叶片,待全田采收完毕后,再统一割除所有余留的叶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毕并割除所有余留叶片后,茭杆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阴天将茭杆离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连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无新苗抽发或者新苗抽发数量少的的茭墩中。
进一步的,第三步中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范围为20cm~25cm,伴有部分根抽生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钙稀土王选用市面上的增强浓缩型氨钙稀土王。
本发明的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第一步中使用氨钙稀土王作为稀土微肥,稀土微肥在蔬菜上使用,有促进提早成熟、植株形状建成、提高品质和产量等功效,生产上使用较为普遍,使用增强浓缩型氨钙稀土王,其主要成份是稀土、植物生长素、氨基酸及镁、硫等微量元素,在茭白上使用,有促进营养向根茎转移、植株拔节、防止空心、提高品质、提早孕茭等作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茭白植株库源关系转变、从叶片生长过渡到拔节孕茭的重要阶段,此期施用稀土微肥,除上述功效外,还可小幅度增高植株拔节高度,能够从原先的5cm~10cm,提高到7cm~15cm,同时又不会出现因拔节过高、影响肉质茎单重的问题,植株拔节高度增高后,减少污泥水溅上茭杆断截面的机会,减少茭杆腐烂。第二步进行留叶采茭,采茭时留下3张叶能够将采收茭白后的茭杆断截面大部分包裹在里面,起到天然的保护作用,能够防止茭农在田间操作时将污泥水溅上茭杆断截面,减少茭杆腐烂现象,还有就是所留叶片可以继续为再生茭抽发提供养分,有利于再生茭幼苗更健壮生长,从而提高再生茭抽生数量。第三步中,茭杆上离地面较高的节位抽发的新苗长势相对弱,到第二茬采收时肉质茎相对也较小,剪下重新栽植后,长势恢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再生茭抽生数量。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的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通过增高拔节高度、留叶采茭的方式,有效减少茭杆腐烂,提高再生茭抽生数量,从而实现了单季茭白第二茬大幅增产的效果,使用效果理想,在生产上利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这种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增高拔节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间,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蘖末期,田间使用除草剂苄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长后,结合病虫防治田间作业,叶面喷施氨钙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亩施用量200ml,每隔7天喷施1次;
第二步,留叶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进行茭白采收,采收时,将肉质茎连同包裹其外的叶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杆下部抽发的、位于最外面的3张叶片留在茭杆上,采收后保持茭杆上余留3张叶片,待全田采收完毕后,再统一割除所有余留的叶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毕并割除所有余留叶片后,茭杆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阴天将茭杆离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连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无新苗抽发或者新苗抽发数量少的的茭墩中。
进一步的,第六步中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为20cm,伴有部分根抽生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钙稀土王选用市面上的增强浓缩型氨钙稀土王,由桂林灵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产。
实施例二:
这种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增高拔节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间,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蘖末期,田间使用除草剂苄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长后,结合病虫防治田间作业,叶面喷施氨钙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亩施用量200ml,每隔8天喷施1次;
第二步,留叶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进行茭白采收,采收时,将肉质茎连同包裹其外的叶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杆下部抽发的、位于最外面的3张叶片留在茭杆上,采收后保持茭杆上余留3张叶片,待全田采收完毕后,再统一割除所有余留的叶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毕并割除所有余留叶片后,茭杆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阴天将茭杆离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连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无新苗抽发或者新苗抽发数量少的的茭墩中。
进一步的,第六步中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为23cm,伴有部分根抽生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钙稀土王选用市面上的增强浓缩型氨钙稀土王,由桂林灵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产。
实施例三:
这种提高单季茭白再生茭抽生数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增高拔节高度,在5月上中旬期间,第一茬茭白植株分蘖末期,田间使用除草剂苄嘧磺隆控制植株生长后,结合病虫防治田间作业,叶面喷施氨钙稀土王400倍液2次,每次亩施用量200ml,每隔10天喷施1次;
第二步,留叶采茭,待第一茬茭白成熟后进行茭白采收,采收时,将肉质茎连同包裹其外的叶片一起采下,留下茭杆下部抽发的、位于最外面的3张叶片留在茭杆上,采收后保持茭杆上余留3张叶片,待全田采收完毕后,再统一割除所有余留的叶片;
第三步,再生茭抽生,茭白采收完毕并割除所有余留叶片后,茭杆重新抽生新苗,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在阴天将茭杆离地面10cm以上的部分连同新苗一起剪下,栽植到无新苗抽发或者新苗抽发数量少的的茭墩中。
进一步的,第六步中待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并伴有部分根抽生后,其中新苗长到20cm高度以上的高度范围为25cm,伴有部分根抽生为三分之一的根抽生。
进一步的,第一步中的氨钙稀土王选用市面上的增强浓缩型氨钙稀土王,由桂林灵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产。
选取本发明实施例栽植的单季茭第二茬茭白产量、经济效益与普通方法栽植单季茭第二茬茭白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栽植的单季茭第二茬茭白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普通方法栽植的单季茭第二茬茭白。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是:通过增高拔节高度、留叶采茭的方式,有效减少茭杆腐烂,提高再生茭抽生数量,从而实现了单季茭白第二茬大幅增产的效果,使用效果理想,在生产上利于推广。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