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410阅读:30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属于园林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性土壤指的是含粘土粒较多,透水性较小的土,其毛细作用小。粘性土壤具有粘重紧实、通透性差的缺点,其在早春时土温不易升高,因此被称“冷性土”。使用粘性土壤在早春时不利于播种出苗,在起苗时容易断根,因此需要对粘性土壤进行优化改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树种开挖树穴,并留存开挖树穴所得的土壤基质;步骤二、将土壤基质、泥炭土、河沙、稻糠按照质量比为100:(30~33):(6~7):(12~13)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回填土壤;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回填土壤回填至树穴内;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即刻浇灌甲基托布津稀释剂,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的用量与步骤三中回填土壤的质量比为(3~5):10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的泥炭土中还添加有改性竹屑,所述泥炭土和改性竹屑的质量比为8:1;所述改性竹屑的制作方法如下,将竹屑、百里香和水按照质量比(50~56):(1.1~1.3):(38~43)的比例混合煮沸20~25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即得到改性竹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的稻糠经过防腐杀菌处理,其步骤如下:将稻糠、众香子和水按照质量比(120~130):(3~4):(80~90)的比例混合煮沸30~35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即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5~1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20倍的溶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竹屑的粒径小于2mm,所述改性竹屑的粒径小于2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稻糠的粒径小于2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粘性土壤中添加泥炭土、河沙、稻糠、竹屑等,有效改善了粘性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粘性土壤的通透性、透气性以及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增加了土壤养分,从而促进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步骤一、根据树种开挖树穴,并留存开挖树穴所得的土壤基质;步骤二、将50Kg粒径小于2mm的竹屑、1.1Kg百里香和38Kg水混合煮沸20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即得到粒径小于2mm的改性竹屑。将120Kg稻糠、3Kg众香子和80Kg水混合煮沸30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即得到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将100Kg土壤基质、30Kg泥炭土、3.75Kg粒径小于2mm的改性竹屑、6Kg平均粒径为0.5~1mm的河沙、12Kg粒径小于2mm且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进行混合,形成151.75Kg回填土壤;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回填土壤回填至树穴内;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即刻浇灌7.6Kg甲基托布津稀释剂,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20倍后形成的溶液。实验1、取5Kg竹屑和3.8Kg水混合煮沸20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该竹屑标示为A;取5Kg改性竹屑标示为B,将A和B同时摊铺在室内的围栏中且A和B相互隔开,A和B的摊铺面积和摊铺厚度均相同,A和B每天均浇水0.1Kg并翻动一次,每天观察一次A和B是否发霉并记录,记录结果如表1所示:第几天开始发霉A第9天开始发霉B第86天开始发霉表1实验2、取5Kg稻糠和3.3Kg水混合煮沸30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该稻糠标示为C;取5Kg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即与众香子合煮过的稻糠)标示为D,将C和D同时摊铺在室内的围栏中且C和D相互隔开,C和D的摊铺面积和摊铺厚度均相同,C和D每天均浇水0.1Kg并翻动一次,每天观察一次C和D是否发霉并记录,记录结果如表2所示:第几天开始发霉C第7天开始发霉D第47天开始发霉表2实施例2步骤一、根据树种开挖树穴,并留存开挖树穴所得的土壤基质;步骤二、将51Kg粒径小于2mm的竹屑、1.2Kg百里香和40Kg水混合煮沸23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即得到粒径小于2mm的改性竹屑。将125Kg稻糠、3.5Kg众香子和85Kg水混合煮沸33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即得到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将100Kg土壤基质、32Kg泥炭土、4Kg粒径小于2mm的改性竹屑、6.5Kg平均粒径为0.5~1mm的河沙、12.5Kg粒径小于2mm且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进行混合,形成155Kg回填土壤;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回填土壤回填至树穴内;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即刻浇灌6.6Kg甲基托布津稀释剂,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20倍后形成的溶液。实验3、取5Kg竹屑和3.9Kg水混合煮沸23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该竹屑标示为E;取5Kg改性竹屑标示为F,将E和F同时摊铺在室内的围栏中且E和F相互隔开,E和F的摊铺面积和摊铺厚度均相同,E和F每天均浇水0.1Kg并翻动一次,每天观察一次E和F是否发霉并记录,记录结果如表3所示:第几天开始发霉E第8天开始发霉F第91天开始发霉表3实验4、取5Kg稻糠和3.4Kg水混合煮沸33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该稻糠标示为G;取5Kg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即与众香子合煮过的稻糠)标示为H,将G和H同时摊铺在室内的围栏中且G和H相互隔开,G和H的摊铺面积和摊铺厚度均相同,G和H每天均浇水0.1Kg并翻动一次,每天观察一次G和H是否发霉并记录,记录结果如表4所示:第几天开始发霉C第7天开始发霉D第51天开始发霉表4实施例3步骤一、根据树种开挖树穴,并留存开挖树穴所得的土壤基质;步骤二、将56Kg粒径小于2mm的竹屑、1.3Kg百里香和43Kg水混合煮沸25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即得到粒径小于2mm的改性竹屑。将130Kg稻糠、4Kg众香子和90Kg水混合煮沸35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即得到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将100Kg土壤基质、33Kg泥炭土、4.13Kg粒径小于2mm的改性竹屑、7Kg平均粒径为0.5~1mm的河沙、13Kg粒径小于2mm且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进行混合,形成157.13Kg回填土壤;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回填土壤回填至树穴内;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即刻浇灌4.7Kg甲基托布津稀释剂,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20倍后形成的溶液。实验5、取5Kg竹屑和3.8Kg水混合煮沸25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该竹屑标示为J;取5Kg改性竹屑标示为K,将J和K同时摊铺在室内的围栏中且J和K相互隔开,J和K的摊铺面积和摊铺厚度均相同,J和K每天均浇水0.1Kg并翻动一次,每天观察一次J和K是否发霉并记录,记录结果如表5所示:第几天开始发霉J第11天开始发霉K第96天开始发霉表5实验6、取5Kg稻糠和3.5Kg水混合煮沸35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该稻糠标示为M;取5Kg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即与众香子合煮过的稻糠)标示为N,将M和N同时摊铺在室内的围栏中且M和N相互隔开,M和N的摊铺面积和摊铺厚度均相同,M和N每天均浇水0.1Kg并翻动一次,每天观察一次M和N是否发霉并记录,记录结果如表6所示:第几天开始发霉M第8天开始发霉N第53天开始发霉表6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晒干的标准为物质的含水率小于1.5%。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低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泥炭土能够改善粘性土壤易板结的缺陷,还能够改善的保温、升温能力,能够提高粘性土壤在早春时的升温速率,泥炭土还能够提高粘性土壤的肥力。添加河沙可以降低粘土中粘粒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添加稻糠和竹屑可以降低粘性土壤的容重,增加粘性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透气性,同时也为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附着条件。甲基托布津稀释剂具有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杀死粘性土壤中的害虫、虫卵等。百里香具有抗微生物、抗菌、抗痉挛、抗腐败、抗昆虫毒液和杀菌的作用。百里香和竹屑合煮,能够显著提高竹屑的抗腐败效果,根据实验1、实验3、实验5可知,改性竹屑的防腐能力是竹屑的8~11倍。竹屑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相对比稻糠,竹屑更利于微生物附着;在竹屑的作用下,首先会使得粘性土壤的结构变得疏松多孔,再加上由于竹屑本身具有非常多的毛细管,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性土壤的毛细作用,粘性土壤的通透性和透水性显著提高;并且竹屑分解后还能提供有机质,进一步提高粘性土壤的肥力。众香子含有刺激性气味,对细菌的生长有仰止作用,众香子和稻糠合煮,能够显著提高稻糠的抗腐败效果,根据实验2、实验4、实验6可知,经过防腐杀菌处理后的稻糠的防腐能力是未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的6~7倍。稻糠经过防腐杀菌处理后不易腐败,竹屑经过改性后不易腐败且改性竹屑的防腐时间比经过防腐杀菌处理后的稻糠要长,经过防腐杀菌处理的稻糠和改性竹屑能够按照时间梯度依次分解,在前期不会带来杂菌,能够连续且长时间的改善粘性土壤的通透性、透气性以及保水保肥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