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树种开挖树穴,并留存开挖树穴所得的土壤基质;
步骤二、将土壤基质、泥炭土、河沙、稻糠按照质量比为100:(30~33) :(6~7) :(12~13)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回填土壤;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回填土壤回填至树穴内;
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即刻浇灌甲基托布津稀释剂,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的用量与步骤三中回填土壤的质量比为(3~5):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泥炭土中还添加有改性竹屑,所述泥炭土和改性竹屑的质量比为8:1;所述改性竹屑的制作方法如下,将竹屑、百里香和水按照质量比(50~56):(1.1~1.3):(38~43)的比例混合煮沸20~25min,再将竹屑捞出晒干即得到改性竹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稻糠经过防腐杀菌处理,其步骤如下:将稻糠、众香子和水按照质量比(120~130):(3~4):(80~90)的比例混合煮沸30~35min,再将稻糠捞出晒干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托布津稀释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水稀释20倍的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屑的粒径小于2mm,所述改性竹屑的粒径小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粘性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糠的粒径小于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