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43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剂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含有啶虫脒复配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蓟马系小型昆虫,属缨翅目害虫,锉吸式口器。蓟马全生育阶段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类型。近年来在瓜果蔬菜棉花上蓟马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特别在保护地栽培的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上,大有“小虫”成大害的趋势。由于保护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蓟马的发生,并由于其繁殖速度快,若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灾害性危害,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及果实的品质。因此,要重视蓟马防治,以免“小虫”成大害。蓟马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如茄子、黄瓜、西瓜等)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蓟马的药剂较多,如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联苯菊酯等,丁烯氟虫腈、印楝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吡蚜酮、乐果、毒死蜱等,但当前,大多数药剂对蓟马的防效较差,尤其是菊酯类、吡虫啉等药剂已经产生严重抗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开发一种“作用机理”兼顾,同时又要考虑到“作用互补”和“一喷多治”或“一喷全治”的特色的、合理搭配的农药复配制剂,一直是人们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效快、持效期长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虫剂组合物含有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啶虫脒1-20份和双三氟虫脲1-80份。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啶虫脒2-10份和双三氟虫脲2-40份。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啶虫脒4-6份和双三氟虫脲5-30份。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组合物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所述其他助剂为矿物质载体、有机溶剂、崩解剂、增稠剂或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矿物质载体为固体载体;所述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的总量为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总量的1-80wt%。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和湿润剂均为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或吐温80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烷基苯、溶剂油、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苯甲醇、环己醇,以及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吡咯烷酮、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或植物油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膨润土或尿素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粘合剂和增稠剂均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大豆蛋白、骨胶、硫酸钠、石膏、松香、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海藻酸钠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优选地,所述固体载体为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或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例如微分散的硅酸或氧化铝。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溶性液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由蓟马等引起的植物虫害的药物。优选地,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应用,能有效防治茄子、黄瓜、节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上的瓜蓟马、葱蓟马等,此外能有效防治稻蓟马、西花蓟马等。相对而言,控制害虫生长发育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可有效控制成虫产卵、抑制卵孵化及影响幼虫蜕皮,从而降低害虫基数,控制害虫危害,进而减少农药使用量,最终达到综合防治害虫目的。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CAS:201593-84-2。是韩国东宝化学公司从2000多个苯甲酰脲衍生物中筛选出的高活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于新型2-氯-3,5-双(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基脲衍生物,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且生物活性高。双三氟虫脲对昆虫具有显著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对白粉虱有特效,比世界专利WO95/3371l公布的2-溴-3,5-双(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基脲的活性高25~50倍。该化合物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影响内表皮生成,使昆虫不能顺利蜕皮而死亡,能有效防治蔬菜、茶叶、棉花等多种植物的大多数鳞翅目害虫,对抗性害虫普遍有效,且对作物、天敌、人畜和环境高度安全。啶虫脒(acetamiprid),CAS:135410-20-7。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配杀虫剂主要由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增效作用显著,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或悬浮剂或可溶性液剂或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等,稀释一定倍数后喷施农作物,可显著增加由蓟马等引起的植物虫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具有药效快、持效期长的特点。两者作用机理不同,复配延缓了蓟马的抗药性,延长两种化合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环境和人类安全,生态效益极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原料:啶虫脒1.23%双三氟虫脲98.77%将上述两种原料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到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2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原料:啶虫脒95.2%双三氟虫脲4.8%将上述两种原料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到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3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即得到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4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即得到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5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8%啶虫脒+50%双三氟虫脲可湿性粉剂)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即得到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6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1.5%啶虫脒+15%双三氟虫脲可湿性粉剂)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即得到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7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5%啶虫脒+30%双三氟虫脲水分散粒剂)按以下步骤制备:将上述原药和粉状载体、分散剂、润湿剂、粘结剂及崩解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所得颗粒状产品即为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8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5%啶虫脒+10%双三氟虫脲微乳剂)按以下步骤制备:将上述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透明微乳剂(即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9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10%啶虫脒+20%双三氟虫脲可溶性液剂)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到透明状可溶性液剂(即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10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5%啶虫脒+10%双三氟虫脲乳油)按以下步骤制备:啶虫脒5.0%双三氟虫脲10.0%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即得到透明状乳油(即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11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15%啶虫脒+25%双三氟虫脲悬浮剂)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水、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经砂磨机研磨得到均匀的悬浮液(即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12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3%啶虫脒+15%双三氟虫脲水乳剂)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分别将原药、溶剂油和乳化剂混合均匀配制成透明的油相,将水和乙二醇混合均匀配制成水相,然后将水相加入油相,并由高速剪切机剪切30分钟,即得到白色的乳状液产品(即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13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10%啶虫脒+40%双三氟虫脲水分散粒剂)按以下步骤制备:将上述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粘合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即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实施例14本实施例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20%啶虫脒+65%双三氟虫脲可湿性粉剂)按以下步骤制备:按上述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5μm以下),即得到本实施例的含有啶虫脒的杀虫剂组合物。以上实施例1-14中的百分数均为质量分数。验证试验上述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这两种药剂化学结构完全不同,作用机制也不相同,不存在交互抗药性。二者通过特定的用量关系配比,相互协同增效,对蓟马引起的植物虫害起到了突出的防治效果,较单独使用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效果显著、突出,以下通过具体验证试验进行说明。试验例1啶虫脒与双三氟虫脲复配对棕榈蓟马的增效试验为了验证啶虫脒与双三氟虫脲复配对防治农业生产上的蓟马的增效,进行以下试验。试验采用棕榈蓟马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8-2007》。首先在预实验基础上,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蓟马死亡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取一定药剂以丙酮定容,在直径9cm的玻璃培养皿底,铺一张同样直径的滤纸,用移液器吸取1mL药液均匀滴于滤纸上,待丙酮挥发后,用毛笔将棕榈蓟马20头移入培养皿。0.5~1h后待虫身沾满药剂后放入番茄叶片(棕榈蓟马饲料),然后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封口。24h后检查各处理蓟马的死亡数和存活数(以毛笔尖触动虫体,不动者为死亡),计算死亡率。每处理重复4次,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通过死亡率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L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啶虫脒与双三氟虫脲组合对棕榈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处理LC50(mg/L)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CTC)啶虫脒(A)10.2743---双三氟虫脲(B)104.5149---A+B=1%+1%14.052673.1154.92133.14A+B=1%+40%69.479314.7912.03122.93A+B=1%+60%71.429814.3811.31127.19A+B=1%+80%75.119213.6810.94124.98A+B=2%+40%58.070217.6914.12125.27A+B=4%+40%42.611824.1118.03133.75A+B=10%+40%25.453740.3627.86144.86A+B=20%+40%19.071453.8739.89135.06A+B=30%+40%16.874460.8948.47125.61A+B=10%+1%8.8443116.1791.80126.54A+B=20%+1%8.6062119.3895.71124.74由表1室内毒力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啶虫脒与双三氟虫脲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的复配对棕榈蓟马具有较好的毒力,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试验例2实施例1~14在豇豆田防治蓟马田间防效试验发明人于2015年4月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14在豇豆作物上防治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啶虫脒与双三氟虫脲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对防治蓟马具有显著增效作用。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2,并设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分别于施药前和施药后1、3、7天进行活虫数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定点调查5株,每株分别取上、中、下各2个花序,记录药前和药后花序活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方法: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数×100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表2供试药剂用药量表3各处理对蓟马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注:表中数据为三次重复平均值。由表3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蓟马田间防效都很好,显著优于现有技术。具体的说,施药后第一天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实施例12、13,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单剂防效相对较差。施药后第三天和第七天,实施例12、13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三天防效均在95%以上,七天防效均在80%以上,其次是乙基多杀菌素,三天和七天防效分别为89.02%和75.98%,啶虫脒和双三氟虫脲单剂防效相对较差。综上所述,本发明含有啶虫脒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对防治蓟马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不仅提高了防效,而且延长了持效期,降低用药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所以,本复配制剂的发明与推广对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