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板下栽培黄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农业能提高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实现阳光、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达到了农业和发电的双向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光伏发电成本高、利润低的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光伏农业模式是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农业种植大棚棚顶,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模式,仅限小规模应用、难入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而且光伏农业大棚需对大棚进行加固,将光伏设施安装于大棚上需要全框架高标准支架系统,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因此光伏农业大棚应用范围窄、成本较高,利润空间并不大。如果能有效利用规模较大、能并网的地面式集中式光伏电站,选择好适合的品种在不搭建大棚的情况下,直接在太阳能光伏板下进行农作物和药材种植,光伏农业肯定大有可为。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种植物根茎的总称。我国有3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黄精、多花黄精及滇黄精3种植物为其原生药来源。作为常用药材,黄精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而且在研制新药和开发保健品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由于人工栽培量较小,黄精药材来源主要以野生采集为主,黄精的栽培技术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随着市场对药材黄精需求量的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采集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黄精野生资源。由此人们逐渐开始对黄精的野生变家种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等加以研究。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但对黄精的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甚少,研究深度也不够,许多研究报告中对黄精的栽培描述多处于简单的重复描述。近年来,随着黄精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黄精人工栽培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体,因此规范黄精的种植势在必行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下栽培黄精的方法,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壤资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光伏板下栽培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面式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板下的空地作为栽种场地;
(2)开沟:在所述栽种场地开设移栽沟,并在移栽沟内施入有机肥;
(3)定植:将黄精苗根部放置于移栽沟内定植;
(4)覆土:将移栽沟两侧的土壤覆盖于已经定植的黄精苗上,并扶正黄精苗;
(5)栽培管理:每年于5、7、10、12月各进行1次,浅锄施入有机肥并适当培土;
(6)采收:栽培栽培2~3年之后,于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采收,挖取根茎。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移栽沟的沟深为35~45cm。
有机肥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定植之后黄精苗之间的株行距15~25c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进行栽培管理时,不定期对所属栽培土壤进行浇水,保持栽培基质水份含量在20%~6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进行栽培管理时,施入的有机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尿素5~12份、硫酸铵4~10份、腐殖酸15~25份、磷酸二氢钾5~10份、钙镁磷肥8~18份、谷胱甘肽2~10份、食用菌菌渣25~45份。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尿素7份、硫酸铵8份、腐殖酸15份、磷酸二氢钾5份、钙镁磷肥9份、谷胱甘肽5份、食用菌菌渣45份。
作为优选,所述食用菌菌渣为木耳菌渣、竹荪菌渣以及松口蘑菌渣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食用菌菌渣为松口蘑菌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选择光伏板下的地面作为栽培基地,地面式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太阳能光伏板下大量的闲置空间能为黄精栽培种植提供空间,由于光伏板吸光吸热,光伏板下的闲置空地具有免太阳直接照射和阴凉的特点,使土地利用率提高,并避免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实现“光药互补”,促进光伏能源产业和光伏农业共同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下栽培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面式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板下的空地作为栽种场地;
(2)开沟:在所述栽种场地开设移栽沟,移栽沟的沟深为35~45cm,并在移栽沟内施入牛粪和羊粪混合而成的有机肥;
(3)定植:将黄精苗根部放置于移栽沟内定植,定植之后黄精苗之间的株行距15~25cm;
(4)覆土:将移栽沟两侧的土壤覆盖于已经定植的黄精苗上,并扶正黄精苗;
(5)栽培管理:每年于5、7、10、12月各进行1次,浅锄施入有机肥并适当培土,不定期对所属栽培土壤进行浇水,保持栽培基质水份含量在30%,其中有机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尿素7份、硫酸铵8份、腐殖酸15份、磷酸二氢钾5份、钙镁磷肥9份、谷胱甘肽5份、食用菌菌渣45份,食用菌菌渣为木耳菌渣、竹荪菌渣以及松口蘑菌渣混合而成。
(6)采收:栽培栽培2~3年之后,于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采收,挖取根茎。
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技术进行黄精生产栽培,亩产可达60公斤,而一般性栽培的黄精,产量非常低下,亩产仅为15公斤。
实施例2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下栽培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面式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板下的空地作为栽种场地;
(2)开沟:在所述栽种场地开设移栽沟,移栽沟的沟深为35~45cm,并在移栽沟内施入牛粪和羊粪混合而成的有机肥;
(3)定植:将黄精苗根部放置于移栽沟内定植,定植之后黄精苗之间的株行距15~25cm;
(4)覆土:将移栽沟两侧的土壤覆盖于已经定植的黄精苗上,并扶正黄精苗;
(5)栽培管理:每年于5、7、10、12月各进行1次,浅锄施入有机肥并适当培土,不定期对所属栽培土壤进行浇水,保持栽培基质水份含量在40%,其中有机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尿素7份、硫酸铵8份、腐殖酸15份、磷酸二氢钾5份、钙镁磷肥9份、谷胱甘肽5份、食用菌菌渣45份,食用菌菌渣竹荪菌渣以及松口蘑菌渣混合而成。
(6)采收:栽培栽培2~3年之后,于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采收,挖取根茎。
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技术进行黄精生产栽培,亩产可达63公斤,而一般性栽培的黄精,产量非常低下,亩产仅为15公斤。
实施例3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下栽培黄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地面式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板下的空地作为栽种场地;
(2)开沟:在所述栽种场地开设移栽沟,移栽沟的沟深为35~45cm,并在移栽沟内施入牛粪和羊粪混合而成的有机肥;
(3)定植:将黄精苗根部放置于移栽沟内定植,定植之后黄精苗之间的株行距15~25cm;
(4)覆土:将移栽沟两侧的土壤覆盖于已经定植的黄精苗上,并扶正黄精苗;
(5)栽培管理:每年于5、7、10、12月各进行1次,浅锄施入有机肥并适当培土,不定期对所属栽培土壤进行浇水,保持栽培基质水份含量在60%,其中有机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尿素7份、硫酸铵8份、腐殖酸15份、磷酸二氢钾5份、钙镁磷肥9份、谷胱甘肽5份、食用菌菌渣45份,食用菌菌渣为竹荪菌渣。
(6)采收:栽培栽培2~3年之后,于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采收,挖取根茎。
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技术进行黄精生产栽培,亩产可达65公斤,而一般性栽培的黄精,产量非常低下,亩产仅为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