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16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箱,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推广。网箱养鱼是将池塘密放精养技术运用到环境条件优越的较大水面而取得高产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具有饲养周期短、管理方便、机动灵活、操作简便等优点,网箱养殖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它是在江、河、湖、库水域及常年流水的渠道内设置纤维或金属网片组成的箱体进行投饵或不投饵养鱼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网箱是利用网片装配成的一定形状的箱笼,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鱼类生活的活水环境,是水产养殖生产中的一种先进设施。网箱养殖方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利用水流、风浪和箱中鱼的游动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带走箱内旧水,换进高溶氧的新水并带进新的天然饵料;同时网箱限制了鱼的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加速鱼体增长,也减少了敌害生物的危害,对提高水产品养殖产量发挥了很大作用;网箱是广大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主要养鱼设备,在网箱养鱼长期实践得知,养鱼过程中,由于向网箱投放饵料,网箱中的残饵、剩饵和鱼群的粪便造成网箱周围水体营养高于其它水域,营养高又衍生水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而浮游动植物又是鱼类饵料,所以有一部分野生鱼类长期依附网箱周围。又因鱼类因躲避敌害,如鳜鱼、鮧鱼、鳢鱼等食肉鱼类的侵害,而有一些鱼类想进入网箱生存。

现有的养殖鱼产业,会因为季节和水域的不同,会寻找最佳的养鱼的水域,需要进行移动网箱,现有的移动网箱需要从新拆除安装,现有的网箱需要从新进行打桩固定,在安装的过程中,降低了安装拆卸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通过设置转头,解决了安装拆卸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包括支撑柱和隔网,所述支撑柱包括转柱和套杆,所述转柱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柱上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上设置有防水电池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铰链连接固定杆,所述转柱的的顶端设置有转头,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底网的顶端,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围绕隔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电机上设置有防水操作屏,所述防水操作屏分别与防水电池和转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防水电池和转动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杆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且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头上设置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头,无需人工进行固定桩柱和拆卸桩柱,能够自动完成固定桩柱,大大了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速度,提升了渔民安装的网箱的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101、转柱;102、套杆;2、隔网;3、转动电机;4、防水电池;5、固定环;6、铰链;7、固定杆;8、转头;9、底网;10、防水操作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包括支撑柱1和隔网2,支撑柱1包括转柱101和套杆102,转柱101的顶端设置有转动电机3,转柱101上套接有套杆102,套杆102上设置有防水电池4和固定环5,固定环5通过铰链6连接固定杆7,转柱101的的顶端设置有转头8,支撑柱1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底网9的顶端,四个支撑 柱1的外侧围绕隔网2。

转动电机3上设置有防水操作屏10,防水操作屏10分别与防水电池4和转动电机3电性连接,防水电池4和转动电机3电性连接,便于进行控制转动电机3运转。

每个杆102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固定杆7,且对称分布,加固了支撑柱1稳定性。

转头8上设置有螺纹,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具体的,将支撑柱1稳定好角度,打开转动电机3,带动转柱101和转头8旋转,能够自动完成支撑柱1,无需人工操作,然后再将地方安装在支撑柱1底部,在件隔网安装在支撑柱1的边侧,大大的提高安装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当拆卸时,反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拆装的网箱,通过设置有转头8,无需人工进行固定桩柱和拆卸桩柱,能够自动完成固定桩柱,大大了提高了安装和拆卸的速度,提升了渔民安装的网箱的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性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