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76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科研试验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主要集中在水稻基部危害,药液难以触及,因此存在防治难点。随着近年来稻飞虱危害的日益加重,人们也在不断加强对稻飞虱的研究。由于稻飞虱是典型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目前在人工饲料饲养方面还未有大的突破,所以,采用新鲜稻苗来养殖稻飞虱仍然是当前繁殖稻飞虱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稻苗饲养又分为幼苗室内饲养和盆栽成株苗饲养两种方式,盆栽成株苗饲养虽与田间条件更接近,但是稻苗培育周期长不适合整年饲养,且虫体转移困难,并易引入天敌。因此,更多的试验人员采用幼苗饲养。幼苗批量饲养时,通常做法是,将水稻种子撒在饲养箱底部,采用水和营养液进行稻苗培养,稻苗培养好以后接入稻飞虱;为了保证批次虫龄的统一,成虫产卵每2-3天需要进行一次成虫转移,转移时一般将原饲养箱倒置,轻拍箱体使成虫虫体落入另一个饲养箱内继续产卵,这时,原饲养箱底部的稻苗或者稻芽易散落出来,影响了试验操作。适龄虫体在取虫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且稻苗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人为定时浇水或者营养液,不仅耗费人工,且人为定时浇水在外出时则不适用,一旦外出多日不浇水,稻苗容易因缺水而导致干枯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不仅能够解决饲养箱倒置时稻苗易散落的问题,且能够实现自动保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包括箱体及箱盖,箱盖上设有透气部;在箱体底部上方设有一网状隔层,所述的网状隔层用于固定稻苗根部,网状隔层通过卡槽部固定在箱体底部上方;所述的箱体底部上还盘旋有导水管,所述的导水管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导水管的末端封闭,导水管的前端通过连接开关与供水供液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网状隔层能够将稻苗的根部固定在箱体底部,因此,倒置饲养箱时不会发生稻芽散落的现象。

(2)导水管的连接开关及透水孔能够实现自动保湿或者自动提供营养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箱盖,2.箱体,3.网状隔层,4.连接开关,5.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包括箱体2及箱盖1,箱盖1上设有透气部;在箱体2底部上方设有一网状隔层3,网状隔层3通过卡槽部固定在箱体2底部上方。所述的箱体2底部上还盘旋有导水管5,所述的导水管5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导水管5的末端封闭,导水管5的前端通过连接开关4与供水供液系统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稻苗培养时,先将网状隔层3取出,将稻种播于箱体2底部,采用水或营养液进行培养,在稻种上方固定好网状隔层3。稻苗培养过程中,通过连接开关4调节供水供液的流量大小,使得水或营养液通过导水管5上的透水孔慢慢渗出,能够保证饲养箱内的湿度及稻苗的营养需要。

稻苗长出后,稻芽穿过网状隔层3,其根部仍然在网状隔层3下方沿着箱体2底部水平向生长。倒置饲养箱,由于网状隔层3已经将稻苗根部固定在箱体2底部,因此不会发生稻芽散落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