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免挖栽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717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山药免挖栽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山药免挖栽培器。



背景技术:

山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的营养成分有药用和保健双重价值,在我国有许多省份都有广泛的种植。在现有技术中,山药的种植方法有许多种,较传统的方法是先在种植山药的大田中顺山药种植行挖80公分宽、深度100公分左右的一道种植沟,然后回填虚土,此种植

方法的最大的缺点是种植及收获时挖掘难度大, 人工成本过于大;为解决山药种植前人工挖沟的问题,近几年人们采取空穴栽培法,即用打孔机打孔栽培,此法虽然解决了山药种植前挖沟的问题,但山药收获时挖掘难度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还有一种方法是打孔机打孔后在孔中放入山药引导管(槽)的种植方法,同样,它们都没用解决掉山药收获时挖掘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药收获时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成本的山药免挖栽培器。山药免挖栽培器,它由山药引导栽培管和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两部分组成。

所述山药引导栽培管由引导盖帽和引导栽培管组成。

所述引导盖帽,其形状如一般的瓶盖,其上盖面由多块扇形弹性胶片组成,多块扇形弹性胶片外侧边连接在引导盖帽的外侧壁上端,多块扇形弹性胶片组合后在引导盖帽的上盖面中间形成一个引导孔,山药栽培时,引导盖帽通过其外侧壁套装在呈闭合状的引导栽培管上端的外壁上。

所述引导栽培管为空心状圆柱形引导栽培管,其中间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对折线,通过对折线空心状圆柱形引导栽培管可做到轻松打开、闭合,空心状圆柱形引导栽培管两侧侧壁上设有许多山药毛根孔,两侧侧壁上端还各设有一个提手孔。

所述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为下开口状夹子,其开口尺度略小于山药引导栽培管上端,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上端为提手把,提手把下端两侧连接有提臂,提臂在外力作用下有少许张合的余地,提臂下端平设有底牙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山药免挖栽培器中山药引导栽培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引导盖帽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扇形弹性胶片2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山药引导栽培管1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山药免挖栽培器的实施例,山药免挖栽培器,它由山药引导栽培管和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2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山药引导栽培管由引导盖帽2和引导栽培管1组成;如图2、图3所示,引导盖帽2,其上盖面由多块扇形弹性胶片22组成,多块扇形弹性胶片22外侧边连接在引导盖帽的外侧壁21上端,多块扇形弹性胶片22组合后在引导盖帽的上盖面中间形成一个引导孔23;如图1所示,引导盖帽2通过其外侧壁21套装在呈闭合状的引导栽培管1上端的外壁上;如图4所示引导栽培管1中间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对折线13,引导栽培管1两侧侧壁上设有许多山药毛根孔12,两侧侧壁上端还各设有一个提手孔11;如图5所示,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3为下开口状夹子,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3上端为提手把31,提手把下端两侧连接有提臂32,提臂32下端平设有底牙柱33。

本实用新型山药免挖栽培器大田种植山药过程中,首先用打孔机大田打孔,打孔直径、深度以轻松放入山药引导栽培管为宜,然后将山药种芽底部对准引导盖帽上盖面中间的引导孔后即可对山药种芽进行覆土处理,覆土厚度六至八公分即可,山药在生长过程中,生长根系会在引导盖帽上端纵向生长,其可食用根茎部分有竖向生长特性,所以它会竖向进入山药引导栽培管内生长,上盖面由多块扇形弹性胶片组成,在山药后期生长过程中,其可轻松使上盖面的扇形弹性胶片变形,所以其不影响山药后期生长,另外引导栽培管两侧侧壁上设有许多山药毛根孔可保证山药根茎水分供应及毛根生长的需求。山药采收时,只需要刨开土壤表土至露出引导栽培管两侧侧壁上端的提手孔即可,这时双手用力微微掰开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下端的提臂,待提臂下端平设底牙柱对准引导栽培管两侧侧壁上端的提手孔后松开,提臂在外力消除后提臂下端平设有底牙柱进入引导栽培管两侧侧壁上端的提手孔内,这时我们可握住山药引导栽培管提手上端的提手把,然后用力向上提起即可将山药引导栽培管连同山药根茎一块拉出(山药毛根没有力度可轻易断开,山药种植时,打孔机大田打孔,打孔直径、深度又是以轻松放入山药引导栽培管为宜,所以山药引导栽培管连同山药根茎一块拉出对农民来说没有难度),拉出后,去掉山药引导栽培管上端的引导盖帽后即可轻松通过引导栽培管中间侧壁上设置的竖向对折线打开引导栽培管,然后可做到轻松取出山药根茎。山药免挖栽培器重复多次使用,下季使用时同上依次操作即可。本技术的应用,根本上解决了山药收获时挖掘难度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