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农业技术理念的北方设施基质盆栽茶树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731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基于现代农业技术理念的北方设施基质盆栽茶树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质盆栽、设施种植茶树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南茶北移”是我国茶叶科研人员多年的夙愿,但由于茶树“喜酸、喜铝、嫌钙”的特性,导致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无法种植茶树。目前,茶树北移比较成功的范例为“太行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占义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在太行山区海拔600米以上的粽壤引种茶树成功。粽壤pH值6.2左右,呈现微酸性。但是还没有解决北方平原地区石灰性土壤上茶树种植的问题。

设施栽培、基质栽培技术已经在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上广泛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由于某一区域的土壤、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不适宜某种作物生长而不能种植的问题。目前,山东日照地区已有大棚内种植茶树的技术,此项技术需要选择pH值4-6.5的酸性土壤上种植。目前有关设施基质盆栽种植茶树的技术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代农业技术理念的北方设施基质盆栽茶树种植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现代农业技术理念的北方设施基质盆栽茶树种植系统,该系统运用现代农业的设施栽培、基质栽培、生产观光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系列技术和理念搭建,其结构中包括设施茶园日光温室;此设施茶园日光温室内构建有用于盛放茶树栽培基质的深度不小于40cm的条形栽培阵列,此条形栽培阵列由栽培盆沿东西方向分组排列构成或直接采用多组条形培养槽组成;在此设施茶园日光温室内还设置有复合灌溉系统,此系统包括依次接连的水源供给设施、前端水处理设施、复合施肥设施、浇灌终端设施;所述水源供给设施采用地下供水设施或市政供水设施,所述前端水处理设施采用具有钙离子除去能力的净水设备,所述复合施肥设施至少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微量元素施肥罐和富硒、富锌复合施肥罐;所述浇灌终端设施采用滴灌管网或喷灌管网或渗灌管网;在此设施茶园日光温室内还设置有自动化温度控制系统和/或自动化湿度控制系统和/或自动化光照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条形栽培阵列设施的底部均设置排水孔,排水孔下方设置溢渗水回收槽,此溢渗水回收槽的底端沿条形栽培阵列的长边形成缓坡,在缓坡的最低端设置溢渗水回收箱,溢渗水回收箱的进、出水口端均设置滤网装置,并通过管路与所述复合灌溉系统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条形栽培阵列完全陷地设置或者半陷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施茶园日光温室的顶面设置遮阴保温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施茶园日光温室的侧面设置被动和/或主动通风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施茶园日光温室内还分散设置有赏茶品茶休闲设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基质种植茶树,能够突破土壤酸碱性的限制,极大扩展茶树的种植区域;采用设施栽培技术,能够人工调控茶树生长的温、湿度,营造茶树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茶树的需肥规律,调配各种营养元素。北方地区地下水钙含量较高,不利于茶树生长,需要用纯水系统去除水中钙离子,然后再配置营养液浇灌茶苗。通过合理添加对人体有益的硒、锌等微量元素,生产“富硒茶”、“富锌茶”等特色茶叶。应用此项技术,既可以建设集观赏、采茶、品茶为一体的茶文化休闲体验观光园,也可以建设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色茶叶生产基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溢渗水回收槽及溢渗水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设施茶园日光温室(1)、遮阴保温网(2)、通风系统(3)、条形栽培阵列(4)、溢渗水回收槽(5)、溢渗水回收箱(6)、水源供给设施(7)、前端水处理设施(8)、大量元素施肥罐(91)、微量元素施肥罐(92)、富硒、富锌复合施肥罐(93)、浇灌终端设施(10)、赏茶品茶休闲设施(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设施茶园日光温室的系统化构成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包括设施茶园日光温室1,其顶面设置遮阴保温网2,其侧面设置被动和主动通风系统3;设施茶园日光温室1内构建有用于盛放茶树栽培基质的深度为40cm的条形栽培阵列4,条形栽培阵列4半陷地设置,其采用多组条形培养槽组成,条形栽培阵列4设施的底部均设置排水孔,排水孔下方设置溢渗水回收槽5,此溢渗水回收槽5的底端沿条形栽培阵列4的长边形成缓坡,在缓坡的最低端设置溢渗水回收箱6,溢渗水回收箱6的进、出水口端均设置滤网装置,并通过管路与下述的复合灌溉系统连通;在此设施茶园日光温室1内设置的复合灌溉系统包括依次接连的水源供给设施7、前端水处理设施8、复合施肥设施、浇灌终端设施10;水源供给设施7采用地下供水设施或市政供水设施,前端水处理设施8采用具有钙离子除去能力的净水设备,复合施肥设施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91、微量元素施肥罐92和富硒、富锌复合施肥罐93;浇灌终端设施10采用喷灌管网实现;在此设施茶园日光温室1内还设置有自动化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湿度控制系统和自动化光照控制系统,还分散设置有赏茶品茶休闲设施20。

实施例2、基于设施茶园日光温室的北方茶树种植技术

步骤1建设设施茶园:依据“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GB/T 19165-2003)建设设施茶园,并且要加遮阴网,保证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10℃、夏季温度不高于30℃。茶文化休闲体验观光园可自行设计,温度要求同上。

步骤2安装纯水设备:北方地区由于地下水钙含量比较高,钙元素含量过高,会对茶树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灌溉用水含钙量比较高的地区需要安装纯水设备,设备标准参照纯水机CJ/T 168-2002标准。

步骤3配制基质:首先将珍珠岩、蛭石先后用自来水、纯净水冲洗,然后按照每10份基质中含有1-3份的珍珠岩、1-3份的蛭石、4-8份的草炭土的比例进行配制,混匀备用。

步骤4配制营养液: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和需肥规律分别配制大量元素营养液、微量元素营养液、富硒营养液、富锌营养液。

步骤5装盆定植茶苗:选择高度40cm以上的花盆,装填基质30cm以上。也可选用宽30cm、高40cm、长度200cm(或任意长度)底部有放水孔的培养槽种植。基质装填30cm以上。并灌水至基质全部湿透,然后种植茶苗,每盆种植茶苗4-8株。

步骤6浇灌营养液:每株茶苗需要上述大量元素营养液100-300ml,微量元素营养液50-200ml,两种营养液分开施用。大量元素营养液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微量元素营养液每隔30-40天施用一次。富硒营养液、富锌营养液可单独施用也可混合施用,施用时间与其它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分开,每隔20-30天喷施一次,连续施用3-4次,采茶前30天停止使用。

步骤7生长期控制:控制茶树生长温度在10-30℃,相对湿度不低于50%,光照适宜。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