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11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棚已成为当今农业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目前,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绿色有机蔬菜,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成为广大菜农的共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优质优价的意识,成为广大菜农改进生产设施,改进生产技术,由此而来的就是产品更优质,回报更丰厚。最近几年,国家积极引导,菜农的科技水平不高,我国的蔬菜、水果生产正在逐步走向世界。通过对生产技术的严格要求,农药化肥的严格控制,我国的蔬菜产品质量已经与国际标准同步,正在向世界蔬菜强国大步迈进。然而在我国的南方和沿海地区,每年都会有台风或强暴雨天气给大棚种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破坏。越是高大的大棚,受到的影响越大。为解决该问题,可以提高大棚的强度,或者减少大棚的体积。公开号CN 104303894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活动式升降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主体上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通过一活动式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以实现在所述大棚主体上升降。公开号CN 204907353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立柱支架机构、升降支架机构、升降装置和大棚支架,所述立柱支架机构安装在大棚支架内,所述升降支架机构套接在立柱支架机构外并与立柱支架机构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大棚支架顶部并与升降支架机构固定连接。上述方法虽然可以解决降低大棚高度,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的目的,然而建立升降支架、升降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用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结构简单、易于推广的可升降大棚,解决现有技术的升降温室大棚需要建立单独升降支架、升降装置且结构复杂、不易维护、成本高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的大棚,包括大棚、顶棚、遮阳网,顶棚位于大棚上方,遮阳网位于顶棚上方。大棚包括有大门、大棚立柱、大棚横梁、通风窗,大棚立柱与大棚横梁间有支撑杆交叉连接。顶棚支撑杆上、下部均开有固定孔,大棚立柱上部也开有固定孔,顶棚支撑杆穿入大棚立柱内,通过插销穿过两者的固定孔固定。调节顶棚支撑杆的固定孔位,可以升高或降低顶棚的排水坡度和高度。遮阳网支撑杆与顶棚支撑杆的连接方式,遮阳网支撑杆下部开有多个凹槽,遮阳网支撑杆插入顶棚支撑杆中,通过紧固螺丝拧入遮阳网支撑杆下部的凹槽来固定。遮阳网支撑杆与大棚立柱的连接方式,遮阳网支撑杆下部开有多个通孔,遮阳网支撑杆插入大棚立柱中,将插销穿过大棚立柱上的固定孔和遮阳网支撑杆上的通孔,从而固定遮阳网支撑杆。

顶棚一端与大棚纵向横梁固定,并在与大棚立柱交汇的地方开有排水孔,并通过固定在大棚立柱上的排水管,将顶棚的雨水排到大棚内的雨水收集渠道。大棚立柱由钢型材(圆管或方形中空型材)固定在大棚地基上,相邻大棚立柱之间有支撑杆或钢缆交叉连接,增强大棚强度。大棚立柱上方设有大棚横梁(横向和纵向连接)增强大棚强度。顶棚其余部分由顶棚支撑杆逐次升高,形成排水坡度。顶棚的顶部和侧面采用柔性的透光防水材料(如透光塑料薄膜)固定在顶棚上方的支撑梁和顶棚支撑杆上。

顶棚上方还设有遮阳网。遮阳网支撑杆支撑遮阳网横梁,黑色的遮阳网覆盖在遮阳网横梁上面。每相邻两根遮阳网横梁之间设一幅遮阳网。遮阳网一端固定在遮阳网纵向横梁,另一端固定在在卷轴上,通过牵引滑轮拉动牵引绳控制卷轴在遮阳网横梁上的位置,从而控制顶棚上方的遮阳面积。为防止遮阳网被风吹偏离遮阳网横梁,可在遮阳网横梁上增加钢绳将遮阳网限制在钢绳和遮阳网横梁之间。为了便于调节遮阳网,在卷轴两端可以加上凹形滚轮,沿遮阳网横梁滚动。由于遮阳网较轻且透风,遮阳网支撑杆和遮阳网横梁可选用PVC管材或棒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可升降大棚,在台风或强暴雨天气到来前,通过收紧遮阳网,拧松紧固螺丝,拔出插销,将顶棚和遮阳网降低到大棚横梁上并固定。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强度高,抗风能力强。从而将台风或强暴雨天气对大棚的影响降到最低。顶棚一端固定在大棚横梁上,其余部分可以调节高度,有利于大棚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大棚内部空间满足植物的需要和根据季节调节顶部雨水的排水坡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复杂的升降支架、升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升降大棚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棚支撑杆与大棚立柱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遮阳网支撑杆于顶棚支撑杆连接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窗防虫网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窗防虫网安装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遮阳网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大门,2、通风窗,2.1、U型槽,2.11、半圆形凸起,2.2、弹簧,2.3、防虫纱网,3、大棚立柱,3.1、插销,4、顶棚支撑杆,4.1、紧固螺丝,5、遮阳网支撑杆,6、顶棚,7、大棚横梁,8、遮阳网横梁,8.1、遮阳网,8.2、牵引绳,8.3、钢绳,8.4、卷轴,8.5牵引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一种可升降的大棚,包括由两个跨度组合而成的大棚、顶棚6、遮阳网8.1,顶棚6位于大棚上方,遮阳网8.1位于顶棚上方。大棚包括有大门1、大棚立柱2、大棚横梁7、通风窗2,大棚立柱2与大棚横梁7间有支撑杆交叉连接。

顶棚6一端与大棚纵向横梁固定,并在与大棚立柱3交汇的地方开有排水孔,并通过固定在大棚立柱3上的排水管,将顶棚的雨水排到大棚内的雨水收集渠道。大棚立柱3由钢型材(圆管或方形中空型材)固定在大棚地基上,相邻大棚立柱3之间有支撑杆或钢缆交叉连接,增强大棚强度。大棚立柱3上方设有大棚横梁7(横向和纵向连接)增强大棚强度。顶棚6其余部分由顶棚支撑杆4逐次升高,形成排水坡度。顶棚6的顶部和侧面采用柔性的透光防水材料(如透光塑料薄膜)固定在顶棚上方的支撑梁和顶棚支撑杆4上。如附图2所示,顶棚支撑杆4上、下部均开有固定孔,大棚立柱3上部也开有固定孔,顶棚支撑杆4穿入大棚立柱3内,通过插销3.1穿过两者的固定孔固定。调节顶棚支撑杆4的固定孔位,可以升高或降低顶棚6的排水坡度和高度。

顶棚6上方还设有遮阳网8.1。遮阳网支撑杆5支撑遮阳网横梁8,黑色的遮阳网覆盖在遮阳网横梁8上面。每相邻两根遮阳网横梁8之间设一幅遮阳网。遮阳网一端固定在遮阳网纵向横梁,另一端固定在在卷轴8.4上,通过牵引滑轮8.5拉动牵引绳8.2控制卷轴8.4在遮阳网横梁8上的位置,从而控制顶棚上方的遮阳面积。为防止遮阳网8.1被风吹偏离遮阳网横梁8,可在遮阳网横梁8上增加钢绳8.3将遮阳网8.1限制在钢绳8.3和遮阳网横梁8之间。如附图6所示,为了便于调节遮阳网8.1,在卷轴8.4两端可以加上凹形滚轮,沿遮阳网横梁8滚动。由于遮阳网8.1较轻且透风,遮阳网支撑杆5和遮阳网横梁8可选用PVC管材或棒材,减轻重量。如附图3所示,遮阳网支撑杆5与顶棚支撑杆4的连接方式,遮阳网支撑杆5下部开有多个凹槽,遮阳网支撑杆5插入顶棚支撑杆4中,通过紧固螺丝4.1拧入遮阳网支撑杆5下部的凹槽来固定。遮阳网支撑杆5与大棚立柱3的连接方式,遮阳网支撑杆5下部开有多个通孔,遮阳网支撑杆5插入大棚立柱3中,将插销3.1穿过大棚立柱3上的固定孔和遮阳网支撑杆5上的通孔,从而固定遮阳网支撑杆5。

大棚四周设有通风窗2,顶棚6的侧立面也可以设置通风窗2。通风窗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可以整体拆卸。所述通风窗2设有防虫纱网2.3和活动透光塑料膜。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所述通风窗2边框由U型槽架2.1构成,防虫纱网2.3嵌入U型槽2.1内并通过弹簧2.2固定,透光塑料膜装在防虫网内侧或外侧,透光塑料膜上端固定在通风窗2的上部U型槽架2.1上,透光塑料膜下端有一卷轴,通过调整卷轴的高度来调节通风窗的通风面积。当降低顶棚6的高度时,可以将顶棚6的侧立面的通风窗整体拆卸下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