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5683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在容器、促成温床或者温室里栽培花卉、蔬菜或稻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棚主要用于培养果蔬等农作物,适于大面积覆盖,其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又由于可使用轻便的骨架材料,容易建造和造形,可就地取格,建筑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并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在我国北方旱区发展很快。

然而,现有大棚使用期间增长后,灰尘污染、吸附水滴、薄膜老化等问题出现,使得透光率减少10-30%。另外,大棚内的浊度将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外界气温下降而下降,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较大的昼夜温差的问题,越是低温期温差越大。因此,在进行蔬菜大棚栽培时,必须掌握大棚内环境的特点,特别是在北方等严寒地区,若不能控制好大棚内温度的变化,导致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大棚内果树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以解决在北方等严寒地区,大棚存在的保温效果差、温差过大的问题。

基础方案: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外部覆盖有气囊,所述气囊为透明气囊,所述气囊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大棚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气囊与大棚本体接触的表面还安装有若干灯,所述大棚本体上还设有控制灯的第一开关,所述灯和第一开关之间电连接有若干电线,所述大棚本体外部还设有用于固定电线的线卡,每两条所述电线通过线卡连接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电线形成的线路与大棚本体相连。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大棚本体外部覆盖有透明气囊,与大棚本体接触的一面还安装有若干灯,大棚本体上还设有控制灯的第一开关,灯与第一开关通过电线连接,电线通过大棚本体外设置的线卡固定,每两条电线交叉时,通过线卡连接呈十字形分布,如此形成了一个线路网,线路网可以更好的将气囊与大棚本体相对固定,形成一个整体,遇到大风等气候也不至于将大棚毁坏,起到了防风的作用。白天日照的时候,光照通过透明气囊投射到大棚内,此时大棚可以吸收阳光保持内部温度,若大棚内部温度还是处于较低状态,可以通过第一开关打开灯,灯不仅可以用来进一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而且还有利于大棚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于一些昼夜温差较大及北方等严寒地区,夜晚或者阴天的时候,通过灯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也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气囊,达到保温效果的同时,将气囊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入大棚中,一方面大棚内的植物需要进行通风,另一方面气囊中的空气保持有一定温度,进入大棚内可以保持大棚内的温度,形成了空气的循环利用,还有效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在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调节来保持大棚内的温度,有效的解决了大棚内存在的保温效果差、温差过大的问题,此外,本技术方案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相对牢固,实用性强,有防风的作用,同时向大棚内输入了有一定温度的空气,将空气循环利用,进一步保持了大棚的温度,也促进了大棚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上还设有用于保护灯的透明膜;透明膜的设置将灯的位置相对进行了稳固,同时保护了灯,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不与大棚本体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雨刷器,所述雨刷器配合设置有控制其运作的第二开关;由于气候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在大棚本体的外侧凝结有雨霜,或者其他杂质,雨刷器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对气囊外侧进行清洁,从而保持气囊的透光性。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灯为白炽灯;白炽灯成本较低,方便使用,且有较好的发热效果。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灯均匀分布在气囊上,所述第一开关为控制不同方向灯的几个开关组成;灯均分分布以保证可以照射到大棚内的所有地方,通过几个开关可以有效控制不同方向的灯,有利用一些不喜光的植物生长。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灯外配合设置有灯罩,所述灯外设置有一圈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灯罩上;此结构可以有效将灯发散的灯光控制为直竖光,可以进一步保持灯光只投射该方向,此外,灯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温度过高会使灯毁坏甚至爆炸,灯罩可以有效保护灯避免阳光直射,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方案六,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大棚本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处理器和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大棚内温度的变化,当大棚内气温降低或者升高到设定的数值时,可以触发报警器的报警,提醒人们对大棚内的温度及时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中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中电线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大棚本体1,气囊2,进气口3,排气口4,灯5,灯罩6,第一开关7,温度传感器8,透明膜9,雨刷器10,第二开关11,挡板12,电线13,线卡14。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智能保温大棚装置,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外部覆盖有气囊2,气囊2为透明气囊,气囊2与大棚本体1接触的表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灯5以及保护用的透明膜9,本方案中的灯5选用白炽灯,灯5外配合设置有灯罩6,且设置有一圈挡板12,挡板12与灯罩6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控制灯5的第一开关7设置在大棚本体1上,大棚本体1外部还设有用于固定电线13的线卡14,用于连接灯5和第一开关7的电线13通过线卡14连接呈十字形分布,如图3所示,电线13所形成的线路与大棚本体1相连。气囊2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3和排气口4,排气口4与大棚本体1内部连通,气囊2不与大棚本体1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雨刷器10,配合控制其运作的第二开关11设置在大棚本体1上,大棚本体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8。

使用时,在北方等严寒地区,白天有光照的情况下,光照通过透明气囊2投射到大棚内,气囊2对大棚本体1起到保温作用,此时大棚可以吸收阳光保持其内部的温度,人们通过观察温度传感器9的变化,若大棚本体1内温度还是处于较低状态,可以通过第一开关7打开白炽灯5来进一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白炽灯5散发的热量不仅可以传递到大棚内,还可以传递给气囊2中的空气,且白炽灯5提供的灯光有利用大棚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灯罩6和挡板12的结构使得白炽灯5投射的灯光为直竖光,可以针对性覆盖区域对大棚内的植物进行光照和升温。夜晚或者阴天等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灯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此外,气囊2中的空气还可以通过排气口4排入大棚中,可以将气囊2中的空气循环利用到大棚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气囊2中的空气保持有一定的温度,便于植物吸收,保持了大棚内的温度,且有通风的作用。第一开关7控制不同区域的灯打开,有利于促进大棚内不喜光的植物生长,实现了全区域保温分区域光照的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在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调节来保持大棚内的温度,有效的解决了大棚内存在的保温效果差、温差过大的问题,此外,本技术方案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相对牢固,实用性强,有防风的作用,同时向大棚内输入了有一定温度的空气,将空气循环利用,进一步保持了大棚的温度,也促进了大棚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