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枝剪。
背景技术:
人们对果实的采摘通常用手直接折断与果实连接的枝条后便可完成采摘,工作强度大,手动折断茎或者蒂时易对人手部造成伤害,且工作效率低,对于手无法够及的果实,人们需要攀到高处去采摘,十分危险,同时果实采摘的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高枝剪,通过手动下拉拉绳带动剪刀刃张开和通过弹簧将剪刀刃复位闭合后将与果实连接的枝条剪断后果实掉入收果袋内,结构简单,解决了较高位置果实不易采摘的问题,果实连接部分剪断后直接掉入收果袋内,避免果实撒落到地面而造成果实摔伤的现象,结构简单,安全方便,果实便于采摘和收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新型高枝剪,具有手握杆,所述手握杆上端固定有剪切装置,拉绳一端固定在剪切装置下端且拉绳另一端绕过剪切装置上的滑轮后自然下垂,所述剪切装置上固定有收果袋,所述剪切装置通过手动下拉拉绳将剪切装置上的剪刀刃张开和通过剪切装置上的弹簧将剪刀刃复位闭合后将与果实连接的枝条剪断后果实掉入收果袋内。
其中,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勾形杆、剪切杆、滑轮和弹簧,所述勾形杆上端为勾形结构且其下端与手握杆上端固定,所述剪切杆一端为剪刀刃且剪刀刃与勾形杆上端铰接,所述剪切杆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弹簧一端与勾形杆上端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剪切杆连接,所述收果袋固定在勾形杆上且收果袋的袋口位于剪切杆的剪刀刃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勾形杆上端与剪切杆安装滑轮端均制有小耳,所述弹簧一端钩挂在勾形杆小耳的耳孔内且其另一端钩挂在剪切杆小耳的耳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手握杆上固定有导向板且拉伸另一端绕过滑轮穿过导向板上的孔后自然下垂。
进一步地,所述手握杆上设有调节手握杆长度的伸缩节且伸缩节位于导向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通过手动下拉拉绳带动剪刀刃张开和通过弹簧将剪刀刃复位闭合使果实连接部分被剪断,避免了用手直接折断与果实连接的枝条时对人手的伤害,提高了果实采摘的工作效率,果实采摘省时省力;
2、本结构中在剪刀刃的正下方设有收果袋,可方便快捷的将剪切后的果实收集到收果袋中;
3、手握杆上设有伸缩节,可根据采摘需要调节手握杆的长度,适应不同高度果实的采摘;
4、剪切杆与勾形杆铰接,当剪切杆端部的剪刀刃达不到剪切要求时,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剪刀刃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剪刀刃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新型高枝剪,具有手握杆1,所述手握杆1上端固定有剪切装置,拉绳2一端固定在剪切装置下端且拉绳2另一端绕过剪切装置上的滑轮3后自然下垂,所述剪切装置上固定有收果袋4,所述剪切装置通过手动下拉拉绳2将剪切装置上的剪刀刃8张开和通过剪切装置上的弹簧7将剪刀刃8复位闭合后将与果实连接的枝条剪断后果实掉入收果袋4内;具体的,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勾形杆5、剪切杆6、滑轮3和弹簧7,所述勾形杆5上端为勾形结构且其下端与手握杆1上端固定,所述剪切杆6一端为剪刀刃8且剪刀刃8与勾形杆5上端铰接,所述剪切杆6另一端安装有滑轮3,所述弹簧7一端与勾形杆5上端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剪切杆6连接,所述收果袋4固定在勾形杆5上且收果袋4的袋口位于剪切杆6的剪刀刃8正下方;具体的,所述勾形杆5上端与剪切杆6安装滑轮3端均制有小耳9,所述弹簧7一端钩挂在勾形杆5小耳9的耳孔内且其另一端钩挂在剪切杆6小耳9的耳孔内;具体的,所述手握杆1上固定有导向板10且拉伸2另一端绕过滑轮3穿过导向板10上的孔后自然下垂;具体的,所述手握杆1上设有调节手握杆1长度的伸缩节11且伸缩节11位于导向板10下方。本结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伸缩节11将手握杆1调整至合适的长度,之后一只手握住手握杆1并将其举起,另一只手向下拉动拉绳2使所要采摘的果实的枝条置于剪刀刃8右侧,之后将手松开,通过弹簧7将剪切杆6复位的过程中将与果实连接的枝条剪断,之后,果实掉入正下方的收果袋4内,本结构通过手动下拉拉绳2带动剪刀刃8张开和通过弹簧7将剪刀刃8复位闭合后将与果实连接的枝条剪断后果实掉入收果袋4内,避免了用手直接折断与果实连接的枝条时对人手的伤害,安全可靠,提高了果实采摘的工作效率,同时果实收集方便快捷,手握杆1上的伸缩节11可根据采摘需要调节手握杆1的长度,适应不同高度果实的采摘,剪切杆6与勾形杆5铰接,当剪切杆6端部的剪刀刃8达不到剪切要求时,便于更换。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