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保机械离地间隙自动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植保机械是农田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农机具。现阶段,国外植保机械技术已经相当先进,基本发展方向为自动化、简洁化、专业化。
植保机械要求离地间隙能够根据农作物的种类进行适当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农作物的作业需求,如提高药液喷洒效果、实现更便捷的人机操作目标等。现有技术中的植保机械在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车身离地间隙、喷杆与作物间隙实时调整与全时显示的植保机械离地间隙自动调节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植保机械离地间隙自动调节系统,安装于植保机械上,所述植保机械具有喷洒药液的喷杆,包括测量植保机械的车架离地间隙的距离传感器以及测量喷杆高度的位置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有车架提升机构和喷杆提升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提升机构包括与车架连接的车架提升油缸,所述车架提升油缸连接有液压电控阀门,所述液压电控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杆提升机构包括与喷杆连接的喷杆提升油缸,所述喷杆提升油缸亦连接有液压电控阀门,所述液压电控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连接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显示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植保机械离地间隙自动调节系统,安装于植保机械上,所述植保机械具有喷洒药液的喷杆,包括测量植保机械的车架离地间隙的距离传感器以及测量喷杆高度的位置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有车架提升机构和喷杆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操作人员输入喷杆与作物的理论距离,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车身离地间隙,通过位置传感器测量喷杆高度,通过PLC控制电路来控制电控液压阀门、车架提升油缸及喷杆提升油缸,通过电控液压阀门控制油缸动作,从而实现车身离地间隙、车身与作物间隙、喷杆与作物间隙的实时自动调整和全时显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距离传感器;2-位置传感器;3-控制器;4-车架提升油缸;5、7-液压电控阀门;6-喷杆提升油缸;8-操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植保机械离地间隙自动调节系统,安装于植保机械(如自走喷药机)上,所述植保机械具有喷洒药液的喷杆,包括测量植保机械的车架离地间隙的距离传感器1以及测量喷杆高度的位置传感器2,所述距离传感器1和所述位置传感器2信号连接有控制器3,控制器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PLC控制器实现,不再详述;所述控制器3分别控制连接有车架提升机构和喷杆提升机构。
其中,所述车架提升机构包括与车架连接的车架提升油缸4,所述车架提升油缸4连接有液压电控阀门5,所述液压电控阀门5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所述喷杆提升机构包括与喷杆连接的喷杆提升油缸6,所述喷杆提升油缸6连接有液压电控阀门7,所述液压电控阀门7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所述控制器3连接有操控面板8,所述操控面板8上设有显示屏,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输入操作与全时监控。
工作原理如下:由操作人员输入喷杆与作物的理论距离,通过距离传感器1测量车身离地间隙,通过位置传感器2测量喷杆高度,通过PLC控制电路来控制电控液压阀门,通过电控液压阀门控制油缸的动作,从而实现车身离地间隙、车身与作物间隙、喷杆与作物间隙的实时自动调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更便捷的人机操作目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