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44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的粉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秸秆粉碎机。



背景技术:

秸秆粉碎机可粉碎玉米杆、秸秆、花生皮、豆秆、花柴等能燃烧的农作物废料秆。避免了这些农作物秸秆白白燃烧,很好地保护了环境,有效地开发了再生能源。

公告号为CN204014550U,公告日为2014.12.17的中国专利《一种刀片式姐噶粉碎机》,包括外壳、转动轴、粉碎室、支架、刀片式粉碎装置、进料口,其特征在于:粉碎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壳,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左右两侧的外壳之间通过若干支架连接;粉碎室内设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横向贯穿粉碎室,所述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外壳的外部;位于粉碎室内部转动轴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设有刀片式粉碎装置。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刀片式秸秆粉碎机,粉碎后秸秆渣的粗细度95%接近牛羊等反刍四胃中瘤胃内草料的细度,更有利于把秸秆开发成牛羊等反刍畜饲料;并且丝网构成的圆筒粉碎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实用新型的粉碎刀在快速的转动下将秸秆切碎,使秸秆渣的细度适应家畜的实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用于粉碎到固定在转轴上,的当秸秆未被切断时,秸秆会与刀片一起运动,当未被切断的秸秆数量过多时,会将粉碎刀卡住,导致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粉碎过程中刀片灵活度高的粉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秸秆粉碎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由转轴,所述转轴上沿转轴的轴向设置有多块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带有安装孔的安装座,相邻的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孔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有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带动安装板转动,安装板带动安装座上的连接轴运动,切刀随转轴的运动,将秸秆切断,由于切刀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当切刀在运动时未将秸秆切断,切刀受到秸秆力的作用在连接轴上发生转动,秸秆在切刀上的受力减小,当切刀转动倒一定角度时,秸秆不再受力,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切刀不受秸秆的阻碍,切刀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先位置,对接下来的秸秆进行切断工作,可以防止切刀被秸秆阻碍卡紧,秸秆缠绕在转轴上,而导致设备的损坏,还可以防止切刀的切断面被秸秆遮掩,增加了切断面积,提升了对秸秆切断的效率,从而提升了产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到转轴的距离小于第一安装孔到转轴距离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轴包括两端连接在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连接轴以及两端连接在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沿转轴的轴向相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内安装第一连接轴,第二安装孔内连接第二连接轴,且两者在转轴的轴向间隔分布,当转轴转动时,第一连接轴上的切刀离心力大于第二连接轴上的切刀,第一连接轴上的切刀对秸秆的切断效果较好,在第二连接轴上的切刀至转轴的距离较近,对秸秆的切削范围较大,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结合,实现对机箱内的秸秆全方位的切割,从而提升对秸秆的切断效果,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当第一连接轴上的切刀被秸秆阻碍发生相对转动时,第二连接轴上的切刀在运动过程中会给第一连接轴上的秸秆一个力的作用,将秸秆与第一连接轴上的切刀分离,减小了切刀被卡紧的几率,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切刀可以快速回复到工作位置进行切断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多个第一轴套,所述安装板位于相邻的第一轴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轴套套设在转轴外,在安装转轴后实现对安装板的支撑作用,对安装板进行轴向固定;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由第一轴套阻隔,从而将安装板分离,安装板之间的间隙即能实现对连接轴的安装,而且对安装板的支撑效果稳定,安装板不会发生倾斜,从而提升连接轴的稳定性,在连接轴上的切刀稳定性相对提高,从而使切刀可以更好地进行对秸秆的切断作用,切刀在稳定的运动过程中力较为平稳,不易被秸秆阻碍,设备不易损坏;在装配安装板时,不需要通过多余的固定件对安装板进行固定,方便了对安装板的装配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平键,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平键适配的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上的平键和安装板上的键槽结合,在安装板装配完成后,安装板的径向移动被限定,安装板相对于转轴不会发生转动,提升了安装板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连接轴的稳定性,相对的提升了切刀的稳定性,切刀不易被秸秆阻碍,设备不易损坏,而且切刀的切断力比较稳定,提升了切刀对秸秆切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多个第二轴套,所述切刀安装于所述第二轴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刀位于第二轴套之间,实现切刀在连接轴上的轴向固定,切刀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歪斜,提升了切刀的稳定性,切刀的切断力比较稳定,提升了对秸秆的切断效果,而且在切刀运动过程中由于切刀运行平稳故不易被秸秆阻碍,设备不易破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两端穿设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轴上端设置有定位环,所述连接轴下端通过开口销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上端通过定位环,下端通过开口销固定在安装板上,连接轴的轴向被固定;在连接轴的径向可以转动,当秸秆位于机箱内壁和切刀之间,切刀被卡住时,连接轴在安装板的带动下运动,与切刀上的力结合,连接轴发生转动,通过摩擦力使切刀发生转动,使切刀和秸秆发生分离,从而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轴两端穿设过所述安装孔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定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和定位螺母的结合,将连接轴在轴向得到固定,且定位螺母不将连接轴卡紧,连接轴可以发生转动,当秸秆位于机箱内壁和切刀之间,切刀被卡住时,连接轴在安装板的带动下运动,与切刀上的力结合,连接轴发生转动,通过摩擦力使切刀发生转动,使切刀和秸秆发生分离,从而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轴的短刀片以及转动杆连接于第二连接轴的长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刀片和短刀片结合,提升了切刀的覆盖面积,从而可以使更多的秸秆得到切断的力,提升了切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短刀片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至机箱内壁的距离,所述长刀片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接轴至所述机箱内壁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刀片和长刀片覆盖的面积较为全面,在机箱内部遗留的空间较少,从而可以对秸秆进行全方位的切断作业,提升对秸秆切断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包括与所述秸秆接触的撞击面,所述切刀的撞击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倾斜面以及位于所述倾斜面之间的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刀的撞击面包括切斜面和平面,平面实现对秸秆的装机作用,将秸秆撞断,倾斜面的设置则减小了平面的面积,在切刀撞击倒秸秆时接触面积减小,秸秆受到的压强变大,切刀的切断效果提升,从而提升了设备的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轴上的第一轴套实现对安装板在转轴上的好走喜爱那个固定,转轴上的平键和安装板上的键槽配合,实现对安装板的径向固定,两者结合对安装板进行固定;在安装板上设置带有安装孔的安装座,实现对连接轴的轴向固定作用,在连接轴上套设多个第二轴套,刀片安装在第二轴套之间之间,实现刀片的轴向固定且径向转动的功能,切刀在工作时被秸秆阻碍可以发生转动,秸秆受到切刀的力减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不会将切刀卡紧而导致设备的损坏,切刀的切断面包括两侧的切斜面和中部的平面,在撞击时增加了对秸秆的压强,从而提升了切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转轴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第一轴套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连接轴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第二轴套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种短刀片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长刀片的示意图;

图10 是实施例二中机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进料斗;3、电机;4、转轴;41、平键;5、第一轴套;6、安装板;61、键槽;62、安装座;63、安装孔;631、第一安装孔;632、第二安装孔;7、连接轴;71、第一连接轴;72、第二连接轴;8、第二轴套;9、切刀;91短刀片;92、长刀片;10、倾斜面;11、平面;12、定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秸秆粉碎机,包括圆柱形的机箱1,在机箱1上端为进料斗2,用于秸秆的进入,在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4,转轴4两端转动连接在机箱1上,转轴4的一端与机箱1外部的电机3连接,通过电机3提供转轴4的动力,设备的功率为18.5千瓦,电机3转速为1440转。

如图2所示以及图4所示,在转轴4上沿其轴向方向套设有多个第一轴套5,在相邻的第一轴套5之间设置有安装板6,安装板6套设在转轴4上,通过第一轴套5的限定实现对安装板6的轴向定位,安装板6在转轴4的轴向方向不能发生移动,即安装板6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改变。

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转轴4上设置有平键41,与安装板6上的键槽61配合,在安装板6装配在转轴4上后,平键41位于键槽61内,安装板6的径向转动被固定,安装板6会随转轴4的转动而发生运动。

如图5所示,在安装板6上还设置有安装座6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62为四组且周向分布在安装板6上,安装座62一体设置在安装板6上,安装座62远离转轴4的一端呈圆弧状,减少材料的使用。

在安装座62上远离转轴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63,安装孔63的设置用于安装连接轴7,安装孔63包括第一安装孔631以及第二安装孔632,第一安装孔631到转轴4的距离大于第二安装孔632到转轴4的距离;第一安装孔631的中心轴、第二安装孔632的中心轴以及转轴4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11。

连接轴7包括第一连接轴71第二连接轴72,第一连接轴71两端穿设在相邻的第一安装孔631内,第二连接轴72穿设在相邻的第二安装孔63263内,连接轴7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安装孔63且上端设置定位环,下端通过开口销实现固定,连接轴7的轴向位置被固定,在连接轴7在径向方向能发生转动。

如图7所示,在连接轴7上套设有多个第二轴套8,在相邻的第二轴套8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在连接轴7上的切刀9,通过轴套实现对切刀9的支撑作用,对切刀9进行间隔设置,切刀9之间不易被秸秆卡紧,从而使切刀9能够更好地进行切割工作。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切刀9包括位于第一连接轴71上的短刀片91和位于第二连接轴72上的长刀片92,短刀片91的长度等于第一连接轴71倒机箱1内壁的距离,长刀片92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接轴72到极限内壁的距离,在短刀片91和长刀片92安装完成后,刀片和内壁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不影响切刀9的运动,而且切刀9的撞击范围较大,对秸秆的切断效率高。

在切刀9运动方向的面是撞击面,撞击面由位于两侧的倾斜面10和位于倾斜面10之间的平面11组成,减小了撞击面的面积,由平面11与秸秆进行接触,从而减小切刀9和秸秆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秸秆受到的力,秸秆更容易被切断。

在工作过程中,电机3启动,将秸秆从机箱1上方的进料斗2放入,转轴4在电机3的带动下转动,安装板6在转轴4的带下随转轴4发生转动,在安装板6上设置有安装座62,连接轴7安装在安装座62上的安装孔63内,连接轴7随安装板6的转动发生运动,而刀片安装在连接轴7上,所以刀片跟随连接轴7运动,而且刀片与连接轴7之间转动连接,而且刀片在转轴4运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刀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到最外侧,实现对秸秆的撞击作用。

当秸秆未被切刀9撞击断裂时,秸秆会发生弯折且与刀片的撞击面贴合,刀片的受力增加,绕连接轴7发生转动,当切刀9转动一定角度时,秸秆受到刀片的力减小直至脱离切刀9,下一组切刀9对秸秆进行撞击切断的工作,原先发生转动的刀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至最外侧,继续对接下来的秸秆进行切断作业。

连接轴7分为第一连接轴71和第二连接轴72,第一连接轴71与第二连接轴72到转轴4的距离不同,所以连接轴上的刀片受到的离心力不一,第一连接轴71上的短刀片91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对秸秆的撞击效果好,第二连接轴72上的长刀片92撞击范围广,能够对更多的秸秆进行撞击,第一连接轴71上的短刀片91和第二连接轴72上的长刀片92结合,提升了对秸秆的切断效率。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刀9至机箱1内壁的距离较小,当秸秆位于两者之间时,切刀9会被卡住而不能发生转动,而此时安装板6在转轴4的带动下继续运动,连接轴7受到切刀9的摩擦力会发生转动,将切刀9带离,切刀9和机箱1内壁之间的距离增加,秸秆不再被卡住,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设备正常运作。

实施例二: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轴7两端穿设过安装座62的安装孔63部分是螺纹杆,通过定位螺母12和螺纹杆的配合实现对连接轴7的轴向固定,在对秸秆进行撞击切断时,秸秆不易缠绕在连接轴7上,连接轴7在受到切刀9的力时可以正常转动,从而提升了设备的灵活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