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7689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年种植玉米达3、5~4亿亩。在我国的黄淮海平原丘陵水浇地二熟旱作地区,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则以玉米为主。由于免耕技术的快速推广,这些地区一般在小麦收获后,直接将玉米播在麦茬地里。据调研,受小麦行距的影响,玉米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400mm~600mm,窄行行距200~250mm。就全国来讲,由于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小、地块小,不但农户之间的玉米种植株行距不等,有时即使同一地块株行距也有较大差别。

目前,玉米对行收获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玉米不对行收获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中国专利CN102301864A公布了“一种小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包括用于立姿输送玉米秆的夹持输送装置、摘穗装置及玉米秆切碎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但该机在玉米秆切断后的夹持输送中,由于夹持力的不稳定造成玉米秆的紊乱而无法进行后续摘穗等工序,且该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推广。

在大型的玉米收获机很多是针对地块大、玉米种植行宽均匀的地区设计,因而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难以满足我国不同农村的差别巨大的种植环境的情况下,虽然有一些小型的不对行玉米收获机,但是大多沿用大型收获机的设计,在进行不对行收获的时候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收拢效果不好,还有受机体体积的限制、在不同地块之间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对玉米行宽适应更好,而且移动灵活的一种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

一种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摘穗装置和至少两个锥形搅龙扶禾装置,摘穗装置设置在锥形搅龙扶禾装置后方,

所述的锥形搅龙扶禾装置,其包括一个锥形桶,锥形桶呈圆锥体结构,分为底面和侧面两部分,其中底面与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搅龙轴连接,侧面上螺旋设置有搅龙片,且在从锥形桶的尖端到底面的方向上,搅龙片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摘穗装置包括锥形尖端、摘穗辊、螺旋筋和摘穗辊齿轮箱,其中摘穗辊的一端与呈圆锥体结构的锥形尖端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摘穗辊齿轮箱连接,在摘穗辊外壁靠近摘穗辊齿轮箱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多个挡片,摘穗辊外壁未设置挡片的部分和锥形尖端的外壁上均螺旋设置有螺旋筋;

所述锥形尖端和摘穗辊各有两个,其中一个摘穗辊的高度低于另外一个。

所述锥形搅龙扶禾装置收拢的行宽在300mm以内。

所述收获机还包括果穗箱,果穗箱靠近位置较低的一个摘穗辊设置,并设置在摘穗装置的斜下方。

所述收获机还包括茎秆粉碎还田装置,设置在摘穗装置的后下方;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由刀辊、动刀和定刀组成,所述动刀设置在刀辊上且随刀辊同步转动,定刀设置在刀辊侧方,与旋转的动刀配合将茎秆切碎。

所述动刀共有四个,沿同一个旋转方向均匀设置在刀辊上,且刀面与刀辊的半径垂直。

所述收获机还包括机架,所述锥形搅龙扶禾装置、果穗箱、摘穗装置和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机架设置在手扶拖拉机的前方,其通过中心轴设置在手扶拖拉机上,机架通过液压缸绕中间轴旋转,以调整和手扶拖拉机之间所呈的夹角。

所述锥形搅龙扶禾装置、摘穗装置和茎秆粉碎还田装置分别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与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连接,由发动机驱动各部分装置。

所述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的功率为10-15马力。

有益效果:

1、本收获机在最前方设置锥形搅龙扶禾装置,可以将不同行宽的玉米收拢,且搅龙片的宽度采用从窄到宽的方式设置,前部搅龙片较窄有利于扩大收拢范围,后部搅龙片较宽有利于将收拢到的玉米排列均匀,从而能够实现逐步调整玉米的倾斜角度,以方便后续进行摘穗,适用于进行各种土地环境下的玉米不对行收获;

2、收获机机体可以在停止状态和工作状态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停止状态下收获机立起,可以由手扶拖拉机移动,在不同使用地点之间的移动更加灵活;

3、摘穗辊共有两个,且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可以将果穗偏向一侧收集,占用空间小,在各种状态下都能将所有果穗送入果穗箱,特别适用于行宽不定,地块面积小的地区使用;

4、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果穗的摘取并集箱、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等功能,工作效率高;

5、茎秆切碎后直接落入田地里,减少了扬送的过程,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进而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实施实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锥形搅龙扶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摘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整机传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锥形搅龙扶禾装置,2、果穗箱,3、摘穗装置,4、机架,5、茎秆粉碎还田装置,6、中间轴,7、联结架,8、液压缸,9、手扶拖拉机机体,10、发动机,11、车架,12、行走轮,13、锥形桶,14、搅龙片,15、搅龙轴,1501、右锥形搅龙轴,1502、左侧锥形搅龙轴,16、锥形尖端,17、摘穗辊,18、螺旋筋,19、摘穗辊齿轮箱,20、刀辊,21、动刀,22、定刀,23、右摘穗辊轴,24、传动中间轴,25、中心线,26、牙嵌离合器,27、行走离合器轴,28、发动机轴,29、左摘穗辊轴,30、秸秆还田机轴,31、还田机中间轴,32、摘穗辊齿轮箱轴,33、动力中间轴,34、手扶拖拉机变速箱,35,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摘穗装置3和至少两个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摘穗装置3设置在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后方。

如图3所示,所述的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其包括一个锥形桶13,锥形桶13呈圆锥体结构,分为底面和侧面两部分,其中底面与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搅龙轴15连接,侧面上螺旋设置有搅龙片14,且在从锥形桶13的尖端到底面的方向上,搅龙片14的宽度逐渐增大。

如图4所示,所述摘穗装置3包括锥形尖端16、摘穗辊17、螺旋筋18和摘穗辊齿轮箱19,其中摘穗辊17的一端与呈圆锥体结构的锥形尖端16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摘穗辊齿轮箱19连接,在摘穗辊17外壁靠近摘穗辊齿轮箱19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多个挡片35,摘穗辊17外壁未设置挡片35的部分和锥形尖端16的外壁上均螺旋设置有螺旋筋18。

所述锥形尖端16和摘穗辊17各有两个,其中一个摘穗辊17的高度低于另外一个。

所述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收拢的行宽在300mm以内。

所述收获机还包括果穗箱2,果穗箱2靠近位置较低的一个摘穗辊17设置,并设置在摘穗装置3的斜下方。

所述收获机还包括茎秆粉碎还田装置5,设置在摘穗装置3的后下方。如图5所示,茎秆粉碎还田装置5由刀辊20、动刀21和定刀22组成,所述动刀21设置在刀辊20上且随刀辊20同步转动,定刀22设置在刀辊20侧方,与旋转的动刀21配合将茎秆切碎。动刀21共有四个,沿同一个旋转方向均匀设置在刀辊20上,且刀面与刀辊20的半径垂直。

所述收获机还包括机架4,所述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果穗箱2、摘穗装置3和秸秆粉碎还田装置5均设置在机架4上。

所述机架4设置在手扶拖拉机的前方,其通过中心轴6设置在手扶拖拉机上,机架4通过液压缸8绕中间轴6旋转,以调整和手扶拖拉机之间所呈的夹角。

如图1所示,手扶拖拉机包括联结架7、手扶拖拉机变速箱34、拖拉机机体9、发动机10、机架11和行走轮12,所述联结架7通过螺栓联接于手扶拖拉机变速箱34前方,而功率为10-15马力的发动机10通过车架11安装在手扶拖拉机变速箱34后部。在车架11后方还安装有行走轮12。所述机架4通过中间轴6设置在联结架7上。

所述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摘穗装置3和茎秆粉碎还田装置5分别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与手扶拖拉机的发动机10连接,由发动机10驱动各部分装置。

如图6所示,所述各装置的驱动过程如下:

田间作业收获玉米时,手动压动液压泵,使液压缸8伸长,玉米收获机绕中间轴6逆时针转动,玉米收获机放下进入收获状态。起动发动机,玉米收获机行走至玉米垄,整机处于待收获状态,尽可能使玉米行与扶禾装置的中心线25重合。

在手扶拖拉机上设置有牙嵌离合器26,接通牙嵌离合器26后,拖拉机的发动机轴28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行走离合器轴27,拖拉机开始前进,带动收获机前进作业。

再经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动力中间轴33,进而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摘穗辊齿轮箱轴32,然后分为两路,一路带动还田机中间轴31,另一路带动左摘穗辊轴29。

还田机中间轴31带动秸秆还田机轴30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茎秆粉碎还田装置5。

左摘穗辊轴29驱动摘穗辊后分两路,一路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传动中间轴24,再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右锥形搅龙轴1501,进而驱动右锥形搅龙;另一路通过齿轮传动传到右摘穗辊轴23后,通过链传动传到左锥形搅龙轴1502,进而驱动左锥形搅龙。

收获时,待收获的玉米被锥形搅龙扶禾装置1收拢后,随搅龙片14被送至摘穗装置3,在两摘穗辊17的作用下,玉米果穗被摘下,并落入果穗箱2中;摘穗后的茎秆则从摘穗装置3进入茎秆粉碎还田装置5,被切碎后直接向下落到田里,完成还田。

道路行走时,转动离合器柄,使牙嵌离合器26断开,玉米收获机失去动力,然后手动启动液压泵,使液压缸8缩短,玉米收获机绕中间轴6顺时针转动,玉米收获机升起,然后发动拖拉机后行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