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驱鸟技术领域,属于航空领域。
背景技术:
从1912年,发生人类航空历史上第一起飞机与鸟类撞击事故,并造成飞机掉落大海,飞行员丧生。从1990年到2005年以来,共有64734只飞鸟撞上客机,这也意味着世界上每一万个航班中就会有一架飞机与鸟类相撞,而且没有包含鸟撞军机的飞行事件,可见发生鸟撞飞机的概率非常之高。
一般情况下飞鸟撞到机头、机翼、机身对飞机的影响不大,顶多会将飞机撞出个洞。但如果风挡遭到鸟击,风挡破碎极有可能会对飞行员造成伤害。如果是飞鸟撞到发动机,一般会将发动机风扇叶片打坏,严重会造成发动机停车,甚至会造成坠机。
现在应对鸟撞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驱鸟,主要包括“煤气压缩炮”驱鸟,网捕及射杀方法,在机场循环播放猛禽的鸣叫声和鸟类遇受伤害时惨叫声的录音,利用遥控航模驱鸟,使用无害、无污染的化学药剂驱鸟,训练猛禽驱鸟,破坏机场周边地带鸟类经常聚集、藏身以及觅食的环境;另一种是提高飞机材料的抗撞性能,如空客公司使用玻璃纤维制作飞机蒙皮成功应用在A380上,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抗撞能力。
现有的应对鸟撞方法的不足:“煤气压缩炮”驱鸟,这种方法刚开始具有很好的驱鸟效果,鸟产生习惯后作用不是很理想;网捕及射杀方法,虽然可以降低机场鸟类的威胁,但会减少鸟类数量,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在机场循环播放猛禽的鸣叫声和鸟类遇受伤害时惨叫声的录音,这种方法对于小鸟有一定作用,但慢慢的,鸟类会习惯这种声音,效果不是很理想;利用遥控航模驱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对麻雀、燕子、家鸽效果比较差;使用无害,无污染的化学药剂驱鸟,由于机场面积比较大,药物持续时间有限,具有一定的限制;训练猛禽驱鸟,会减少鸟类数量而且猛禽也会对飞机造成威胁;破坏机场周边地带鸟类经常聚集、藏身以及觅食的环境,这种方法工作量比较大,效率较低;提高飞机材料的抗撞性能,受到材料本身的限制,很难有重大突破。
根据估计民航组织的统计,大部分鸟撞发生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低空阶段,目前的驱鸟方法对防止飞机在低空领域发生鸟撞的作用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面对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防止鸟撞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飞机用激光驱鸟驱鸟器,以防止飞机在起飞降落阶段鸟撞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飞机用激光驱鸟器,包括固定基座,其特征在于:固定基座的上部安装有旋转体,旋转体为半球空腔结构,旋转体内部安装有电源和开关,旋转体与固定基座通过短轴进行连接,旋转体的底部与连杆一端进行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与减速器输出轴进行固定连接,减速器与电机进行固定连接,旋转体的上端连接有激光器,激光器里面安装有激光发射管,激光器的端部安装有聚光筒,聚光筒呈圆台型形状,聚光筒的的另一端为通明塑料出口。
2.进一步地,旋转体为半球空腔结构里面安装有电源和开关,电源与开关用导线进行连接,开关与激光器用导线进行连接。
3.进一步地,旋转体安装有短轴,旋转体通过与固定基座连接。
4.进一步地,旋转体与激光器为固定连接。
5.进一步地,聚光筒与激光器之间为螺纹连接。
6.进一步地,两连杆之间为铰链接。
7.进一步地,电机,连杆和减速器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能够使旋转体进行以水平面为基准上下60°的转动。
8.进一步地,聚光筒一端为透明塑料出口,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的激光规格为波长532nm功率500mW,绿色光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为旋转体,旋转体为空腔结构,里面安装220v交流电源8和开关9,电源8与开关9用导线进行连接,开关9与激光器2用导线进行连接。
2为激光器,里面安装激光发射管5,激光器2固定在旋转球1上。
3为聚光筒,对激光发射管5发射出来的激光进行聚集和放大,聚光筒3与激光筒2通过螺纹连接。
4为透明塑料出口,固定在聚光筒3上,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的激光束经聚光筒3聚集放大后从透明塑料出口4射出。
6,7为连接短轴,旋转体1通过连结短轴与固定基座10连接,保证旋转体可以短轴为支点进行转动。
10为固定基座。
11,12为连杆,13为电机,14为减速器,减速比根据电机的转速和激光器的转动频率进行选用。连杆11与旋转体1为固定连接,与连杆12为铰链接,连杆12与减速器14的输出轴为固定连接,减速器14与电机13连接。11,12,13,14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保证旋转球可做以水平面为基准的上下60°的俯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