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花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021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进的花盆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花盆架。



背景技术:

花盆是种花用的一种器皿,花盆形式多样,大小不一,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目前花盆大多是摆放在桌子上,对于桌子狭小的空间来说,非常占用地方;同时室内照射阳光的位置都是在固定的方向,使得花盆植物只能单面的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很不利于植物的平衡生长;再者,花盆中的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浇水太多,植物根系泡在水中容易老掉,如果土壤太干植物生长又过于缓慢,甚至干枯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花盆架,它能够将盆体悬挂在花盆架上,减少地方占用,并且可以转动花盆架,使得花盆能全面受到阳光照射,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湿度,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长。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改进的花盆架,包括底盘、支撑杆和盆体,所述支撑杆底部与底盘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顶部套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内壁与支撑杆之间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转动管内腔顶部和底部,所述转动管外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贯通顶面的装配槽,所述盆体侧壁设有与装配槽相适配的装配块,所述盆体内腔底部设有蓄水盒,所述蓄水盒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伸出盆体顶面,所述蓄水盒中通孔,所述通孔设有吸水绳,所述吸水绳一端伸入蓄水盒另一端伸入盆体内腔,所述吸水绳与通孔之间设有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底面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中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安装孔孔底之间设有压簧,所述滚珠凸出安装孔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块侧壁设有卡块,所述装配槽槽壁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槽壁设有卡垫,所述卡垫中部高并且向上下两侧逐渐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滚珠能够方便的移动花盆架,在不移动的时候,将花盆装配上支撑杆上,所述滚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没入安装孔中,使得花盆架放置稳定;再者可以转动转动管,调节花盆位置,使得种植在花盆上的植物可以更好的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的保证植物生长;再者通过装配块和装配槽可牢固的将盆体装配在支撑杆上,大大减少地方占用,也能很好的装饰房间,并且拆卸便捷,也可以将盆体拆卸摆放在桌面上;另外所述吸水绳能够吸附蓄水盒中的水分,传递到花盆的土壤中,使得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持湿度,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盆体和装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结构改进的花盆架,包括底盘1、支撑杆2和盆体3,所述支撑杆2底部与底盘1固定相连,所述底盘1底面设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11中设有滚珠12,所述滚珠12与安装孔11孔底之间设有压簧13,所述滚珠12凸出安装孔11开口,通过滚珠12能够方便的移动花盆架,在不移动的时候,将花盆装配上支撑杆2上,所述滚珠12在重力的作用下没入安装孔11中,使得花盆架放置稳定。

所述支撑杆2顶部套接有转动管21,所述转动管21内壁与支撑杆2之间套接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位于转动管21内腔顶部和底部,能够便捷的转动转动管21,调节花盆位置,使得种植在花盆上的植物可以更好的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的保证植物生长;并且所述转动管21外壁设有固定块23,所述固定块23设有贯通顶面的装配槽24,所述盆体3侧壁设有与装配槽24相适配的装配块31,所述装配块31侧壁设有卡块32,所述装配槽24槽壁设有与卡块32相适配的卡槽25,所述卡槽25槽壁设有卡垫26,所述卡垫26中部高并且向上下两侧逐渐降低,通过装配块31和装配槽24可牢固的将盆体3装配在转动管21上,大大减少地方占用,也能很好的装饰房间,并且拆卸便捷,也可以将盆体3拆卸摆放在桌面上,在拆卸的时候,只要向上方移动盆体3,所述装配块31自然的从支撑杆2脱落,拆卸非常便捷。

所述盆体3内腔底部设有蓄水盒4,所述蓄水盒4一端设有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伸出盆体3顶面,所述蓄水盒4中通孔42,所述通孔42设有吸水绳43,所述吸水绳43一端伸入蓄水盒4另一端伸入盆体3内腔,所述吸水绳43能够吸附蓄水盒4中的水分,传递到花盆的土壤中,使得土壤可以很好的保持湿度,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长,并且吸水绳43与通孔42之间固定有垫圈44,可以增加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土壤不会掉进蓄水盒4中,同时在蓄水盒4中水减少或者使用完后,可以方便从连接管41添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