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精量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621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免耕精量播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耕精量播种机。



背景技术:

茬地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特点是收获后不翻耕,在留茬地上直接使用带有破茬、播种、覆土等机构的免耕播种机播种。现有技术不能够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控制沙尘暴等的效果,而且浪费了耕作成本,缩减了农民收入,降低了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耕精量播种机,其可以解决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耕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挡土板、行走轮、变速箱、种箱、精量排种器、镇压轮、旋耕刀轴、旋耕刀和刀盘,行走轮安装在机架右端前下部,变速箱安装在行走轮左侧的机架上部,镇压轮安装在机架左端的斜下部,精量排种器安装在镇压轮右侧,种箱安装在精量排种器上部,挡土板安装在精量排种器的右侧,刀盘安装在旋耕刀轴上,旋耕刀均匀安装在刀盘上,旋耕刀轴安装在行走轮的左侧。

精量排种器包括主轴、主盘、鸭嘴总成、腰带、内定盘、取种带、取种器、外定盘、下种管、挡种板和导轨,主盘、腰带、内定盘、取种带和外定盘从左到右依次通过主轴连接在一起,鸭嘴总成均匀设置在腰带外周,取种器设置在取种带的内圈,挡种板设置在外定盘内侧,下种管安装在外定盘的外侧圆心处,导轨安装在内定盘的右侧。

旋耕刀和刀盘都有6个。

取种器包括定夹、接种盒、动夹、滚轮和弹簧,定夹和动夹安装在取种器的右侧上部,接种盒安装在取种器的右侧下部,弹簧安装在取种器的左侧上部,滚轮安装在弹簧下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破茬开沟能力强且防堵性能好,作业效果及稳定性良好,作业环境适应性强,适用于玉米等作物的茬地免耕播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精量排种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取种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免耕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1、挡土板2、行走轮3、变速箱4、种箱5、精量排种器6、镇压轮7、旋耕刀轴8、旋耕刀9和刀盘10,行走轮3安装在机架1右端前下部,变速箱4安装在行走轮3左侧的机架1上部,镇压轮7安装在机架1左端的斜下部,精量排种器6安装在镇压轮7右侧,种箱5安装在精量排种器6上部,挡土板2安装在精量排种器6的右侧,刀盘10安装在旋耕刀轴8上,旋耕刀9均匀安装在刀盘10上,旋耕刀轴8安装在行走轮的左侧。

精量排种器包括主轴16、主盘17、鸭嘴总成18、腰带19、内定盘20、取种带21、取种器22、外定盘23、下种管24、挡种板25和导轨26,主盘16、腰带19、内定盘20、取种带21和外定盘23从左到右依次通过主轴16连接在一起,鸭嘴总成18均匀设置在腰带19外周,取种器22设置在取种带21的内圈,挡种板25设置在外定盘23内侧,下种管24安装在外定盘23的外侧圆心处,导轨26安装在内定盘20的右侧。

旋耕刀和刀盘都有6个。

取种器包括定夹11、接种盒12、动夹13、滚轮14和弹簧15,定夹11和动夹13安装在取种器的右侧上部,接种盒12安装在取种器的右侧下部,弹簧15安装在取种器的左侧上部,滚轮14安装在弹簧15下部。

工作原理:量播种机与拖拉机三点悬挂,工作时动力输出轴经过变速箱将动力传到旋耕刀轴,刀轴带动旋耕刀完成破茬、旋耕;位于旋耕刀后面的挡土板具有平地的作用,最后在茬地上开出一条用于播种的种子带。由于采用了宽幅的旋耕刀,其具有较强的开沟能力和适应不同土质及墒情的能力。精量排种器在种子带上直接播种,并且播种的深度、株距和行距可以调整。播种深度靠地轮来调节,株距可通过采用不同规格的精量排种器来实现,行距通过调整刀盘间距来实现。行走轮的设置可以减小整机的工作阻力,同时对于不平整的土地具有仿形作用,可提高作业速度和预防杂草及残茬的拥堵。

精量排种器工作原理:排种器在旋耕带上滚动时,种子室的种子主要集中于下部集种区。取种器经过集种区时,其滚轮沿导轨进入推程运动,通过弹簧拉开动夹,使得取种器张开一定角度,进入取种区,种子喂入到夹持取种器;当离开取种区后,滚轮沿导轨进入回程运动,种子被夹住,取种结束。当取种器夹持种子运行到上方清种区时,周围没有被夹住的多余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夹持取种器上落下,完成清种过程。取种器的滚轮运行到导轨的凸起处,取种器张开,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接种盒内,通过下种口,随鸭嘴张开,完成投种。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