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543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插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肥器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力,随着技术不断革新,施肥器与插秧机的结合使得插秧与施肥一体化,更进一步节省了劳动力。

水稻插秧施肥由于工作环境不同意旱地作物如玉米、小麦等,是直接播种在水田中,由于化肥多数为颗粒状,通过传动的施肥器施肥过程中,用于定量控制施肥量的拨料槽进行定量施肥,但是化肥在水田中使用,由于周边环境和温度湿度大,易被融化,并且融化后的肥料粘在施肥器的拨料槽中,越积越多,最终将拨料槽填满,轻则导致肥料定量效果差,重则直接导致不能施肥。

目前,针对该拨料槽的清理没有自动清理,通常的方式采用停机,弯曲依靠人工,首先将料斗内的肥料清理,漏出拨料辊,然后使用毛刷、硬质钢片等可以抠出累计肥料的东西进行清理,由于拨料辊是圆柱形,需要将每个拨料槽进行清理,非常麻烦。

融化后的肥料难以从拨料槽中被清理出来,影响施肥效果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拨料槽包括一段截面为扇形的槽,并成环形布置在圆柱体上,利用转动实现定量输送肥料,传统拨料槽两个端面与拨料槽走向为垂直设置,夹角处容易积累肥料,即便是清理,也难以将积累的肥料全部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包括用于清理拨料槽内的残余肥料的清扫毛刷以及专门设置的防残留拨料槽,有效防止了肥料的堆积,解决了拨料槽上粘结化肥的弊端,肥料更加精准定量的进入到水田中,清扫毛刷动力源为电动机,可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根据生产作业环境,自动或手动调节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从而控制毛刷的启动与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上配合设有清扫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拨料辊以及设置在拨料辊上的拨料槽,所述清扫装置为能够将拨料槽清扫干净的毛刷。

作为优选,所述毛刷上接有控制毛刷清扫拨料槽的电动机,或者利用水稻插秧机自身机械动力通过链轮、齿轮传动控制毛刷清扫拨料槽。

作为优选,所述毛刷为风扇叶轮状或者辊轮状。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螺钉安装在罩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拨料辊的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为漏斗状,所述拨料辊从外部壳体侧面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罩体安装在外部壳体上,外部外壳体与罩体临近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罩体上安装的毛刷穿过罩体,并延伸至拨料槽处。

作为优选,所述外部壳体内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外部壳体与拨料辊之间,且位于靠近设有通孔的侧壁上,所述挡块阻挡住拨料辊与侧壁之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拨料辊轴向方向与外部壳体另一侧之间设有肥料阻隔刷,或者结构与挡块相同的挡块。

作为优选,所述拨料辊两端设有端部,所述端部与拨料槽之间设有弧形倒角部,所述弧形倒角部位于端部相邻两个端面上,均朝向对侧的端面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端部包括与拨料辊一体设计的固定端,还包括套装在拨料辊上可沿着拨料辊轴向移动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的弧形倒角部与活动端为一体结构。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包括用于清理拨料槽内的残余肥料的清扫毛刷以及专门设置的防残留拨料槽,有效防止了肥料的堆积,解决了拨料槽上粘结化肥的弊端,肥料更加精准定量的进入到水田中,清扫毛刷动力源为电动机,可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根据生产作业环境,自动或手动调节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从而控制毛刷的启动与停止。

采用本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目前传统释放机构使用一段时间就要停车清理的弊端,大大提成了施肥效率,由于施肥与插秧同时进行,即提高了插秧效率,效率提升15~-30%,人体感知便捷指数提升80%以上,至少节省一名专门勘察肥料输送装置是否被融化的化肥粘满拨料槽的劳动人员,实现了插秧施肥一体化一人驾驶设备即可完成的高效率机械设备。

电动机控制毛刷的转动,可是实现自动化控制,另外电动机体积小,能耗低,车载自身电瓶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也可外接移动电源,能耗低,比传统的高压空气清理拨料槽易于控制,清理干净效果好,经过测评比较,10亩水田持续正常插秧施肥,拨料槽积肥率为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清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拨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拨料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拨料辊,2、拨料槽,3、弧形倒角部,4、固定端,5、活动端,6、传动轴,7、正六面孔,8、固定支撑柱,9、螺钉孔,10、延展边圈,11、毛刷,12、电动机,13、电机支架,14、螺钉,15、罩体,16、外部壳体,17、通孔,18、挡块,19、肥料阻隔刷,20、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中所示,一种水稻插秧机施肥器送料总成,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上配合设有清扫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拨料辊1以及设置在拨料辊1上的拨料槽2,所述清扫装置为能够将拨料槽2清扫干净的毛刷11。

所述毛刷11上接有控制毛刷11清扫拨料槽的电动机12,或者利用水稻插秧机自身机械动力通过链轮、齿轮传动控制毛刷11清扫拨料槽2;所述毛刷11为风扇叶轮状或者辊轮状,所述滚轮状即中间一个圆柱形辊轮,辊轮周边成发散状或辐射状设置的刷毛。

所述的风扇叶轮本实施例附图中采用风扇叶轮状,叶轮上叶片的数量不少于一个,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以三个叶片为例,相邻三组叶片间夹角相同为60度角,所述毛刷中部设有与电动机主轴连接的固定部,并且设置有三个安装柔性刷头的安装部,所述的毛刷为扁平状,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倾斜角度在0-90度角之间,可根据实际使用选择,本实施例选用15-30度角,如15度、20度、30度,三个叶片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的电动机主轴倾斜设置,所述电动机主轴与书平面成90-150度角设置,保证了刷头倾斜角度可将拨料槽内的残余肥料全部清理干净。

倾斜设置的叶片既可以清理送料槽内的残留化肥,同时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流动空气,形成气流,从而有效防止了化肥在送料槽内的黏胶,另外将干燥后的化肥还能输送到肥料施肥管道中,从而保证了肥料施肥管道中的干燥,也有效防止了化肥与施肥管道内的粘附。

所述电动机12安装在电机支架13上,所述电机支架13通过螺钉14安装在罩体15上;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拨料辊1的外部壳体16,所述外部壳体16为漏斗状,所述拨料辊1从外部壳体16侧面穿过;所述罩体15安装在外部壳体16上,外部外壳体16与罩体15临近的一侧设有通孔17,所述罩体15上安装的毛刷11穿过罩体15,并延伸至拨料槽2处;所述外部壳体16内部设有挡块18,所述挡块18位于外部壳体16与拨料辊1之间,且位于靠近设有通孔17的侧壁上,所述挡块18阻挡住拨料辊1与侧壁一侧之间的缝隙;所述拨料辊1轴向方向与外部壳体16另一侧之间设有肥料阻隔刷19,或者结构与挡块18相同的挡块。

所述的挡块结构为三脚架形,包括第一挡板20和第二挡板21,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21顶部,第一挡板20倾斜设置,保证漏斗内化肥不残留,第一挡板20靠近外部壳体16侧壁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第一挡板20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拨料辊1外部尺寸最大处,且超过拨料辊中心线处,所述的第二挡板21也是倾斜设置,但是与第一挡板20倾斜角度不同,第二挡板靠近第一挡板的一端高于第二挡板靠近外部壳体6的一端,同时在于拨料辊贴合处,为了不与拨料辊发生干涉,设有朝向顶部凹陷的弧形部。

所述拨料辊1两端设有端部,所述端部与拨料槽2之间设有弧形倒角部3,所述弧形倒角部3位于端部相邻两个端面上,均朝向对侧的端面延伸;所述端部包括与拨料辊1一体设计的固定端4,还包括套装在拨料辊1上可沿着拨料辊1轴向移动的活动端5,所述活动端5的弧形倒角部3与活动端5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端4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中部设置的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中心设有正六面孔7;所述传动轴6边设置的固定支撑柱8,所述固定支撑柱8端面设有螺钉孔9;所述活动端5外部设有延展边圈10。

所述的外部壳体顶部接肥料箱体,外部壳体底部接肥料施肥管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