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03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有用于乘降驾驶部的梯子的收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收割机,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述的收割机具有收割部,收割部设置在机体前部,并收割农田的作物。并且,该收割机具有进料器,进料器将由收割部收割的收割物向后方搬运,并设置成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

并且,该收割机设置有驾驶部,驾驶部在进料器的上方设置成跨进料器的状态。并且,该收割机设置有用于乘降驾驶部的梯子。

该收割机的梯子设置成能够绕沿上下方向的摆动轴心摆动的状态。并且,该梯子能够通过摆动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进行位置切换。

在此,使用位置为驾驶部侧方的位置。并且,收纳位置为前轮后侧的位置。

然而,就该收割机而言,需要确保用于收纳梯子的空间。由此,容易导致收割机的尺寸大型化。

在此,考虑将梯子固定成不能摆动的状态。此时,梯子被固定在使用位置。根据该结构,不需要确保用于收纳梯子的空间。

然而,就梯子被固定成不能摆动的状态的结构而言,在梯子向比收割部的侧部面靠近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向凸出的情况下,当收割机在农田中行驶时,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可能会从前方干涉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15-28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前方干涉梯子的情况的收割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有:收割部,设置在机体前部,并收割农田的作物;

进料器,将由所述收割部收割的收割物向后方搬运,并设置成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以及

驾驶部,在所述进料器的上方设置成跨所述进料器的状态,

俯视时,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的梯子设置在所述驾驶部的侧方,

所述梯子向比所述收割部的侧部面靠近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向凸出,

在所述收割部和所述梯子之间设有分禾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梯子的前侧设有分禾杆。因此,能够通过分禾杆保护梯子的前侧部分。由此,能够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前方干涉梯子的情况。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分禾杆的前部支承在所述收割部,

所述分禾杆的后部支承在所述梯子。

根据该结构,分禾杆的后部位于比分禾杆的前部靠近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当收割机前进时,能够通过分禾杆,将位于梯子前方的未收割的作物和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向机体左右方向外侧引导。由此,能够可靠地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前方干涉梯子的情况。

而且,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收割部和梯子支承分禾杆。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支承分禾杆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收割部设置成能够上下摆动的状态,

所述分禾杆具有筒状的第一部件和插入所述第一部件内部的第二部件,并且,通过使所述第二部件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长边方向滑动,能够使所述分禾杆伸缩。

当收割部设置成能够上下摆动的状态时,随着收割部的上下摆动,收割部的支承分禾杆前部的部位,和梯子的支承分禾杆后部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变化。并且,当分禾杆的前部固定在收割部,且分禾杆的后部固定在梯子时,由于收割部经由分禾杆与梯子连接,因此,可以预见,收割部的上下摆动会受到分禾杆的妨碍。

在此,根据上述结构,分禾杆采用较为简单的构造,且能够伸缩。因此,既能够避免分禾杆的结构过度复杂化,又能够避免收割部的上下摆动受到分禾杆的妨碍。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收割部设置成能够上下摆动的状态,

所述梯子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支承所述分禾杆的后部。

如上所述,当分禾杆的前部固定在收割部,分禾杆的后部固定在梯子时,由于收割部经由分禾杆与梯子连接,因此,可以预见,收割部的上下摆动会受到分禾杆的妨碍。

在此,根据上述结构,分禾杆的后部随着收割部的上下摆动能够相对于梯子进行滑动。因此,能够避免收割部的上下摆动受到分禾杆的妨碍。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相对于所述梯子,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配置有车轮,

所述分禾秆的后部支承在所述梯子,

所述分禾杆从所述梯子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所述收割部和所述车轮之间的状态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弯曲。

根据该结构,梯子的前侧部分能够可靠地受到分禾杆的保护。由此,能够可靠地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前方干涉梯子的情况。

进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梯子的后侧设有后分禾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后分禾部件保护梯子的后侧部分。因此,当收割机后退时,能够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后方干涉梯子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分禾杆的构造的玉米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分禾杆的构造的玉米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分禾杆的构造的玉米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分禾杆的构造的玉米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其他实施方式的分禾杆的构造的玉米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其他实施方式的分禾杆的构造的玉米收割机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玉米收割机(收割机)

2:收割部

2a:侧部面

3:进料器

4:驾驶部

5:梯子

6:左前车轮(车轮)

7、17、27:分禾杆

8、18:后分禾部件

52:支承部

71:第一部件

72:第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图1至图6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为“前”,箭头B的方向为“后”,图2、图4和图6所示的箭头L的方向为“左”,箭头R的方向为“右”。此外,图1、图3和图5所示的箭头U的方向为“上”,箭头D的方向为“下”。

(玉米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玉米收割机1(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收割机”)具有收割部2、进料器3和驾驶部4。收割部2设置在玉米收割机1的机体前部。并且,收割部2收割农田的玉米(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作物”)。

如上所述,玉米收割机1具有收割部2,收割部2设置在机体前部并收割农田的作物。

如图1和图2所示,收割部2安装在进料器3的前部。进料器3设置成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并且,进料器3将由收割部2收割的玉米向后方搬运。

如上所述,玉米收割机1具有进料器3,进料器3将由收割部2收割的收割物向后方搬运,并设置成向后上方倾斜的状态。

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驾驶部4设置成在进料器3的上方跨进料器3的状态。并且,如图2所示,俯视时,梯子5设置在驾驶部4的左侧方。

作业者通过利用梯子5能够乘降驾驶部4。并且,作业者能够坐在驾驶部4的驾驶座椅(未图示)上驾驶玉米收割机1。

如上所述,玉米收割机1具有驾驶部4,驾驶部4在进料器3的上方设置成跨进料器3的状态。并且,俯视时,用于乘降驾驶部4的梯子5设置在驾驶部4的侧方。

并且,如图2所示,梯子5向比收割部2的侧部面2a靠近机体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向凸出。

如图1和图2所示,玉米收割机1具有左前车轮6(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由左前车轮6和右前车轮(未图示)构成左右一对前轮。驾驶部4设置在左右一对前轮的上方。并且,梯子5位于左前车轮6的左侧。

并且,玉米收割机1具有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均未图示)。由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构成左右一对后轮。

此外,玉米收割机1通过左右一对前轮和左右一对后轮能够自动行驶。并且,玉米收割机1既能够前进又能够后退。

如图1所示,进料器3设置成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的轴心P上下摆动的状态。并且,如上所述,收割部2安装在进料器3的前部。根据该结构,收割部2和进料器3一体绕轴心P上下摆动。

由此,收割部2设置成能够上下摆动的状态。

(分禾杆的构造)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收割部2和梯子5之间设置有分禾杆7。分禾杆7具有第一部件71和第二部件72。第一部件71为筒状。第二部件72为棒状,从后方插入第一部件71的内部。

由此,分禾杆7具有筒状的第一部件71和插入第一部件71内部的第二部件72。

并且,如图1所示,第二部件72通过沿着第一部件71的长边方向滑动,从而相对于第一部件71进出。而且,由此,分禾杆7进行伸缩。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二部件72沿着第一部件71的长边方向滑动,能够使分禾杆7伸缩。

如图1所示,在收割部2固定有第一支承部件21。并且,分禾杆7的第一部件71的前端部以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的轴心Q相对旋转的状态支承在第一支承部件21。

并且,如图1所示,梯子5具有第二支承部件51。第二支承部件51位于梯子5的前端部。并且,分禾杆7的第二部件72的后端部以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的轴心S摆动的状态支承在第二支承部件51。

如上所述,分禾杆7的前部支承在收割部2。并且,分禾杆7的后部支承在梯子5。

(分禾杆的动作)

当收割部2和进料器3从图1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摆动到图1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时,第一支承部件21和第二支承部件51之间的距离变长。此时,根据上述分禾杆7的结构,第二部件72沿着第一部件71的长边方向滑动,从而使分禾杆7沿长边方向伸长。

并且,当收割部2和进料器3从图1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摆动到图1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时,第一支承部件21和第二支承部件51之间的距离变短。此时,根据上述分禾杆7的结构,第二部件72沿着第一部件71的长边方向滑动,从而使分禾杆7沿长边方向缩短。

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在梯子5的前侧设有分禾杆7。因此,能够通过分禾杆7保护梯子5的前侧部分。由此,能够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前方干涉梯子5的情况。

(后分禾部件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就玉米收割机1而言,在梯子5的后侧设有后分禾部件8。后分禾部件8为细长板状的部件。

就玉米收割机1而言,在左前车轮6的后方,设有第三支承部件11。并且,后分禾部件8的后端部固定在第三支承部件11。此外,后分禾部件8的前端部未受到支承。并且,如图2所示,后分禾部件8以越靠近前侧越偏靠机体左侧的方式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后分禾部件8保护梯子5的后侧部分。由此,能够避免未收割的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农田的残秆等从后方干涉梯子5的情况。

此外,如图1所示,后分禾部件8所处的高度与第二支承部件51所处的高度相同。

(第一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禾杆7具有筒状的第一部件71和插入第一部件71内部的第二部件72。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围绕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除以下说明的部分以外的结构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3和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分禾杆17的结构的图。如图3和图4所示,分禾杆17由一根棒状的部件构成。

如图3所示,在收割部2固定有第一支承部件21。并且,分禾杆17的前部以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的轴心Q相对旋转的状态支承在第一支承部件21。

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梯子5具有支承部52。支承部52位于梯子5下端的前端部。此外,分禾杆17的后部穿过形成于支承部52的孔。也就是说,分禾杆17的后部贯通支承部52。根据该结构,分禾杆17的后部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支承在支承部52。

由此,梯子5具有支承部52,支承部52以能够滑动的状态支承分禾杆17的后部。

当收割部2和进料器3从图3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摆动到图3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时,第一支承部件21和支承部52之间的距离变长。此时,根据上述分禾杆17和支承部52的结构,分禾杆17相对于支承部52向前方滑动。

并且,当收割部2和进料器3从图3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摆动到图3的实线所示的位置时,第一支承部件21和支承部52之间的距离变短。此时,根据上述分禾杆17和支承部52的结构,分禾杆17相对于支承部52向后方滑动。

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在左前车轮6的后方设有第四支承部件12。并且,后分禾部件8的后端部固定在第四支承部件12。此外,后分禾部件8的前端部未受到支承。并且,如图4所示,后分禾部件8以越靠近前侧越偏靠机体左侧的方式延伸。

此外,如图3所示,后分禾部件8所处的高度与支承部52所处的高度相同。

(第二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中,分禾杆7和分禾杆17的前部以能够绕沿机体左右方向的轴心Q相对旋转的状态支承在第一支承部件21。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其他实施方式,围绕与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除以下说明的部分以外的结构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5和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其他实施方式的分禾杆27的构造的图。如图5和图6所示,分禾杆27由使一根棒状部件弯曲而构成。并且,在左前车轮6的右方设有第五支承部件13。

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左前车轮6相对于梯子5配置在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

并且,如图6所示,分禾杆27具有第一部位27a、第二部位27b、第三部位27c和第四部位27d。

如图6所示,俯视时,第一部位27a向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部位27b以越靠近前侧越偏靠机体右侧的方式延伸。第三部位27c向左右方向延伸。第四部位27d向前后方向延伸。

第一部位27a的后端部支承在梯子5的前端部。并且,第一部位27a的前端部连接在第二部位27b的后端部。第二部位27b的前端部连接在第三部位27c的左端部。第三部位27c的右端部连接在第四部位27d的前端部。并且,第四部位27d的后端部支承在第五支承部件13。

也就是说,分禾杆27未支承在收割部2。并且,第一部件27a从梯子5向前方延伸。进而,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部件27c以经过收割部2和左前车轮6之间的状态延伸。

由此,分禾杆27的后部支承在梯子5。并且,分禾杆27从梯子5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收割部2和左前车轮6之间的状态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弯曲。

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在梯子5的后侧设有后分禾部件18。后分禾部件18由使一根棒状部件弯曲而构成。

在左前车轮6的后方设有第六支承部件14。并且,后分禾部件18的一端部固定在第6支承部件14。后分禾部件18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梯子5的后端部。并且,如图5所示,后分禾部件18的另一端部所处的高度与分禾杆27的第一部位27a的后端部所处的高度相同。

并且,如图6所示,后分禾部件18以越靠近前侧越偏靠机体左侧的方式延伸。

(其他实施方式)

(1)梯子5也可以仅设置在驾驶部4的右侧方,或设置在左右两侧方。当梯子5设置在驾驶部4的右侧方时,也能够将分禾杆7、17、27设置在机体右侧。并且,也能够将后分禾部件8、18设置在机体右侧。此外,当梯子5设置在驾驶部4的右侧方时,也可以将梯子5设置在右前车轮的右侧。此时,可以使分禾杆27从梯子5向前方延设,并且,以经过收割部2和右前车轮之间的状态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弯曲。

(2)驾驶部4也可以设置在左右一对后轮的上方。此时,可以将梯子5设置在左后车轮的左侧,还可以设置在右后车轮的右侧。当将梯子5设置在左后车轮的左侧时,可以使分禾杆27从梯子5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收割部2和左后车轮之间的状态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弯曲。并且,当将梯子5设置在右后车轮的右侧时,也可以使分禾杆27从梯子5向前方延伸,并且,以经过收割部2和右后车轮之间的状态向机体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弯曲。

(3)分禾杆7、17、27的后部也可以不支承在梯子5。此时,可以另行设置用于支承分禾杆7、17、27的后部的部件。

(4)分禾杆7、17、27只要设置在收割部2和梯子5之间即可,可以适当地变更位置和形状。

(5)后分禾部件8、18只要设置在梯子5的后侧即可,可以适当地变更位置和形状。

(6)也可以不具有后分禾部件8、18。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用于玉米收割机,而且能够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等。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用于轮式收割机,而且能够用于履带式收割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