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遗传育种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067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遗传育种栽培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遗传育种栽培架。



背景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是研究植物的中药农艺和功能状况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应用这种规律和相应的方法,创造遗传变异,通过旋转和繁育,培育出生产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植物新品种,但是现在的培育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直接的将大量的作物种植于外界,在成熟后选择其中生长较好作物的种子进行培育,但是这样的方式会存在大量的外界因素,会严重的影响对作物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观察作物生长和培养的状况,避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遗传育种栽培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遗传育种栽培架,包括种植箱、培养箱、作物和加热设备,所述种植箱上端开口,种植箱内部底面至上而下分别设有一土壤层和肥料层,种植箱内部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固定安装一圆柱导轨,圆柱导轨上均滑动安装一SBR滑块,两块SBR滑块之间固定安装一收集箱,收集箱上端开口,收集箱底面上设有一通孔,所述作物种植于所述的土壤层上,作物上端穿过收集箱上的通孔,延伸至收集箱上端处,培养箱固定安装于种植箱右侧的外壁上。

作物有效的技术方案,培养箱上端设有一打开或者关闭培养箱的盖板,盖板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培养箱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一海绵层,海绵层上端放置一培养皿,加热设备设置于培养箱下端,加热设备由加热片、控制器和插头组成,加热片固定安装于培养箱的底面上,加热片通过电线与控制器和插头串联。

作物有效的技术方案,种植箱左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一插筒,插筒内设有一放大镜。

作物有效的技术方案,种植箱和培养箱均由钢化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放大镜能有效的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且在作物成熟后,通过向上移动收集箱能有效的将作物上的种子刮下,避免了手接触到种子,并将收集到的种子倒入培养箱的培养皿上,通过加热设备能使培养始终的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使种子的状况一直在工作人员的掌握下,避免了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遗传育种栽培架,包括种植箱1、培养箱8、作物13和加热设备,所述种植箱1上端开口,种植箱1内部底面至上而下分别设有一土壤层(未标记)和肥料层(未标记),种植箱1内部位于土壤层上端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均垂直固定安装一圆柱导轨16,圆柱导轨16上均滑动安装一SBR滑块4,两块SBR滑块4之间固定安装一收集箱3,收集箱3上端开口,收集箱3底面上设有一通孔2,所述作物13种植于所述的土壤层上,作物13上端穿过收集箱3上的通孔2,延伸至收集箱3上端处,培养箱8固定安装于种植箱1右侧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培养箱8上端设有一打开或者关闭培养箱的盖板10,盖板10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11,培养箱8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一海绵层12,海绵层12上端放置一培养皿9,加热设备设置于培养箱8下端,加热设备由加热片7、控制器6和插头5组成,加热片7固定安装于培养箱8的底面上,加热片7通过电线与控制器6和插头5串联。

本实施例中,种植箱1左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一插筒15,插筒15内设有一放大镜14;种植箱1和培养箱8均由钢化玻璃制成,使工作人员能看见里面的情况,方便了对作物或者种子的观察。

工作原理:先将作物种植于土壤层中,作物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需将作物摆正,使作物穿过收集箱上的通孔生长,当作物成熟后,向上移动收集箱,将作物上的种植全部的刮下,刮下的种子会掉落在收集箱中,这时,将收集箱从种植箱中移出,打开培养箱上的盖板,将种植倒在培养皿上,并往培养皿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启动加热设备,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培养箱上,使培养箱内部始终的保持恒温,当种子发芽后,选择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生长状况,并选出其中较好的种子,将种子再次的种植在种植箱的土壤层中,再次的重复以上过程,直至种植出完美的作物。

本具体实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放大镜能有效的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且在作物成熟后,通过向上移动收集箱能有效的将作物上的种子刮下,避免了手接触到种子,并将收集到的种子倒入培养箱的培养皿上,通过加热设备能使培养始终的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使种子的状况一直在工作人员的掌握下,避免了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