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式马蹄采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68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式马蹄采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式马蹄采挖装置。



背景技术:

马蹄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我国是盛产马蹄的地方,以我国南方的南岭山脉产区为最好,其中,以九峰山麓的北乡产区为最。种植马蹄对自然条件要求是特别高的,必须是无污染的地方,而且泥土要求营养成分多,以保证马蹄的正常生长。它以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也可以做成马蹄粉,马蹄粉则用来做马蹄糕。马蹄久负盛名,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还有钙、磷、铁、质、胡萝卜素等元素;马蹄作用价值甚大,能清热润肺、生津消滞、舒肝明目、利气通化和凉血解毒作用;岭南诸类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加工成马蹄罐头口味更好;然而马蹄的采挖一般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挖方式或是常规的采挖工具进行采挖,导致采挖的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淋式马蹄采挖装置,用采挖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采挖和简单的采挖工具的采挖,从而提高采挖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淋式马蹄采挖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机、连接杆、变速器和采挖筒;所述采挖筒上沿采挖筒周向均匀交错布置有切块耙、刨翻耙和击碎耙;所述切块耙和刨翻耙的耙齿均沿采挖筒的轴向错位设置,所述击碎耙的耙齿布置与切块耙的耙齿布置一致;所述切块耙、刨翻耙和击碎耙均通过连接板固定于采挖筒上;所述采挖筒、切块耙、刨翻耙和击碎耙上都分布有出水孔,所述采挖筒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孔联通的出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出水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水箱、水管、过滤器、加压装置、调节阀和喷水头。

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采用水泵。

优选地,切块耙包括螺栓连接在连接板上的直线段耙柄,所述直线段耙柄一端连接于弧形段耙柄,所述弧形段耙柄上端连接有切块铲,所述切块铲的背面与直线段耙柄的背面的夹角为15°~20°。

优选地,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4~8毫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切块耙首先将采挖土地切块,便于刨翻耙进行刨翻,其次是刨翻靶进行刨翻,最后是击碎耙将成块的泥土击碎取出马蹄。

2.采挖筒、切块耙、刨翻耙和击碎耙上都布置有出水孔,用于适应干旱的土质进行浇水,使得土壤松软,便于刨翻。

3.出水孔的孔径为4~8毫米,一方面防止泥土进入采挖筒,另一方面使得有足够的水对泥土进行浇注。

4.在加压装置的入口设置有过滤器,过滤颗粒杂质,延长了加压装置和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

5.加压装置采用水泵,水泵结构简单、成本低。

6.切块耙、刨翻耙和击碎耙均通过连接板与采挖筒连接,当切块耙、刨翻耙和击碎耙中的任意部分损坏时,均可将连接板从采挖筒上取下更换。

7.切块铲的背面与直线段耙柄的背面的夹角为15°~20°,便于土壤的切割。

8.整个采挖装置一方面提高了采挖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块耙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机;2-连接杆;3-变速器;4-采挖筒;5-切块耙;6-连接板;7-出水孔;8-刨翻耙;9-击碎耙;10-水箱;11-过滤器;12-加压装置;13-喷水头;14-水管;15-调节阀;51-切块铲;52-弧形段耙柄;53-直线段耙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喷淋式马蹄采挖装置,电机1通过连接杆2和变速器3带动采挖筒4滚动工作,通过变速器3调节采挖的力度,从而使采挖装置适应不同的土质;首先通过切块耙5将土地切成一块一块的小块,便于刨翻耙8的刨翻,然后通过刨翻耙8将泥土刨翻过来,最后通过击碎耙9将包含有马蹄的土块击碎,释放出马蹄;在采挖筒4的内部设置有出水装置,储存于水箱10中的水经过水管14进入过滤器11进行过滤,除去水中的颗粒杂质,,延长了加压装置12和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过滤器11的水经过加压装置12的加压后,通过喷水头13流入采挖筒4、切块耙5、刨翻耙8和击碎耙9上面的出水孔7,对需要浇注的土壤进行浇注。

在此实施例中,切块耙5包括螺栓连接在连接板上的直线段耙柄53,所述直线段耙柄53一端连接于弧形段耙柄52,所述弧形段耙柄52上端连接有切块铲51,所述切块铲51的背面与直线段耙柄53的背面的夹角为15°~20°,便于土壤的切割。

在此实施例中,所用的加压装置12采用的是水泵,水泵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此实施例中,出水孔7的孔径为4~8毫米,一方面防止泥土进入采挖筒,另一方面使得有足够的水对泥土进行浇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高了采挖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