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2954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蔬菜种植方式由地面土壤种植,慢慢的发展为温室大棚地面土壤种植,然后进一步的发展为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种植,现在温室大棚地上无土栽培成为一个新的种植方式,其中具有代表的就是基质栽培技术,基质栽培技术是指用固体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固体基质吸收工作用水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基质栽培技术以其省工省力、省水省肥、优质高效、环保少污染以及避免连作障碍等优点正逐渐被广大菜农所认可,栽培范围也不断扩大,而使用后的工作用水如何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使用后的工作用水直接导入地下,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容易造成土壤泥泞的状况。

因此,开发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以达到可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包括回水装置、集水管以及供水筒;所述回水装置包括水培床、回水箱管以及回水管,所述回水箱管与所述集水管通过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管与所述供水筒连接;

所述回水箱管设置于所述水培床的一端,且所述回水箱管与所述水培床连通,所述回水箱管的底部设置有回水孔,所述回水孔设置有水位控制机构,所述水位控制机构为具有一高度的溢流出水管;

所述回水箱管与所述回水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回水孔连通;

所述回水箱管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所述水位控制机构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观察孔设置有抽拉式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水箱管设有与所述抽拉式挡板相配合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采用一侧开口的方形安装槽,所述抽拉式挡板滑动插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抽拉式挡板设有推拉部位,所述推拉部位设置于抽拉式挡板安装状态下与所述安装槽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水管设有流量调节阀,且所述流量调节阀采用球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柄以及阀体,所述阀体设置在所述回水管内部,所述调节柄设置在所述回水管外侧与所述阀体相对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柄设有橡胶层,且所述橡胶层设有防滑纹。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集水管设有补水箱。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水箱位于所述回水装置与所述供水筒之间的所述集水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水装置至少设有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回水装置设为一个。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包括回水装置、集水管以及供水筒;所述回水装置包括水培床、回水箱管以及回水管,所述回水箱管与所述集水管通过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集水管与所述供水筒连接;所述回水箱管设置于所述水培床的一端,且所述回水箱管与所述水培床连通,所述回水箱管的底部设置有回水孔,所述回水孔设置有水位控制机构,所述水位控制机构为具有一高度的溢流出水管;所述回水箱管与所述回水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回水孔连通;所述回水箱管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所述水位控制机构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观察孔设置有抽拉式挡板;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回水装置对流经水培床后的工作用水进行导出,利用回水孔可以使工作用水流出,利用观察孔可以观察水位的高低及工作用水的流出情况,利用抽拉式挡板可以遮挡杂物及灰尘对回水孔的影响,利用水位控制机构可以对水培床中的水位进行控制,便于及时排出多余的工作用水,利用集水管可以将回水装置导出的工作用水集中运输到供水筒中,利用供水筒可以将排出的工作用水循环利用。

所述回水箱管设有与所述抽拉式挡板相配合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采用一侧开口的方形安装槽,所述抽拉式挡板滑动插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了利用安装槽可以将抽拉式挡板固定在回水箱管,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所述抽拉式挡板设有推拉部位,所述推拉部位设置于抽拉式挡板安装状态下与所述安装槽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应的位置;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抽拉式挡板上的推拉部位便于将抽拉式挡板从安装槽推进及抽出,增加了整体装置的便利性。

所述回水管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采用球阀,且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柄以及阀体,所述阀体设置在所述回水管内部,所述调节柄设置在所述回水管外侧与所述阀体相对应的位置;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柄,对球阀的阀体进行控制,从而对回水管中的流量进行控制。

所述调节柄设有橡胶层,且所述橡胶层设有防滑纹;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增加了调节柄的摩擦力,提高了舒适性及适用性。

所述集水管设有补水箱;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补水箱,在供水筒中的水位不足时,可以随时从补水箱中向供水筒内补充水资源,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所述补水箱位于所述回水装置与所述供水筒之间的所述集水管上;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补水箱设置在回水装置与供水筒之间的集水管上,减少了在向供水筒进行补水时对回水装置及供水筒工作产生的影响。

所述回水装置至少设有一个;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可设为一个,也可设为多个,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多样性。

所述回水装置设为一个;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水位控制机构对工作用水的水位进行控制,利用回水装置、集水管以及供水筒之间的连接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达到了可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1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回水装置,2、集水管,3、供水筒,4、观察孔,5、水位控制机构,6、流量调节阀,7、补水箱,11、水培床,12、回水箱管,13、回水管,41、抽拉式挡板,42、安装槽,61、调节柄,62、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包括回水装置1、集水管2以及供水筒3,利用回水装置1对工作用水进行导出,利用集水管2可以将回水装置1导出的工作用水集中运输到供水筒3中,利用供水筒3可以将排出的工作用水循环利用,本实施例中回水装置1设为一个,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回水装置1包括水培床11、回水箱管12以及回水管13,回水箱管12与集水管2通过回水管13连接,集水管2与供水筒3连接;回水箱管12设置于水培床11的一端,且回水箱管12与水培床11连通,回水箱管12的底部设置有回水孔,利用回水孔可以使工作用水流出,回水孔设置有水位控制机构5,水位控制机构5为具有一高度的溢流出水管,利用水位控制机构5可以对水培床中的水位进行控制,便于及时排出多余的工作用水;回水箱管12与回水管13可拆卸连接,且回水管13与回水孔连通;回水箱管12上开设有观察孔4,利用观察孔4可以观察水位的高低及工作用水的流出情况,观察孔4与水位控制机构5的位置相适应,观察孔4设置有抽拉式挡板41,利用抽拉式挡板41可以遮挡杂物及灰尘对回水孔的影响,回水箱管12设有与抽拉式挡板41相配合的安装槽42,且安装槽42采用一侧开口的方形安装槽,抽拉式挡板41滑动插装于安装槽42内,利用安装槽42可以将抽拉式挡板41固定在回水箱管12,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抽拉式挡板41设有推拉部位,推拉部位设置于抽拉式挡板41安装状态下与安装槽42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应的位置,在使用时利用抽拉式挡板41上的推拉部位便于将抽拉式挡板41从安装槽42推进及抽出,增加了整体装置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回水管13设有流量调节阀6,流量调节阀6采用球阀,且流量调节阀包括调节柄61以及阀体62,阀体62设置在回水管13内部,调节柄61设置在回水管13外侧与阀体62相对应的位置,通过转动调节柄61,对球阀的阀体62进行控制,从而对回水管13中的流量进行控制;调节柄61设有橡胶层,且橡胶层设有防滑纹,增加了调节柄61的摩擦力,提高了舒适性及适用性;集水管设有补水箱7,利用补水箱7,在供水筒3中的水位不足时,可以随时从补水箱7中向供水筒3内补充水资源,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补水箱7位于回水装置1与供水筒3之间的集水管2上,补水箱7设置在回水装置1与供水筒3之间的集水管2上,减少了在向供水筒进行补水时对回水装置及供水筒工作产生的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回水装置1设有两个,两个回水装置1均与集水管2连接。流经两个回水装置1后的工作用水流入集水管2中,并最终运输到供水筒3中用作循环用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作物水培用循环水回流装置,在使用时,打开抽拉式挡板,利用水位控制机构及流量调节阀将工作用水的水位及流量设置到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佳位置,流经水培床后的工作用水依次经过水位调节装置、流量调节阀、回水管后流入集水管,并经集水管统一输送到供水筒中,经过供水筒重新进入水循环系统。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