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育苗移栽技术,具体指一种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导向于经济作物领域,由于经济作物通常需要精耕细作,促使育苗移栽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
育苗移栽技术作为一种培植技术,有着直播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提前作物的生育期,能有效地避开作物受早春低温、倒春寒等气候的影响,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具有显著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
在移栽种植领域,移栽机按照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移栽机和全自动移栽机。半自动栽植是由人工将秧苗从育苗盘中取出,再将秧苗投入到栽植机械中,此方法栽植效率比人工稍高,但也存在劳动强度大,栽植效率低的问题。目前人工投苗的最快频率在60颗/秒左右,再无法有所提高;因此,这种取苗方式成为制约移栽发展的瓶颈。而全自动移栽机是由自动取苗代替人工取苗,自动取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采用机械手将秧苗从穴盘中夹出,该种取苗方式的缺点是机械结构复杂,取苗步骤繁琐,价格昂贵。2)气吸气吹式取苗,采用气力将秧苗从穴盘前方吸出或后方吹出,这种取苗方式的缺点是气力会对秧苗茎叶造成伤害,使钵体基质散开,而且需增设气力产生装置,过程复杂。3)推苗杆式取苗,该取苗系统由凸轮组和顶杆组构成,每根顶杆对准苗盘空穴的底部,并从空穴底部将苗株顶出,从而实现快速取秧;其中,顶杆受穴盘钵体尺寸的限制,尺寸不宜太大,且当钵体湿度较大时,顶出力不足以将钵苗顶出,出现漏取现象。4)对辊式取苗方式,由上下拨秧辊间的夹秧板夹取秧苗并随之一同运动将秧苗取出,这种方式在夹取的过程中,夹紧力易伤及秧苗,对秧苗的后期生长造成影响,且取苗过程复杂。
其中,分苗装置是移栽机设备的关键装置,分苗是否简单快速,对后续准确有序的投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苗和投苗装置不但要保证效率和准确性,关键是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秧苗受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秧苗栽植后的成活率。现有秧苗分苗装置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存在漏苗、秧苗受损率高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秧苗受损,极大的提高分苗的效率,并使得整个移栽机械的结构简单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秧苗栽植机上使用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于多种作物,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漏苗和秧苗受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作业的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移栽机上的机架,机架上安装有顶苗器、拨苗器和穴盘,所述穴盘竖直设置在顶苗器和拨苗器之间,拨苗器旋转拨苗,其后连接有秧苗输送装置;所述顶苗器沿中心转轴的周向均匀布设有数个顶苗头,顶苗头能够卡装在穴盘底部的孔槽内,顶苗头绕中心转轴单向间歇旋转以控制穴盘的下移;当顶苗器旋转时,与穴盘对应的顶苗头脱离孔槽,此时穴盘向下移动一排的高度,后一顶苗头旋转顶入穴盘下一孔槽内,依次实现连续拨苗。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拨苗器为滚筒式结构,其外圆周均布有数个环向设置的拨苗弹齿,拨苗弹齿为镰刀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拨苗器的圆周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中间向外凸起;其中,自由端在旋转中能够拨苗,中间凸起在旋转中能够顶苗。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拨苗弹齿沿轴向的个数与穴盘每排的秧苗数相对应,优选为8组;拨苗弹齿沿周向的个数优选为4~6个。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秧苗输送装置包括邻接拨苗器设置的输苗带,输苗带末端连接有倾斜挡板。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输苗带的传送带为凹槽型结构。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倾斜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5°~85°。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所述顶苗器、拨苗器和输苗带均由移栽机地轮驱动。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拨苗器为转轴式结构。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顶苗器沿中心转轴设置有多个,顶苗头沿周向至少设置有3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秧苗穴盘设置成直立式结构,能够减小秧苗因重力及外界因素造成顶苗困难的问题,且穴盘下移与顶苗器的单向间歇旋转实现联动控制,能够准确的控制穴盘的下落时间,大大提高穴盘与顶苗器动作的同步性,从而保证分苗的准确性,减少漏苗情况的发生;
2、拨苗器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减少秧苗受损,提高秧苗栽植后的成活率;
3、输苗带后连接倾斜挡板,使秧苗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直立,进一步减少了秧苗受损,提高了秧苗栽植后的成活率;
4、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于多种作物,极大地提高分苗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能够实现高效、多产的自动化设备,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中拨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中拨苗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中拨苗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顶苗器;3顶苗头;4.穴盘;5.秧苗;6.输苗带;7.倾斜挡板;8.传动轴;9.链轮;10.拨苗器;11.拨苗弹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效果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秧苗栽植机的穴盘直立式自动分苗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移栽机上的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顶苗器2、拨苗器10和穴盘4,所述穴盘4竖直设置在顶苗器2和拨苗器10之间,其在竖直方向能够随顶苗器2的旋转下移,所述拨苗器10能够旋转拨苗,其后连接有秧苗输送装置;具体地,所述顶苗器2沿中心转轴的周向均匀布设有数个顶苗头3,顶苗头3能够卡装在穴盘4底部的孔槽内,顶苗头3绕中心转轴单向间歇旋转以控制穴盘4的下移;为了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顶苗器2沿中心转轴设置有多个,顶苗头3沿周向至少设置有3个。当顶苗器2旋转时,与穴盘4对应的顶苗头3脱离孔槽,此时穴盘4向下移动一排的高度,后一顶苗头3旋转顶入穴盘4下一孔槽内,依次实现连续拨苗。本案中将秧苗穴盘设置成直立式结构,即穴盘4内的秧苗5呈水平放置,能够减小秧苗5因重力及外界因素造成顶苗困难的问题,且穴盘4下移与顶苗器2的单向间歇旋转实现联动控制,能够准确的控制穴盘的下落时间,大大提高穴盘与顶苗器动作的同步性,从而保证分苗的准确性,减少漏苗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所述拨苗器10为滚筒式结构,其外圆周均布有环向设置的拨苗弹齿11,拨苗弹齿11为镰刀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拨苗器10的圆周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中间向外凸起;其中,自由端在旋转中能够拨苗,中间凸起在旋转中能够顶苗。具体地,当拨苗器10的滚筒旋转时,根据拨苗弹齿11不同位置到圆心的距离不同,所受向心力不同,即拨苗弹齿11不同位置的速度不同,自由端在旋转时可插入秧苗中将秧苗拖拽出来,实现分苗的过程,即为拨苗;在拨一排苗的过程中,前一个拨苗弹齿11拨苗,即拖拽,秧苗的钵体是秧苗重量的主要分布,并利用后一个拨苗弹齿11的凸起顶苗,可以防止秧苗沿着滚筒滑落,两者同时作用将秧苗从穴盘4中拨出。且拨苗弹齿11沿轴向的个数与穴盘4每排的秧苗数相对应,优选为8组;拨苗弹齿11沿周向的个数优选为4~6个。此外,拨苗器10还可设计为转轴式结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秧苗输送装置包括邻接拨苗器10设置的输苗带6,输苗带6末端连接有倾斜挡板7,使秧苗5在输送过程中能够保持直立状态,减少了秧苗5受损,提高了秧苗栽植后的成活率。其中,输苗带6的传送带为凹槽型结构,提高秧苗5运输的稳定性,减少秧苗从输苗带侧面掉落的情况,输苗带6则由传动轴8和链轮9带动旋转;倾斜挡板7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控制在75°~85°之间,能使绝大多数秧苗以直立的状态落在输苗带6上;为了提高设备结构上的紧凑性和集成性,顶苗器2、拨苗器10和输苗带6均由移栽机地轮驱动。
作业时,移栽机地轮驱动顶苗器2、拨苗器10和输苗带6转动运作,顶苗器2、拨苗器10和输苗带6的转动速率协调一致,穴盘4直立式放置,顶苗器2为单向间歇运动,一顶苗头3顶在穴盘4底部的穴孔内,拨苗器10旋转分苗,其上的拨苗弹齿11不同位置速度不相同,沿周向方向前一个拨苗弹齿11拨苗,后一个拨苗弹齿11顶苗,两者同时作用将秧苗从穴盘4中拨出,拨出的秧苗5随着拨苗器10的转动被甩出落在倾斜挡板7上,由于秧苗5的重心在钵体上,通过其自身重力下落至输苗带6上,可以保证秧苗的直立。穴盘4中一排苗取出之后,顶苗器2顺时针旋转,同时穴盘4下降一排的高度,后一个顶苗头3顶如穴盘4底部,拨苗器10开始下一个拨苗动作,依次实现连续取苗、分苗作业。
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不会局限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所做出的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