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的植树造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7551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的植树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长柄扁桃(amygdaluspedunculata),又名毛樱桃,属蔷薇科(rosaceae)桃属(amygdalus)扁桃亚属(subgenusamygadlus)落叶灌木,原产我国,自然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毛乌素沙地等地,具有抗寒、抗旱、耐盐和耐瘠薄的特性。其坚果可作为食用油、活性炭和中药材的原料。长柄扁桃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陕西、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干旱、半干旱的冷凉地区极具推广潜力。在陕西、内蒙古等地已经广泛开展利用长柄扁桃防风、固沙等植树活动。

目前,利用长柄扁桃进行植树造林,采用实生播种培育的裸根苗开展造林,造林时期在榆林地区主要是四月初土地化冻以后,长柄扁桃萌动之前约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此时期恰值农忙时节,人民种植长柄扁桃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采用裸根苗,苗木在运输、假植以及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根系差,沤烂,失水等现象,严重影响长柄扁桃造林成活率。研制一种可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简化造林流程是提高长柄扁桃造林效率,加快长柄扁桃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的植树造林方法,延长移植造林时期,使移植造林不受季节限制,且具有方法简单、易操作、造林后成活率高,缓苗快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催芽后的长柄扁桃种子播种到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生长30~180天,得到幼苗;

s2.在三月初至十月末,将幼苗和基质一起起苗,并转入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中,所述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的底部平铺有1~5cm的沙土或基质,然后在幼苗上覆盖1~5cm沙土或基质;

s3.将装好幼苗的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以行距30~60cm均匀放入培育槽内,用表土盖严,12h内浇灌一次,培育生长3~18个月,得到苗木;

s4.在初春土壤解冻之后,将苗木进行植树造林;

所述基质为营养土a或营养土b,所述营养土a由质量百分比为70~90%细沙和壤土混合物、10~30%的腐熟粪便组成,所述营养土b由质量比为2~6:1的草灰土和珍珠岩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育苗容器为育苗穴盘或轻质网袋。

进一步地,所述育苗穴盘为32穴或50穴育苗盘,所述轻质网袋的直径为3.5~6cm,长6.5~15cm。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将幼苗和基质一起起苗的时间为初春土壤解冻之后,深秋封冻两个月之前;优选地,在榆林地区为四月初至九月底。

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为无纺布袋,所述无纺布袋规格为宽15~50cm,深15~50cm。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为玉米苞皮编制的筐。

进一步地,所述培育槽的宽为18~60cm、深为18~60cm。

更进一步地,所述培育槽为苗木培育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用表土盖严,12h内浇灌一次后,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10%。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用表土盖严,12h内浇灌一次后,以后在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内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到10%以下时浇水1~3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植树造林的具体操作为:挖直径为20~60cm、深为30~60cm的定植穴,向定植穴底部填10~30cm高的地表土或基质,将苗木移植到定植穴,用地表土埋实,浇水。

进一步地,在沙地进行植树造林时,向定植穴底部回填10~30cm黏土,将苗木移植到定植穴,用地表土埋实至回土低于地表3~5cm。

进一步地,所述植树造林在阴雨天进行。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在将苗木移植到定植穴前,向定植穴喷施促根生长素。

更进一步地,在苗木栽植后,在土壤中水含量低于10%时浇水1~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使长柄扁桃造林时期由原来的30天延迟到180天以上,避开了原先初春时的农忙时节,可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开展造林;在移栽时能够保持原土肥与根系不松散,使根系不受损失,移植后缓苗期短;同时本发明还实现实时起苗,实时栽植;而且本发明的定植方法简单,减少了临时假植、蘸泥浆等中间环节,对促进长柄扁桃种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

一种延长长柄扁桃造林期的植树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催芽后的长柄扁桃种子播种到装有基质的育苗容器中,培育生长30~180天,得到幼苗;

s2.在三月初至十月末,将幼苗和基质一起起苗,并转入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中,所述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的底部平铺有1~5cm的沙土或基质,然后在幼苗上覆盖1~5cm沙土或基质;

s3.将装好幼苗的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以行距30~60cm均匀放入培育槽内,用表土盖严,12h内浇灌一次,培育生长3~18个月,得到苗木;

s4.在初春土壤解冻之后,将苗木进行植树造林;

所述基质为营养土a或营养土b,所述营养土a由质量百分比为70~90%细沙和壤土混合物、10~30%的腐熟粪便组成,所述营养土b由质量比为2~6:1的草灰土和珍珠岩组成。

优选地,所述粪便为人粪或畜粪。

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育苗容器为育苗穴盘或轻质网袋。

具体地,所述育苗穴盘为32穴或50穴育苗盘,所述轻质网袋的直径为3.5~6cm,长6.5~15cm。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将幼苗和基质一起起苗的时间为初春土壤解冻之后,深秋封冻两个月之前;优选地,在榆林地区为四月初至九月底。

具体地,所述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为无纺布袋,所述无纺布袋规格为宽15~50cm,深15~50cm。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为玉米苞皮编制的筐。

具体地,所述培育槽的宽为18~60cm、深为18~60cm。

优选地,所述培育槽为苗木培育沟。

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在用表土盖严,12h内浇灌一次后,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10%。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在用表土盖严,12h内浇灌一次后,以后在可降解苗木育苗容器内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到10%以下时浇水1~3次。

具体地,所述步骤s4中植树造林的具体操作为:挖直径为20~60cm、深为30~60cm的定植穴,向定植穴底部填10~30cm高的地表土或基质,将苗木移植到定植穴,用地表土埋实,浇水。

具体地,在沙地进行植树造林时,向定植穴底部回填10~30cm黏土,将苗木移植到定植穴,用地表土埋实至回土低于地表3~5cm。

具体地,所述植树造林在阴雨天进行。

具体地,其特征在于,在将苗木移植到定植穴前,向定植穴喷施促根生长素。

优选地,在苗木栽植后,在土壤中水含量低于10%时浇水1~3次。

试验例1

选用50穴育苗穴盘(长540mm,宽280mm,高85mm),按草炭土:珍珠岩=4:1配置成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穴盘中,装实,使基质略低于穴盘表面,将经过催芽的长柄扁桃种子,播种到育苗穴盘的穴中,播种深度1cm;在穴盘中培育120天后,8月下旬,起苗放入无纺布袋中(直径16cm、深16cm),无纺布袋袋底铺8cm厚的沙土,把树苗种在袋内,空隙用沙土填实,苗土球表面覆盖1~3cm沙土,将装好的无纺布袋并排放在宽20cm、深20cm的苗木培育沟内,沟间距30cm,用地表土回填,踏严,12小时内浇水一次,7天后再浇水一次;于来年8月中旬,挖直径20cm、深40cm的种植穴,底部填15cm的黄土,将培育好苗木的无纺布袋移植到定植穴内,用地表土填实,修好树盘,浇水一次;成活率达95%。

试验例2

选用50穴育苗穴盘(长540mm,宽280mm,高85mm),按草炭土:珍珠岩=2:1配置成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穴盘中,装实,使基质略低于穴盘表面,将经过催芽的长柄扁桃种子,播种到育苗穴盘的穴中,播种深度1.1cm;在穴盘中培育140天后,9月上旬,起苗放入无纺布袋中(直径16cm、深16cm),无纺布袋袋底铺8cm厚的沙土,把树苗种在袋内,空隙用沙土填实,苗土球表面覆盖1~3cm沙土,将装好的无纺布袋并排放在宽20cm、深20cm的苗木培育沟内,沟间距30cm,用地表土回填,踏严,12小时内浇水一次,7天后再浇水一次;于来年9月上旬,挖直径20cm、深40cm的种植穴,底部填20cm的黄土,将培育好苗木的无纺布袋移植到定植穴内,用地表土填实,修好树盘,浇水一次;成活率达94%。

试验例3

选用32穴育苗穴盘(长540mm,宽280mm,高85mm),按草炭土:珍珠岩=3:1配置成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穴盘中,装实,使基质略低于穴盘表面,将经过催芽的长柄扁桃种子,播种到育苗穴盘的穴中,播种深度1cm;在穴盘中培育120天后,8月下旬,起苗放入无纺布袋中(直径16cm、深16cm),无纺布袋袋底铺8cm厚的沙土,把树苗种在袋内,空隙用沙土填实,苗土球表面覆盖1~3cm沙土,将装好的无纺布袋并排放在宽20cm、深20cm的苗木培育沟内,沟间距30cm,用地表土回填,踏严,12小时内浇水一次,7天后再浇水一次;于来年8月中旬,挖直径20cm、深40cm的种植穴,底部填13cm的黄土,将培育好苗木的无纺布袋移植到定植穴内,用地表土填实,修好树盘,浇水一次;成活率达9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