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76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用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种类众多,在现有的杀菌药剂中,氟吡菌胺,外观为米色粉末状细微晶体,熔点150℃,分解温度320℃,蒸汽压(20℃)3.03×10-7Pa,水中溶解度4mg/L,受光照影响较小,氟吡菌胺为酰胺类光谱杀菌剂,对卵菌纲病菌例如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也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从植物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主要应用在各类蔬菜和葡萄作物上,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丁子香酚存在于丁香油、肉桂叶油、肉桂皮油、樟脑油、肉豆蔻油等中,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在空气中变棕色,有强烈的丁香气味,熔点-9.2~-9.1℃,沸点253.2℃,且不溶于水,能与醇、醚、氯仿、挥发油混溶,丁子香酚在农业上可以使用,主要针对霜霉病和灰霉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杀菌剂品种在农业病害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防治效果差,施药剂量大易产生抗药性,施用次数多加重环境污染等。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病害,有一些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选择两种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截然不同的杀菌剂混配后互补效果突出,增效作用明显,防治谱扩大,且内吸性杀菌剂易产生抗性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是综合防治作物病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并没有将上述药剂复配使用并制成制剂的现有技术。经过相关调查发现,黄瓜霜霉病是由卵菌纲霉菌属真菌侵害引起,主要靠气流、雨水传播,在高湿条件下发病重。近年来遍及全国各省地,大棚、温室和大田都有发生,且有不断加重趋势,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普通药剂很难防治,主要原因有三:1、霜霉病是真菌侵染引起的,单独预防真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2、霜霉病对一般真菌性药剂产生了一定抗药性。因此,现阶段寻找一种药效高,抗性小的霜霉病防治菌剂至关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有效成分为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该杀菌组合物抗性风险小、药效好、持效期长、环境污染小。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以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为有效成分,所述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的重量比为30:1-1:30,优选的,所述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的重量比为10:1-1:10。所述有效成分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在所述杀菌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0%,优选的,所述有效成分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在所述杀菌组合物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50%。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水、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二者组合。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助剂还包括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悬浮剂。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作物病害为黄瓜霜霉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该杀菌组合物能够防治霜霉病,尤其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2、该杀菌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有效成分的田间用量下降,且持效期延长,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3、该杀菌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真菌抗药性的产生;4、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环境和天敌友好,减轻了组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杀菌组合物,以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为有效成分,所述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的质量百分比为30:1-1:3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杀菌的组合物中主要以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为有效成分,除此之外为用于形成组合物的辅助成分。为了达到重点防治作物霜霉病害并减轻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该组合物依据复配组分的不同作用机制,合理增加作用位点,延长了药效时间,以利于克服和延缓真菌抗药性的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并发挥作用,有效成分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的质量百分比设定为30:1-1:3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有效成分肟菌酯与噻虫胺的质量百分比还可以设定为20:1-1:20、15:1-1:15、10:1-1:10。在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肟菌酯与噻虫胺的质量百分比还可为2:1~1:2,在该比例范围内,增效效果显著,并在二者质量百分比为1:1时达到最佳增效效果。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的质量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的1%-50%。为了能够有效达到增效效果,在组合物总质量中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的质量占到1-50%,具体添加量可根据实际需治理的农作物面积以及所受病害程度而定,例如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的质量可占到1%、5%、10%、15%、20%、25%、30%、35%、40%、45%、50%等,或者上述范围内的其它任一值。在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的质量占所述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的20%-50%。在该范围内,可在满足药效发挥的同时,利于制备成效果优异的剂型。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选自水、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填料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还可以是本领域内为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有同样效果的常见的填料。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二者组合。其中,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T80、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表面活性剂为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剂或复配制剂,但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可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还可以是本领域内为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合理的表面活性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助剂还包括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悬浮剂,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也可与本领域的上述助剂配合制成其它的剂型。其中,所述增稠剂选自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改性淀粉、黄原胶、膨润土、二氧化硅和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类、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助剂可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还可以是可实现其它功能性作用的功能性组分。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悬浮剂,制备成为水悬浮剂对于相应病害的作用效果更好,抗药性不易产生,药性持续的时间长。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作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作物病害为黄瓜霜霉病,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根据有效成分的防治谱也可以防止其他的真菌病害尤其是霜霉病,其中上述水悬浮剂剂型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杀菌组合物,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20%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水悬浮剂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功能性助剂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加水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最后匀质过滤即得产品。主要设备是配料釜、胶体磨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其中,有效成分为20%的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氟吡菌胺·丁子香酚的质量百分比为1:1,具体配方如下:氟吡菌胺,10%;丁子香酚,10%;润湿剂T80,1%;分散剂聚羧酸盐,2%;木质素磺酸盐,2%;增稠剂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防冻剂丙二醇,4%;消泡剂有机硅类化合物,0.2%;水,余量。实施例230%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水悬浮剂方法和设备同实施例1。其中,有效成分为30%的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氟吡菌胺·丁子香酚的质量百分比为2:1,具体配方如下:氟吡菌胺,20%;丁子香酚,10%;润湿剂T80,1%;分散剂聚羧酸盐,2%;木质素磺酸盐,2%;增稠剂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防冻剂丙二醇,4%;消泡剂有机硅类化合物,0.2%;水,余量。实施例350%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水悬浮剂方法和设备同实施例1。其中,有效成分为50%的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氟吡菌胺·丁子香酚的质量百分比为2:3,具体配方如下:氟吡菌胺,20%;丁子香酚,30%;润湿剂T80,1%;分散剂聚羧酸盐,2%;木质素磺酸盐,2%;增稠剂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防冻剂丙二醇,4%;消泡剂有机硅类化合物,0.2%;水,余量。实施例41%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水悬浮剂方法和设备同实施例1。其中,有效成分为1%的氟吡菌胺·丁子香酚,氟吡菌胺·丁子香酚的质量百分比为1:1,具体配方如下:氟吡菌胺,0.5%;丁子香酚,0.5%;润湿剂T80,1%;分散剂聚羧酸盐,2%;木质素磺酸盐,2%;增稠剂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防冻剂丙二醇,4%;消泡剂有机硅类化合物,0.2%;水,余量。室内毒力测定:供试病菌为霜霉病菌菌丝;将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单剂及不同比例混配后利用丙酮将其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计算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加无菌水的培养基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25%条件下培养3天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按以下公式计算抑制率,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求出毒力回归方程、EC50及CTC。计算公式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100/对照菌落直径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混剂)EC50)*100TTI=A的毒力指数xA在混剂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xB在混剂中的含量(%)CTC=(ATI/TTI)*100若共毒系数大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明显低于100(80以下),表明为拮抗作用;100-120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表1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不同配比对菌丝的抑制作用供试药剂配比毒力回归方程EC50(g/L)CTC氟吡菌胺A—y=1.773x+6.2170.0039—丁子香酚B—y=1.369x+5.6110.0067—A:B30:1y=1.132x+5.2520.007888.2A:B10:1y=1.065x+5.4150.0040147.6A:B2:1y=0.814x+6.3210.0024193.3A:B1:1y=0.609x+6.4870.0015217.8A:B1:2y=1.044x+6.0820.0029178.5A:B1:10y=1.175x+6.5130.0043141.3A:B1:30y=1.264x+7.0760.0069102.1表1的试验结果表明,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配比在30:1和1:30之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加或增效作用。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复配不同配比在上述范围内防治霜霉病均有明显效果,质量比为10:1-1:10时增效作用明显。可以对这种增效结果进一步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来验证与评价。田间试验:单一药剂、实施例1药剂、对比药剂和以清水作为对照(CK)共6个处理。每处理小区15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选择晴天施药。调查方法参照农业部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株,每株调查所有叶片,按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施药前和施药后均要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实际防效,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100/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注:表中字母为各药剂处理间差异性,同列中凡具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从表2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施药7d后所有处理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0%以上;尤其复配药剂14d后防效均已超过90%,21d后防效仍保持在85%以上,其中实施例药剂防治效果最显著。该组合物防效得到提高不仅减少了药剂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持效期延长,降低了用药成本,比氟吡菌胺和丁子香酚与其它药剂复配使用的效果也明显较好。另外,通过大田试验可知,该组合物对黄瓜整个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人、家畜和环境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氟吡菌胺与丁子香酚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理想的复配组合物。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