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616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用于牵引蔬菜田间作业农机具。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受“重粮食,轻蔬菜;重农艺,轻装备;重设施,轻机具”等种植思想的影响,蔬菜生产机械化还只是配角,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发投入少,也不系统。针对我国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缺乏、劳动强度大、功能需求多样、工作载荷及服役环境多变等现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牵引蔬菜田间作业机械的装备,它能用于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叶类作物的大面积、高效率和精准田间作业,从而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最大程度地保护劳动者并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能够牵引多种田间作业农机具于窄行较高棵作物行间自如行走,实现农业机械的多功能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包括前车轮1、后车轮6、液压马达8、发动机散热器10、发动机11、柴油箱12、液压泵13、液压油散总成14、座椅15、方向盘16、支撑架19和车架20,该动力机械进一步包括摆动桥2、横摆架3和轴间悬挂装置4。

其中,所述的车架20包括右纵梁201、左纵梁210、前横梁203、中横梁204和后横梁206。

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为龙门式梁架,均具有纵梁部、前端竖直支撑部和后端竖直支撑部;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的后端竖直支撑部固接在支撑架19上。

前横梁203、中横梁204和后横梁206从前至后依次固接在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之间。

所述的横摆架3包括后盖板31、上盖板32、下盖板33、后吊耳35和前吊耳36。

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平行于水平面、分别垂直固接在后盖板31前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后吊耳35和前吊耳36垂直于水平面,分别垂直固接在下盖板33下端面的前部和后部。

所述车架20的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的前端竖直支撑部固接在横摆架3的上盖板32上。

所述轴间悬挂装置4包括横梁41、直角连接板42、吊耳43、提升油缸44、左调节臂45、右调节臂46、左提升臂47、右提升臂48、左连接臂49、右连接臂50、左悬挂接头51和右悬挂接头52。

所述横梁41的中部与直角连接板42垂直固接,横梁4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伸缩套节54和右伸缩套节53。

直角连接板4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提升油缸安装位,所述提升油缸44通过连接销56安装在直角连接板42的提升油缸安装位上。

直角连接板42上设置有吊耳43,所述轴间悬挂装置4通过所述吊耳43固接在横摆架3的后盖板31的后端面上。

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分别固接在左伸缩套节54和右伸缩套节53的伸出端,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上均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螺纹孔;左提升臂47和右提升臂48分别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连接。

左连接臂49和右连接臂50分别与左提升臂47和右提升臂48固定连接。

左悬挂接头51和右悬挂接头52分别通过连接销与所述左连接臂49和右连接臂50构成转动连接。

所述摆动桥2包括右轴臂21、左轴臂22、右轮毂23、左轮毂24、右转向梯形臂27、左转向梯形臂28、转向连接杆29和前桥套管30。

前桥套管30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轴臂22和右轴臂21;左轮毂24和右轮毂23分别通过左转向节61和右转向节62与左轴臂22和右轴臂21连接。

转向连接杆29与前桥套管30平行并列布置,转向连接杆29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转向梯形臂28、右转向梯形臂27与左转向节61、右转向节62连接。

所述摆动桥2通过前桥套管30中部设置的摆动销25和开槽螺母26固接在横摆架3的前吊耳35和后吊耳36之间。

所述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上分别设置有右加强筋202和左加强筋208。

所述右纵梁201的纵梁部和两个竖直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右加强弧212和右斜筋205;所述左纵梁210的纵梁部和两个竖直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加强弧211和左斜筋207。

所述前横梁203上固接有竖直的辅助梁209,辅助梁209的末端通过定位法兰盘213固接在支撑架19上。

在所述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纵向加强筋39,在所述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水平面的中间加强筋37。

在所述纵向加强筋39和中间加强筋37之间垂直固接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横向加强筋38。

所述后吊耳35和前吊耳36之间垂直固接有吊耳加强筋34。

所述横梁41与直角连接板4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55。

所述转向连接杆29的长度通过左“u”形卡箍63和右“u”形卡箍64调节。

该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后部连接有后悬挂装置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龙门式车架取代传统车辆底盘,提供轴间悬挂平台,扩大了驾驶员的操作视野,为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安全、优质作业提供重要保证;

2.轴间悬挂平台可根据作业需求挂接任意田间作业机械,可进行耕整地、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灌溉、喷药)等典型生产环节作业,实现了农业机械的多功能化;

3.连接左右两转向轮的摆动桥在宽度方向通过两个伸缩活动套节的配合,能够实现两转向轮在宽度方向的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行距的田间作业;

4.该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车架、横摆架、轴间悬挂装置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采用焊接工艺,降低了制造难度与成本;

5.该田间作业动力机械采用静液压驱动,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对于不同长势的作物时可对车辆随时进行连续的速度调节,提高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龙门式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横摆架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轴间悬挂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摆动桥2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的摆动桥2与横摆架3的连接关系正视图;

图8b为本发明的摆动桥2与横摆架3的连接关系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轴间悬挂装置4与横摆架3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前车轮2摆动桥

3横摆架4轴间悬挂装置

5轮边减速器6后车轮

7马达保护壳体8液压马达

9后悬挂装置10发动机散热器

11发动机12柴油箱

13液压泵14液压油散总成

15座椅16方向盘

17机罩18桁架

19支撑架20车架

21右轴臂22左轴臂

23右轮毂24左轮毂

25摆动销26开槽螺母

27右转向梯形臂28左转向梯形臂

29转向连接杆30前桥套管

31后盖板32上盖板

33下盖板34吊耳加强筋

35后吊耳36前吊耳

37中间加强筋38横向加强筋

39纵向加强筋41横梁

42直角连接板43吊耳

44提升油缸45左调节臂

46右调节臂47左提升臂

48右提升臂49左连接臂

50右连接臂51左悬挂接头

52右悬挂接头53右伸缩套节

54左伸缩套节55加强板

56连接销61左转向节

62右转向节63左“u”形卡箍

64右“u”形卡箍201右纵梁

202右加强筋203前横梁

204中横梁205右斜筋

206后横梁207左斜筋

208左加强筋209辅助梁

210左纵梁211左加强弧

212右加强弧213定位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能够牵引多种田间作业机械,该动力机械包括前车轮1、后车轮6、液压马达8、发动机散热器10、发动机11、柴油箱12、液压泵13、液压油散总成14、座椅15、方向盘16、支撑架19和车架20;该动力机械进一步包括摆动桥2、横摆架3和轴间悬挂装置4。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车架20包括右纵梁201、左纵梁210、前横梁203、中横梁204和后横梁206。

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为龙门式梁架,均具有纵梁部、前端竖直支撑部和后端竖直支撑部。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的后端竖直支撑部固接在支撑架19上。

前横梁203、中横梁204和后横梁206从前至后依次固接在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之间。

优选地,所述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上分别设置有右加强筋202和左加强筋208。

优选地,所述右纵梁201的纵梁部和两个竖直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右加强弧212和右斜筋205;所述左纵梁210的纵梁部和两个竖直支撑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加强弧211和左斜筋207。

优选地,所述前横梁203上固接有竖直的辅助梁209,辅助梁209的末端通过定位法兰盘213固接在支撑架19上。

如图5所示,所述的横摆架3包括后盖板31、上盖板32、下盖板33、后吊耳35和前吊耳36。

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平行于水平面、分别垂直固接在后盖板31前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后吊耳35和前吊耳36垂直于水平面,分别垂直固接在下盖板33下端面的前部和后部。

所述车架20的右纵梁201和左纵梁210的前端竖直支撑部固接在横摆架3的上盖板32上。

优选地,在所述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纵向加强筋39,在所述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之间的中部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水平面的中间加强筋37。更优选地,在所述纵向加强筋39和中间加强筋37之间垂直固接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横向加强筋38。

优选地,后吊耳35和前吊耳36之间垂直固接有吊耳加强筋34。

如图6所示,所述轴间悬挂装置4包括横梁41、直角连接板42、吊耳43、提升油缸44、左调节臂45、右调节臂46、左提升臂47、右提升臂48、左连接臂49、右连接臂50、左悬挂接头51、右悬挂接头52和加强板55。

横梁41的中部与直角连接板42垂直固接,横梁41为方形套结构,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伸缩套节54和右伸缩套节53,并通过螺栓限位,实现轴间悬挂装置在宽度方向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宽度的田间作业机械要求。

直角连接板4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提升油缸安装位,所述提升油缸44通过连接销56安装在所述直角连接板42的提升油缸安装位上。

直角连接板42上设置有吊耳43,如图9所示,所述轴间悬挂装置4通过所述吊耳43固接在横摆架3的后盖板31的后端面上。

优选地,横梁41与直角连接板4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55,保证轴间悬挂装置的机械强度。

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分别固接在左伸缩套节54和右伸缩套节53的伸出端,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上均设置有多个高度不同的螺纹孔。左提升臂47和右提升臂48分别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连接,可以通过调节左提升臂47和右提升臂48安装位置来调整农机具的入土深度。

左连接臂49和右连接臂50分别与左提升臂47和右提升臂48固定连接。

左悬挂接头51和右悬挂接头52分别通过连接销与所述左连接臂49和右连接臂50构成转动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摆动桥2包括右轴臂21、左轴臂22、右轮毂23、左轮毂24、右转向梯形臂27、左转向梯形臂28、转向连接杆29和前桥套管30。

前桥套管30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轴臂22和右轴臂21。左轮毂24和右轮毂23分别通过左转向节61和右转向节62与左轴臂22和右轴臂21连接。

转向连接杆29与前桥套管30平行并列布置,转向连接杆29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转向梯形臂28、右转向梯形臂27与左转向节61、右转向节62连接,实现动力机械转向。转向连接杆29的长度可通过左“u”形卡箍63和右“u”形卡箍64调节。

所述前车轮1设置在左轮毂24和右轮毂23上。

如图8a和图8b所示,所述摆动桥2通过前桥套管30中部设置的摆动销25和开槽螺母26固接在横摆架3的前吊耳35和后吊耳36之间。

所述发动机散热器10、发动机11、柴油箱12、液压泵13、液压油散总成14、座椅15和方向盘16分别布置在支撑架19的上表面。

所述液压马达8和桁架18设置在支撑架19的下表面,液压马达8通过轮边减速器5与后车轮6连接。所述液压马达8的外侧设置有马达保护壳体7。所述后车轮6的上方设置有机罩17。

优选地,该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后部进一步连接有后悬挂装置9,用于牵引其它田间作业机械。

该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采用静液压驱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作业前,调整轴间悬挂装置4的左调节臂45和右调节臂46,使其适应所挂接农机具,根据预计入土深度调节左提升臂47和右提升臂48的安装位置,将农机具挂接于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的轴间悬挂装置4的左悬挂接头51、右悬挂接头52和提升油缸44上,通过控制提升油缸44活塞杆的伸出长度,实现所挂接农机具的提升和下降。因采用龙门式梁架,提供100%可视化轴间作业空间,便于驾驶员实时无障碍观察农机具的作业情况,在作业的过程中可实时调整轴间悬挂装置,保证驾驶员独立作业的安全性。龙门式梁架起到连接整机前后部件、承载和传递路面冲击载荷、布置静液压驱动的油路及控制线路等作用。摆动桥2与横摆架3之间采用摆动销25连接,保证在田间作业过程中遇到凸起、凹坑等情况时四轮同时着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